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带评价的记叙文,急~~~字数400以上

如题所述

隔着代沟,我望见了您
已经不记得上一次好好地看您是什么时候了,父亲。

  我只记得那时的您,头发乌黑,皮肤泛着古铜色的光。青年时期的下乡生活,让您有了健康的体魄,也让您在纷繁的社会中变得寡言少语。

  自我上高中以来,您就很少管过我。有人说"儿随母,女随父"。在我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妈妈的教育和关怀。我几乎每天都要和她谈笑,却很少能跟您讲上一句话。妈妈总是关心我这,关心我那,而在我眼中,您总是坐在您自己的角落里,研究着自己的股票。我总觉得您根本不关心我,我总觉得您是家中的一个外人。

  随着感情的疏远,我发现我渐渐地不认得您了。"代沟",这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高考离我越来越近,可您却离我越来越远。虽然您也开始不时地说些什么,您也开始每天按时往我嘴里塞各种各样的补品,可对我来讲,那些话远不如妈妈讲得动听。而塞药时我甚至感觉,您是一个"医生",而不是一个父亲。感情的疏远,似乎真的隔断了认知。

  考前的那几天学校放假,您让我到您的学校复习。您带着我去了您的学校,让我在办公室等着,自己去清理一间教室出来。我一人待在办公室里无聊,就走下楼去,走到那间教室门口。教室里您忙碌的身影晃动着。我突然意识到我很久没有好好看看您了。

  我一声不响地走进去。您还在忙着。光线并不明亮,我却看到了您头上几点晃眼的光。我头一次注意到您有白头发了。您费力地搬着桌子,额头上已经闪着莹莹的光。这就是我的父亲啊,曾几何时家里重活一人包的父亲,竟也变得这样虚弱!您还是老了啊!

  那一刻,我突然感觉一股冲击从心底喷薄而出,震动着我的全身。我觉得那是源自割不断的亲情,那是心底的回音。突然找回了被父爱包围的感觉,这父爱不像从前那样广博而无微不至,但它却更深沉,更能激起我内心的共鸣。我觉得我重新认识了您。
也许您还没有感觉到我的觉醒,也许在您眼中我还是那个对您冷若冰霜不屑一顾的小男孩。可您一定知道,只要亲情不断,血脉相连,我一定会认识到父爱的伟大。感情也许会疏远,可无论这代沟有多宽,我终究会望见您的!
解析:从当代中学生与父辈存在代沟这一社会现象切入,写了代沟使"我"缺乏对父爱的准确解读,也表明了事实教育"我"要认识父爱、热爱父亲的主题。文章叙写"我"对父爱的误解,是铺垫,是深化认识的前奏。详写"父亲费力搬桌子"的细节--这是一位走向衰老的男人心中爱子之情的自然流露,作者饱蘸浓情,写得令人感动。在表达上,文章采用内心独白式的方式,显得真实、自然,又强化了感情的宣泄;在选材立意上,直指现实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记叙文写作·运用修辞的方法之十四:情景交融法
“情景交融法”是指借助景物的描述来寄寓感情的一种方法。情景交融法的特点是“移情于景”,即在审美过程中凭借联想和想象将作者的主观感情移注到客观景物之中去,使本来无隋的客观事物涂上一层主观感情的色彩。范文链接
黄 昏
茅 盾
海是深绿色的,说不上光滑;排了队的小浪开正步走,数不清有多少,喊着口令“一、二——一”似的,朝喇叭口的海塘来了。挤到沙滩边,啵澌!——队伍解散,喷着忿怒的白沫。然而后一排又赶着扑上来了。
三只五只的白鸥轻轻地掠过,翅膀扑着波浪——一点一点躁怒起来的波浪。
风在掌号。冲锋号!小波浪跳跃着,每一个像个大眼睛,闪射着金光。满海全是金眼睛,全在跳跃。海塘下空隆地腾起了喊杀。
而这些海的跳跃着的金眼睛重重叠叠一排接一排,一排怒似一排,一排比一排浓溢着血色的赤,连到天边,成为绀金色的一抹。这上头,半轮火红的夕阳!
半边天烧红了,重甸甸地压在夕阳的光头上。
愤怒地挣扎的夕阳似乎在说:
——哦,哦!我已经尽了今天的历史的使命,我已经走完了今天的路程了!现在,现在,是我的休息时间到了,是我的死期到了!哦,哦!却也是我的新生期快开始了!明天,从海的那一头,我将威武地升起来,给你们光明,给你们温暖,给你们快乐!
呼……呼……
风带着永远不会死的太阳的宣言到全世界。高的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汪洋的太平洋,阴郁的古老的小村落,银的白光冻凝了的都市,——一切,一切,夕阳都喷上了一口血焰!
两点三点白鸥划破了渐变为赭色的天空。
风带着夕阳的宣言走了。
像忽然熔化了似的,海的无数跳跃着的金眼睛摊平为暗绿的大面孔。
远处有悲壮的笳声。
夜的黑幕沉重地将落未落。
不知到什么地方去过的风,忽然又回来了;这回是打着鼓似的:勃仑仑,勃仑仑!不,不单是风,有雷!风挟着雷声!
海又动荡,波浪跳起来,轰!轰!
在夜的海上,大风雨来了!
鉴赏点击
《黄昏》,茅盾先生写于1934年。作者用奇妙的想象,把饱蘸感情的笔墨洒向了黄昏,融进了黄昏中的万象。在作者的笔下,海赶着一排一排的浪,“小波浪跳跃着”像一个个大眼睛,海鸥的“翅膀扑着波浪”,“火红的夕阳”烧红了半边天,“一切,一切”都被夕阳喷上了血焰;还有,那掌号冲锋的风,“赭色”的天空,“悲壮的笳声”……其场面,驰骋奔放,热烈壮观;其形态,跌宕多姿,瑰丽缤纷;其色调,明朗热切,富有活力;其气势,铿锵奔放,磅礴高昂。这些景物里,蕴含着不怕困难的乐观情绪,奔腾着勇敢进取的无畏精神。在作者的笔下,大海是一种力量的产生和蓄积,夕阳是一种新生的酝酿和催发,那风,那雷,是撕破“夜的黑幕”的一张张有力的大手。这些景物,无一处不渗透着作者对新世界的呼唤。“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瑰丽壮美的景色中,作者那忧国忧民的情怀、高昂乐观的精神得到了最充实、最完美的表现。

