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万般皆苦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世间万物万般皆苦的意思是:世界上一切存在的事物无论再怎么多姿多彩都将是苦痛的。佛教追求超脱,认为人世间的肉体只是一副臭皮囊。 在人世间苦痛大于快乐,应当极力修行早登西方极乐世界。

世间万物并非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泛指这世上的一切,包括我们肉眼所见的、耳鼻所闻的、用心体会的。而这些东西都将是虚无的,最后都将是变成痛苦的事物。

扩展资料:

佛教中的苦

佛教基本观念之一,表达了佛教对于人的现实存在所作的价值判断。在佛陀原始教义当中,四谛概括了佛教所欲揭示给世人的真理,其中第一条便是关于苦的真理。

苦是四圣谛中的第一圣谛,梵文(Dukkha),汉传佛教一般译为"苦",或者"苦谛",从梵文语义学上来说,是表示"不安的","心神不宁"的意思。可对应为现代描述的"痛苦"、"悲伤"、"焦虑"、"不满"、"沮丧"等感情。苦谛的意思并不是说"生命是痛苦",而是"知道痛苦",即是知道自我是不稳定、没有本质的。集谛是痛苦的成因,苦起于无明,即人们不明白自己的本性是没有痛苦的。灭谛是痛苦的止息,即人们的痛苦并非真实存在。道谛是佛陀所开的处方,能让痛苦消失。

苦,意谓著苦难、不满或痛苦。心生不满是因心兜圈子,兜得无始无终,思想连续不断,想过去、想未来,因而有如是烦恼。思想被不满唤起,同时也与不满一模一样,经常重复的感到生活当中缺了什么,总是有些地方不太对、不太够,因此老是想要弥补缺陷、整顿现状,以便多得到一点安乐。持续奋斗和心事重重是很令人烦恼与痛苦的。人享乐时,害怕失去乐,而努力求取更多的乐,或试图把乐保住;人受苦时,想逃离苦;人又一直感到不满,而使一切的活动无不始终含有不满和痛苦的成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2

世界上一切存在的事物无论再怎么多姿多彩都将是苦痛的。佛教追求超脱,认为人世间的肉体只是一副臭皮囊。 在人世间苦痛大于快乐,应当极力修行早登西方极乐世界。

世间万物并非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泛指这世上的一切,包括我们肉眼所见的、耳鼻所闻的、用心体会的。而这些东西都将是虚无的,最后都将是变成痛苦的事物。

拓展资料:

这句话的出处无从考究,但佛教八苦是佛教用语,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

生苦

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刺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老苦

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

病苦

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

死苦

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盖宇宙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法尔如是,安有例外?佛经上说,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报终仍当堕落,不出六道轮回。

爱别离苦

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

怨憎会苦

和爱别离苦相对的,是怨憎会苦。意气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爱人,恩爱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欢的子女,或生离,或死别,一切不能自主。

求不得苦

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想谋求某一个位置,僧多粥少谋不到。

五阴炽盛苦

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领纳分别,使诸苦转本加极:想阴炽盛,想相追求,而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诸苦。行阴炽盛,起造诸业,又为后来得报之因,且因行而迁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佛教八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6

世界上的一切存在物都是苦难。万物统指宇宙内外一切存在物(即物质),狭指地球一切存在物;万般的意思是各种各样、多种多样。佛教追求超脱,认为人世间的肉体只是一副臭皮囊。 在人世间苦痛大于快乐,应当极力修行早登西方极乐世界。

拓展资料

这句话的出处无从考究,佛教云:“世间万物万般皆苦,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佛教中有时又把苦分为苦苦、坏苦、行苦的三类。总之,娑婆世界,一切莫非是苦。

参考资料佛教八苦——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出于佛家的一句禅, 佛教追求超脱 认为人世间的肉体只是一副臭皮囊。 在人世间苦痛大于快乐
万般皆是命 半点不由人。 楼上说的很对,活着就是在人间受苦, 无西方极乐世界。
第4个回答  2014-05-23
出于佛家的一句禅, 佛教追求超脱 认为人世间的肉体只是一副臭皮囊。 在人世间苦痛大于快乐
万般皆是命 半点不由人。 楼上说的很对,活着就是在人间受苦, 无西方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