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脆螺要注意哪些

如题所述

脆螺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

  1、脆螺的养殖其生活适温为10-40℃,最适20-28℃,超过40℃会引起死亡,低于10℃则进入冬眠状态。须注意夏季要防高温,因稻脆的水浅,在夏季水温可能会达到上限致死温度;而冬季越冬的泥底有机质含量不宜过高,否则易产生有毒物质而影响脆螺越冬。

  2、脆螺对水中溶氧的量比较敏感,正常生活要求水中溶氧每升在4毫克以上,当降到3.5毫克时,食欲会下降,当降到1.5毫克时则会引起死亡。

  3、脆螺的繁殖季节在6-7月(有条件的地方秋季还会产一次卵),如果考虑自己繁殖,则在养脆螺的稻脆中最好不要养鲤鱼,否则小脆螺会被鲤鱼摄食。

  4、如果在稻脆中养脆螺,那就尽量少使用或者不用农药。如果使用就应该采用低毒农药你,应在晴天使用。最好可以先喷洒一半,停段时间再喷洒另一半,这样可以避免脆螺吞食农药死亡或者沉淀在体内。

  5、在第4条的情况下,在水稻生长旺季可定期使用有机肥,原则是少量多次,不宜一次施肥过多。

  6、养殖过程中最好有一定的微流水环境,以确保水中的溶氧,但必须注意水源,切勿引用有农药的水源。

  7、可以考虑脆螺与水蛭、泥鳅、黄鳝等混养,则其经济效益更佳。

  8、脆螺系卵胎生动物,每年6月上旬、8月中旬、9月上旬是繁殖产卵的高峰期,收获时要有选择地捞取成螺,多留母螺,以利繁殖,增加产量。最好避开繁殖高峰期进行收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23
螺蛳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广泛的利用价值。本文就营养价值、养殖及利用方法加以证明:螺蛳是一种有待开发和利用的优质动物性蛋白饲料资源。 1 螺蛳的营养价值 据测定,鲜螺体中干物质5.2%,干物质中含粗蛋白55.36%,灰分15.42%,其中含钙5.22%,磷0.42%,盐分4.56%等。有赖氨酸2.84%,蛋氨酸和胱氨酸为2.33%。同时还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B族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此外,螺蛳壳除含有少量蛋白质外,其矿物质含量高达88%左右,其中钙37%,磷0.3%,钠盐4%左右,同时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在饲料业实践中,螺蛳壳同贝壳一样是矿物质元素。在饲养业实践中,螺蛳壳同贝壳一样是矿物质补料。 2 螺蛳的养殖技术 田螺通常生长在稻田、湖泊、池塘、沼泽及河沟等处,自然利用时可掌握其生活规律适龄时捕捞。田螺人工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2.1 田螺的生活习性 田螺常栖息于冬暖夏凉、底土柔软、饵料丰富的湖泊、池塘、水田和缓流的河溪中。它的最适生长水温在20~25℃左右,水温达15℃以下和30℃以上时即停止摄食活动。10℃以下时即入土进入冬眠状态,当水温回复至15℃以上时其复又出穴摄食。人工养殖田螺可开掘专用池饲养,也可利用自然的稻田、沼泽、沟渠,还可同鱼类混养。但要求养殖水体无毒、无害、无污染。如利用稻田养殖,则不可施用农药,不能犁耙,且应进出水口安装铁丝或塑料隔网,以便进行控制。 2.2 种螺的收集与选择 用于繁殖的亲螺可到稻田、池塘或沟渠收集,繁殖亲螺的选择标准是:螺色清淡、壳薄、体圆、个大、螺壳无破损、介壳口圆片盖完整等。雌螺个体大而圆,头部左右两触角大小相同且向前方伸展;雄螺个体小而长,头部右触角较左触角粗而短,末端向右内方向弯曲,其弯曲部即为生殖器。每年4、5、10月为田螺的生殖季节,一般每胎可产仔螺20~30个,多者可达40~60个,一年中可产150个以上,产后经2~3周,仔螺重达0.025g,即可开始摄食,一般经过一年的饲养即可繁殖后代。采用田螺专养池通常每平方米可投放100~150个;若利用自然水域,以每平方米投放20~30个为宜。 2.3 饲养管理 田螺的饲料来源比较广,一般青菜、土豆、豆饼、米糠、鱼虾残体及其它动物内脏、下脚料等等均可投喂。在饲养过程中要留心观察水质,一旦发现水质有污染应立即排除,重新注入新水。田螺的介壳口圆片盖陷入壳内,说明系因饵料不足或饥饿所致,应及时增加投饵数量;如果发现田螺的介壳口圆片盖收缩及有肉质溢出等现象,则可视为田螺缺钙,应立即在其饵料中添加淡鱼粉、贝壳粉类的钙质补充饲料。 2.4 其它 在田螺养殖过程中,还应注意排除鸟、鼠等危害。人工养殖的田螺当年即可养成食用螺,田螺既是人类的上等保健食品,也是畜禽和鱼类的优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故发展前景相当广阔。田螺具有成活率高、疾病少、种苗来源广泛等优势,是较为切实可行的农家养殖项目之一。 2 田螺的利用及注意事项 由于某些淡水螺可能是畜禽寄生虫第一中间宿主,所以在用其作饲料时,需事先加热处理,以杀死其中虫卵,免遭后患。另据有关资料报道,软件体动物及鲜鱼等的内脏中,含有抗硫胺素酶,如长期或大量生喂,可造成动物体内硫胺素缺乏,导致神经系统病变。雏鸡和幼鸭尤为敏感,故应力避生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