记叙文写作·安排结构的方法之十三:夹叙夹议法
“夹叙夹议法”是常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夹叙夹议,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叙中夹议,即一边叙述,一边插入一些议论,以点染主旨;二是先叙后议,即在每叙一件或若干件事后插人一些议论,以点评事实。
“夹叙夹议法”,其记叙,有纵向和横向两种情况。纵向记叙,应根据事件的发展,把事件的发展过程切割成若干片段,在片段与片段之间插入一些议论。横向结构,一事或诸事一议,在事件后进行点评。夹叙夹议,能使所叙述的人、事、景、物的内涵不断地得到揭示与强化。
在记叙文写作中,记叙是议论的基础和依托,议论是记叙的深化和点睛。
范文链接
忆鲁迅先生

巴 金
从北京图书馆出来,我迎着风走一段路。风卷起尘土打在我的脸上,我几乎睁不开眼睛。我站在一棵树下避风。我取下眼镜来,用手绢擦掉镜片上的尘垢。我又戴上眼镜,我觉得眼前突然明亮了。我在这树下站了好一会,听着风声,望着匆忙走过的行人。我的思想却回到了我刚才离开的地方:图书馆里一间小小的展览室。那地方吸引了我整个的心。我有点奇怪:那个小小的房间怎么能够容纳下一个巨人的那么光辉的一生和那么伟大的心灵?
我说的是鲁迅先生,我想的是鲁迅先生。我刚才还看到他的手稿、他的信札和他的遗照。我对这些也是很熟悉的了。这些年来我就没有忘记过他。这些年来在我困苦的时候,在我绝望的时候,在我感到疲乏的时候,我常常想到这个瘦小的老人,我常常记起他那些含着强烈的爱憎的文章。我特别记得:十三年前的两个夜里我在殡仪馆中他灵前的情景。半截玻璃的棺盖没有掩住他那沉睡似的面颜,他四周都是芬芳的鲜花,夜很静,四五个朋友在外面工作,除了轻微的谈话声外,再也听不见什么。我站在灵前,望着他那慈祥的脸,我想着我个人从他那里得过的帮助和鼓励,我想着他那充满困苦和斗争的一生,我想着他对青年的热爱,我想着他对中国人民的关切和对未来中国的期望,我想着他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遍华北、阴云在中国天空扩大的时候离开我们,我不能够相信在我眼前的就是死亡。我暗暗地说:他睡着了,他会活起来的。我曾经这样地安慰过自己。他要是能够推开棺盖坐起来,那是多么好啊。然而我望着望着,我走开,又走回来,我仍然望着,他始终不曾动过。我知道他不会活起来了。我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我像立誓愿似地对着那慈祥的面颜说:“你像一个普照一切的太阳,连我这渺小的青年也受到你的光辉,你像一颗永不殒落的巨星,在暗夜里我也见到你的光芒。中国青年不会辜负你的爱和你的期望,我也不应当辜负你。你会活下去,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中国青年的心里,活在全中国人的心里。”的确,这些年来他的慈祥的笑脸,和他在棺盖下沉睡似的面颜就始终没有离开我的记忆。在困苦中,在绝望中,我每一想到那灵前的情景,就又找到了新的力量和勇气。对我来说,他的一生便是一个鼓舞的泉源,犹如他的书是我的一个指路者一样。没有他的《呐喊》和《彷徨》,我也许不会写出小说。
又是过去的事了,那是更早的事。一九二六年八月我第一次来北京考大学,住在北河沿一家同兴公寓。我在北京患病,没有进考场,在公寓里住了半个月就走了。那时北海公园还没有开放,我也没有去过别的地方。在北京我只有两三个偶尔来闲谈的朋友,半个月中间始终陪伴我的就是一本《呐喊》。我早就读过了它,我在成都就读过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狂人日记》和别的几篇小说。我并不是一次就读懂了它们。我是慢慢地学会了爱好它们的。这一次我更有机会熟读它们。在这苦闷寂寞的公寓生活中,正是他的小说安慰了我这个失望的孩子的心。我第一次感到了、相信了艺术的力量。以后的几年中间,我一直没有离开过《呐喊》,我带着它走过好些地方,后来我又得到了《彷徨》和散文诗集《野草》,更热爱地读熟了它们。我至今还能够背出《伤逝》中的几段文字。我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学到了一点驾驭文字的方法。现在想到我曾经写过好几本小说的事,我就不得不感激这第一个使我明白应该怎样驾驭文字的人。拿我这点微小不足道的成绩来说,我实在不能称为他的学生。但是墙边一棵小草的生长,也靠着太阳的恩泽。鲁迅先生原是一个普照一切的太阳。
