双下肢血栓怎么形成的?有什么症状?能彻底治愈吗?

如题所述

19世纪中期,R.L.K.菲尔肖提出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个要素──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内膜损伤,至今仍为血管外科界所公认。绝大多数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在盆腔及下肢的深静脉,这与下肢静脉的解剖及功能有密切关系:下肢静脉具有较多的静脉瓣,人体站立或坐位时,下肢的静脉压远高出身体其他部位。下肢静脉回流端赖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泵"的作用,因此,站立和坐位时,下肢静脉血回流较缓慢。当无明显的静脉内膜损害时血栓形成常常发生在静脉瓣膜袋里。血栓与血管壁无紧密粘连,易于脱落并可导致肺栓塞。 70%的下肢血流经深静脉流回心脏,30%经浅静脉(大隐、小隐静脉)。浅静脉在大腿根部流入深静脉(股静脉)。因此,髂静脉、股静脉内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流阻塞后浅静脉将扩张,血流增加,以补偿深静脉的血流阻塞。于是出现大隐静脉曲张及患肢可凹性水肿。血栓形成在腘静脉者,小腿部肌肉压痛明显,前足急剧背屈时,诱发小腿肌肉深部疼痛(霍曼斯氏征)。
肢体的突然肿胀,患下肢静脉血栓[1]形成,病人局部感疼痛,行走时加剧,轻者局部仅感沉重站立时症状,加重体检有以下几个特征:①患肢肿胀肿胀的发展程度须依据每天用卷带尺精确的测量并与健侧下肢对照粗细才可,靠单纯依靠肉眼观察是不可靠的,这一体征对确诊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价值,小腿肿胀严重时常致组织张力增高;②压痛,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因此下肢应检查小腿肌肉腘窝内收肌管及腹股沟下方股静脉;③Homans征将足向背侧急剧弯曲时,可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小腿深静脉血栓时,Homans征常为阳性。这是由于腓肠肌及比目鱼肌被动伸长时刺激小腿血全静脉而引起;④浅静脉曲张深静脉阻塞,可引起浅静脉压升高发病12周后可姓浅静脉曲张。 同时根据静脉血栓的部位不同,可出现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兹分述如下: 1.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虽然小腿深静脉是术后最易发生血栓的部位,但有时常被漏诊常见的症状,有小腿部疼痛及压痛小腿部轻度肿胀或肿胀不明显Homans征可阳性浅静脉压常属正常。 2.股静脉血栓形成,绝大多数股静脉血栓继发于小腿深静脉血栓,但少数股静脉血栓也可单独存在体征为在内收肌管部位,腘窝部和小腿深部均有压痛。患侧小腿及踝部常出现轻度水肿患肢静脉压较健侧升高2~3倍,Homans征阳性或阴性。 3.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绝大多数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继发于小腿深静脉血栓,但有时原发于髂股静脉或髂静脉产后妇女骨盆骨折盆腔手术和晚期癌肿病人易发生病变。发生在左侧下肢深静脉较右侧多2~3倍,这可能是由于左侧髂总静脉的行径较长,部分左髂部总静脉腔受右髂总动脉压迫的缘故。偶尔也可能由于左髂总静脉与下腔静脉交界处存在先天性网状畸形。
治疗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应卧床休息,患肢位置应高于心脏平面20~30cm,患肢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包扎。
  2.血栓形成已超过5d者,可采用抗凝治疗,选用肝素或者香豆素类衍生物,也可加用右旋糖酐、丹参等。
  3.通常对血栓形成未超过3d者,可用溶栓和祛聚疗法,常用的药物是尿激酶和链激酶,也可用冬菱克栓酶(DF-521)或组织凝血酶原激活物(t-PA);病期超过3d者,都只能用抗凝、祛聚疗法。
  4.血栓形成在48h以内,应采用静脉血栓取出术。手术取栓是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16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骨科大手术)。致病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三大因素。
静脉血栓的症状有哪些呢?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由于血栓形成阻塞静脉,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到后期,静脉内血栓机化、再通,但静脉呈缩窄、扩张、迂曲状,静脉瓣膜被破坏,以及交通支静脉瓣膜遭到破坏,深静脉血液向浅静脉倒流,使下肢静脉瘀血,静脉压增高,组织缺氧,最终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症-静脉瘀血综合征。
临床表现主要有:下肢静脉曲张、下肢肿胀、湿疹性皮炎、皮肤色素沉着、下肢继发感染等。下肢长期处于瘀血状态,局部抵抗力降低,轻微的皮肤损伤,很容易继发蜂窝织炎、丹毒等疾病。
该怎么样去治疗静脉血栓?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要卧床休息以及抬高患肢,应尽量减少长时间站立和行走,穿弹力袜。加强营养,必要时可以下床运动,但是要避免剧烈的运动。
根据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对于湿热下注型、痰瘀互结型以及脾肾阳虚型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剂来治疗,可以药到病除。也可以用中药汤剂浸泡患肢,促进血液循环及微循环,改善血液供应情况。
采用溶栓、降粘、解聚以及抗凝的方法,来改善肢体缺血状态和下肢静脉淤血状态,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的粘度,是机体的高凝状态得到控制,预防血栓形成或发展蔓延。溶栓、降粘、解聚以及抗凝等方法相互结合应用于临床,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采用药物动脉灌注疗法,从患肢股动脉注射药物,可以增加肢体血液内的药物浓度,更能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以及侧支血管的形成,改善肢体血液循环。
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期,小腿容易出现溃疡、感染、蜂窝织炎等表现时,应常规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以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6-18
下肢静脉血栓的症状表现有什么
1患肢肿胀
这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最常见的症状,患肢组织张力高,呈非凹陷性水肿。皮色泛红,皮温较健侧高。肿胀严重时,皮肤可出现水疱。随血栓部位的不同,肿胀部位也有差异。

2疼痛和压痛
疼痛的原因主要有2方面:①血栓在静脉内引起炎症反应,使患肢局部产生持续性疼痛。②血栓堵塞静脉,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患侧肢体胀痛,直立时疼痛加重。压痛主要局限在静脉血栓产生炎症反应的部位,如股静脉行径或小腿处。

3浅静脉曲张
浅静脉曲张属于代偿性反应,当主干静脉堵塞后,下肢静脉血通过浅静脉回流,浅静脉代偿性扩张。因此浅静脉曲张在急性期一般不明显,是下肢静脉血栓后遗症的一个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