不,他不止是一个太阳,有时他还是一棵大树,就像眼前的树木一样,这树木给我挡住了风沙,他也曾给无数的年青人挡住了风沙。
他,我们大家敬爱的鲁迅先生,已经去世十三年了。每个人想起他,都会立刻想到他的道德和他的文章。这是他的每个读者、每个研究者永远记住,永远敬爱的。他的作品已经成了中国人民的宝物。这些用不着我来提说了。今天看完了关于他的生平和著作的展览会出来,站在树下避风沙的时候,我想起来:
这个巨人,这个有着伟大心灵的瘦小的老人,他一生教导同胞反抗黑暗势力,追求光明,他预言着一个自由、独立的新中国的到来,他为着这个前途花尽了他的心血。他忘了自己地为着这个前途铺路。他并没有骗我们,今天他所预言的新中国果然实现了。可是在大家、在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时候,他却不在我们中间露一下笑脸。他一生诅咒中国的暗夜,歌颂中国的光明。而他却偏偏呕尽心血,死在黑暗正浓的时候。今天光明的新中国已经到来,他这个最有资格看见它的人却永远闭上了眼睛。这的确是一件叫人痛心的事。为了这个,我们只有更加感激他。
风一直不停,阳光却更灿烂地照在街上,我已经歇了一会儿,我得往前走了。
1949年10月11日
鉴赏点击
《忆鲁迅先生》是夹叙夹议的典范。文章先写“我”“从北京图书馆出来”,由“一间小小的展览室”联想到“巨人”“光辉的一生”和“伟大的心灵”,引出了回忆对象,点示了人物精神。正文主要回忆了两件事,每件事叙述结束后,都插有精要的议论。第一件事,“十三年前的两个夜里我在殡仪馆中他灵前的情景”。叙事后,作者议论道:“这些年来他的慈祥的笑脸,和他在棺盖下沉睡似的面颜就始终没有离开我的记忆。在困苦中,在绝望中,我每一想到那灵前的情景,就又找到了新的力量和勇气。对我来说,他的一生便是一个鼓舞的泉源,犹如他的书是我的一个指路者一样。没有他的《呐喊》和《彷徨》,我也许不会写出小说。”这段议论,揭示了鲁迅对“我"的鼓舞和影响,也揭示了鲁迅精神的力量。第二件事,写一九二六年八月“我”来北京考大学。叙事后,作者议论道:“鲁迅先生原是一个普照一切的太阳。”“不,他不止是一个太阳,有时他还是一棵大树,就像眼前的树木一样,这树木给我挡住了风沙,他也曾给无数的年青人挡住了风沙。”这段议论,更深人一层,揭示了鲁迅对我乃至对无数年青人的影响。最后,又用两段文字,再次点示鲁迅的精神和力量,再次倾诉“我"对鲁迅的崇敬之心和感激之情。
文章,夹叙夹议,层层深入,引领读者一步步走进鲁迅的精神境界,走进作者深沉浓郁的情怀。
记叙文写作·运用修辞的方法之一:反语讽刺法
反语,就是说反话,其特点是:字面意义与实际蕴含恰好相反,即字面是褒扬的,其真意却在贬抑;字面是贬抑的,其真意却在褒扬。
范文链接
取 钱
老舍
我告诉你,二哥,中国人是伟大的。就拿银行说吧,二哥,中国最小的银行也比外国的好,不冤你。你看,二哥,昨儿个我还在银行里睡了一大觉。这个我告诉你,二哥,在外国银行里就做不到。
那年我上外国,你不是说我随了洋鬼子吗?二哥,你真有先见之明。还是拿银行说吧,我亲眼得见,洋鬼子再学一百年也赶不上中国人。洋鬼子不够派儿。好比这么说吧,二哥,我在外国拿着张十镑钱的支票去兑现钱。一进银行的门,就是柜台,柜台上没有亮亮的黄铜栏杆,也没有大小的铜牌。二哥你看,这和油盐店有什么分别?不够派儿。再说人吧,柜台里站着好几个,都那么光梳头,净洗脸的,脸上还笑着;这多下贱!把支票交给他们谁也行,谁也是先问你早安或午安;太不够派儿了!拿过支票就那么看一眼,紧跟着就问:“怎么拿?先生!”还是笑着。哪道买卖人呢!叫“先生”还不够,必得还笑,洋鬼子脾气!我就说了,二哥:“四个一镑的单张,一镑零的;零的要票子和钱两样。”要按理说,二哥,十镑钱要这一套罗哩罗嗦,你讨厌不,假若二哥你是银行的伙计?你猜怎么样,二哥,洋鬼子笑得更下贱了,好像这样麻烦是应当应分。喝,登时从柜台下面抽出簿子来,刷刷的就写;写完,又一伸手,钱是钱,票子是票子,没有一眨眼的工夫,都给我数出来了;紧跟着便是:“请点一点,先生!”又是一个“先生”,下贱,不懂得买卖规矩!点完了钱,我反倒愣住了,好像忘了点什么。对了,我并没忘了什么,是奇怪洋鬼子干事——况且是堂堂的大银行——为什么这样快?赶丧哪?真他妈的!
二哥,还是中国的银行,多么有派儿!我不是说昨儿个去取钱吗?早八点就去了,因为现在天儿热,银行八点就开门;抓个早儿,省得大晌午的劳动人家;咱们事事都得留个心眼,人家有个伺候得着与伺候不着,不是吗?到了银行,人家真开了门,我就心里说,二哥,大热的天,说什么时候开门就什么时候开门,真叫不容易。其实人家要楞不开一天,不是谁也管不了吗?一边赞叹,我一边就往里走。喝,大电扇忽忽的吹着,人家已经都按部位坐得稳稳当当,吸着烟卷,按着铃要茶水,太好了,活像一群皇上,太够派儿了。我一看,就不好意思过去,大热的天,不叫人家多歇会儿,未免有点不知好歹。可是我到底过去了,二哥,因为怕人家把我撵出去;人家看我像没事的,还不撵出来么?人家是银行,又不是茶馆,可以随便出入。我就过去了,极慢的把支票放在柜台上。没人搭理我,当然的。有一位看了我一眼,我很高兴;大热的天,看我一眼,不容易。二哥,我一过去就预备好了;先用左脚金鸡独立的站着,为是站乏了好换腿。左腿立了有十分钟,我很高兴我的腿确是有了劲。支持到十二分钟我不能不换腿了,于是就来个右金鸡独立。右腿也不弱,我更高兴了,嗨,爽性来个猴啃桃吧,我就头朝下,顺着柜台倒站了几分钟。翻过身来,大家还没动静,我又翻了十来个跟头,打了些旋风脚。刚站稳了,过来一位;心里说:我还没练两套呢,这么快?那位先生敢情是过去吐口痰,我补上了两套拳。拳练完了,我出了点汗,很痛快。又站了会儿,一边喘气,一边欣赏大家的派头——真稳!很想给他们喝个彩。八点四十分,过来一位,脸上要下雨,眉毛上满是黑云,看了我一眼。我很难过,大热的天,来给人家添麻烦。他看了支票一眼,又看了我一眼,好像断定我和支票像亲哥儿俩不像。我很想把脑门子上签个字。他连大气没出把支票拿了走,扔给我一面小铜牌。我直说:“不忙,不忙!今天要不合适,我明天再来;明天立秋。”我是真怕把他气死,大热的天。他还是没理我,真够派儿,使我肃然起敬!
拿着铜牌,我坐在椅子上,往放钱的那边看了一下。放钱的先生——一位像屈原的中年人——刚按铃要鸡丝面。我一想:工友传达到厨房,厨房还得上街买鸡,凑巧了鸡也许还没长成个儿;即使顺当的买着鸡,面也许还没磨好。说不定,这碗鸡丝面得等三天三夜。放钱的先生当然在吃面之前决不会放钱;大热的天,腹里没食怎能办事。我觉得太对不起人了,二哥!心中一懊悔,我有点发困,靠着椅子就睡了。睡得挺好,没蚊子也没臭虫,到底是银行里!一闭眼就睡了五十多分钟;我的身体,二哥,是不错了!吃得饱,睡得着!偷偷的往放钱的先生那边一看,(不好意思正眼看,大热的天,赶劳人是不对的!)鸡丝面还没来呢。我很替他着急,肚子怪饿的,坐着多么难受。他可是真够派儿,肚子那么饿还不动声色,没法不佩服他了,二哥。
大概有十点左右吧,鸡丝面来了!“大概”,因为我不肯看壁上的钟——大热的天,表示出催促人家的意思简直不够朋友。况且我才等了两点钟,算得了什么。我偷偷的看人家吃面。他吃得可不慢。我觉得对不起人。为兑我这张支票再逼得人家噎死,不人道!二哥,咱们都是善心人哪。他吃完了面,按铃要手巾,然后点上火纸,咕噜开小水烟袋。我这才放心,他不至于噎死了。他又吸了半点多钟水烟。这时候,二哥,等取钱的已有了六七位。我们彼此对看,眼中都带出对不起人的神气。我要是开银行,二哥,开市的那天就先枪毙俩取钱的,省得日后麻烦。大热的天,取哪门子钱?!不知好歹!
十点半,放钱的先生立起来伸了伸腰。然后捧着小水烟袋和同事低声闲谈起来。我替他抱不平,二哥,大热的天,十时半还得在行里闲谈,多么不自由!凭他的派儿,至少该上青岛避两月暑去;还在行里,还得闲谈,哼!
十一点,他回来,放下水烟袋,出去了;大概是去出恭。十一点半才回来。大热的天,二哥,人家得出半点钟的恭,多不容易!再说,十一点半,他居然拿起笔来写账,看支票。我直要过去劝告他不必着急。大热的天,为几个取钱的得点病才合不着。到了十二点,我决定回家,明天再来。我刚要走,放钱的先生喊:“一号!”我真不愿过去,这个人使我失望!才等了四点钟就放钱,派儿不到家!可是,他到底没使我失望。我一过去,他没说什么,只指了指支票的背面。原来我忘了在背后签字,他没等我拔下自来水笔来,说了句:“明天再说吧。”这才是我所希望的!本来吗,人家是一点关门;我补签上字,再等四点钟,不就是下午四点了吗?大热的天,二哥,人家能到时候不关门?我收起支票来,想说几句极合适的客气话,可是他喊了“二号”,我不能再耽误人家的工夫,决定回家好好的写封道歉的信!二哥,你得开开眼去,太够派儿!
鉴赏点击
读老舍的《取钱》,真叫人忍俊不禁。它用反语讽刺的手法,有力讽刺了旧中国银行拖拉懒散的衙门作风。
作品一开头,就贬义褒说:“中国人是伟大的”,“中国最小的银行也比外国好”。接着,叙写了两件事情。一是在外国取钱。在外国取钱,“一进银行的门,就是柜台,柜台上没有亮亮的黄铜栏杆,也没有大小的铜牌”,“这和油盐店差不多,不够派儿”。银行里的工作人员,都“光梳头,净洗脸”的,脸上还笑着,很“下贱”。取钱时,把支票交给他们谁都行,谁也都是“先问你早安或午安”,这等做法,“太不够派儿了”。他们接过支票,口称“先生”,“还是笑着”;点钱时,那些“洋鬼子笑得更下贱了”,“登时从柜台下面抽出簿子来,刷刷就写”,一眨眼工夫就数出来,还是称“先生”。这真够“下贱”的,也真“不懂买卖规矩”。二是在中国取钱。在中国,有一次,我八点去取钱,到银行时,银行里的先生正“坐得稳稳当当,吸着烟卷,按着铃要茶水”,“活像一群皇上,太够派儿了”。我极慢极小心地把支票放在柜台上,“没有人搭理我”。我只有耐心地等着。我先是用左脚金鸡独立,接着是“右金鸡独立”,再接着是“猴啃桃”,直到又把两套拳练完了,有一个人才扔给我一面小铜牌。他们真是够稳当,“够派儿的,使我肃然起敬”。拿着铜牌去领钱,一位放钱的先生“刚按铃要吃鸡丝面”。十点左右,鸡丝面才送来;十点半,吃过鸡丝面,这位先生又“捧着水烟袋和同事低声闲谈起来”;十一点,这位先生又出去了,大概是出恭,十一点半才回来;到了十二点,放钱的先生才喊“一号”。从早晨八点到喊号,我“才等了四点钟就放钱,派儿不到家”。喊到了号,但又因为支票背面没签字,“我”这钱还是没有取成。他们的这种工作作风,也“太够派儿”的啦。
你看,这篇文字正话反说,反话正说,表面上不温不火,实际上又烫又辣。写外国银行的洋先生,把他们方便顾客的做法称之为“不够派儿”;把“他们”的微笑服务、礼貌待客称之为太“下贱”、“太不够派儿啦”;把“他们”的服务周到、恭谨谦和称之为“不懂买卖规矩”。这里正话反说,寓褒于贬,赞美了“洋先生们”的一心为顾客服务的精神。写中国银行里的服务生,把他们的上班懒散称之为“太够派儿了”;把他们怠慢顾客称之为“够派儿,使我肃然起敬”。这里反话正说,寓贬于褒,有力批判了旧中国银行的官僚衙门作风。
《取钱》运用反语讽刺法,以正衬反,读来情趣横生,机锋犀利。
记叙文写作·刻画形象的方法之四:话语传神法
话语即指语言,“话语传神法”就是指通过人物语言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和人物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言为心声”。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在叙事中,语言描写是写好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段。
误 会

能炜子
“快点,快点。"王镇长挺着大肚子指挥着两个小伙子七手八脚往镇政府大门口贴欢迎标语。
“咋这儿还有垃圾?"王镇长一转身瞥见了政府大门旁一堆乱七八糟的脏物。“县长马上就来视察,这些鬼东西怎么还没处理掉?”他顿时火冒三丈。
“你拿把扫帚过来。”王镇长见对面一个中年人正守着地摊,地摊上摆着扫帚,就大声喊道。
“干吗?”中年人“莫明其妙”。
“怎么?叫你过来,你聋了吗?”王镇长声色俱厉地说。
旁边一人对中年人悄悄地说:“看样子,你刚来这地方吧?这个王镇长可不好惹,快去。”
中年人无可奈何,只得拿起扫帚急匆匆地走过去。
“把这些鬼玩意儿扫到那个角落里用牌子挡着。快,不然县长马上就要到了。县长如不满意,麻烦事可就多了,快,快——”王镇长扔掉了手中的烟头,指手画脚地连连说。
中年人抬头欲言,终又无语,低着头一下一下扫起来,扫拢后,他又拿来簸箕,把垃圾倒进对面的垃圾箱。
“你……”王镇长惊愕地看着,“挺乖的,干事很识眼色呀!”
一老汉跑过来,对刚放下扫帚、簸箕的中年人道:“大侄子耽搁你了。快去,书记镇长正等着你这个大县长呢!”
“什么?”王镇长呆住了,“你是张……怎么会在这儿卖扫帚?”
“哦,一到这儿,看见二叔,聊了几句,他要去茅厕,我便帮他看一会摊儿。”张县长微微一笑。“哎哟,真是误会,误会……千千万万请张县长原谅,快进休息室……”王镇长躬身引着张县长向里走。
鉴赏点击
《误会》一文的重要特点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
县长要来视察,镇长慌了手脚。镇长先是指挥两个小伙子贴欢迎标语,他吆喝着:“快点,快点。”
镇长一转身瞥见政府大门旁有一堆垃圾,他先是火冒三丈:“县长马上就来视察,这些鬼东西怎么还不处理掉?”接着,又对不相识的一个中年人大喊:“你拿把扫帚过来。”中年人略一迟疑,他则声色俱厉:“怎么?叫你过来,你聋了吗?”镇长知道扫地的是县长后:“哎哟,真是误会、误会……千千万万请张县长原谅,快进休息室……”王镇长对下属百姓颐指气使,骄逸蛮横;对上级领导,奴颜卑膝,溜须拍马,是一个痞子无赖式的人物。
这种媚上欺下、变色龙式的人物的复杂性格,作者只用寥寥几句话语就使之跃然于纸上了。

(精选几篇,供你参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24
  盛赞与无奈

  轻轻地揭开笔套,坐在满是雾气犹如盖上一缕薄纱的玻璃窗旁,聆听着窗外校园马路上的车鸣,对着陷阱般网格状的作文纸。我挥动钢笔,仿佛揭开神秘封印一般,静默地谱一曲神圣的礼赞和一首悲寂的哀歌,表达着对课堂的盛赞与无奈……
  沙沙的写字声与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课声,在悄然中揭开了课堂的序幕。阴沉的黑板、死寂的校园、明亮的教室,在不和谐中吟唱着和谐,在和谐中演义着不和谐;构成了课堂独有的风光似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盛赞课堂,它把时间集中起来,分给每一位渴慕知识的学生,使他们的目光在老师、书本上聚焦,如浩浩沙漠中的一缕清泉,无私地滋润着苦行者的口舌,化作一丝动力涌遍全身,暗暗地鼓励着他们走出无知的沙漠,走进荒芜的戈壁,寻觅茂密的雨林,翻越巍然的高山。盛赞课堂,它把精力汇聚一齐,恩赐每一个饥于知识的人,使他的耳朵搜索着知识、精要,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像一盏黑暗中明灯,指引着寻觅者前行,化作一股无以名状的勇气,激励他们搏击无知的风浪,挑战茫茫的海洋,出入恐怖的海域,追寻先知的航迹。是课堂,引导我们迈入知识的殿堂,每行一步,感知的光束便照耀在我们身上。是课堂,为我们插上天使的翅膀,飞向知识的国度,每飞一段,智慧的光环便越加明朗。盛赞课堂,引领我们走向辉煌。当考试取得成绩,当竞赛获得优胜,当实验取得成功,课堂的功勋便化作一个无形的微笑,一声欢欣的感叹,浮动于脸上,跃然出舌尖,在血液中沸腾,在脑海中激荡,印成了时光的流水冲刷不了,岁月的车轮碾不平的痕迹,深刻在青黑的玄武岩上,接受风霜的洗礼。
  无边的叹惜声与心中的哀鸣声,在无声中敲响了课堂的哀钟。眼中闪烁着的痛苦的泪珠,眼神中流露的孤寂,表情上盎然的无奈,勾起了课堂的点点辛酸。当我们的心灵被反锁在书桌之中,当我的灵魂被刻画在作业之上,当我们的感受被凝聚在教室之中,我们哀鸣,我们哭泣,我们无奈。内心的痛苦跃然表面,浮现在言行之中,我们悲痛欲绝。心灵被束缚在教室之中,思想被麻痹在书本之下。我们没有创见、主张,甚至喜怒哀乐都寄托在课堂之中。丑恶的分数,狰狞的面孔,暗淡的表情,预告着你我黑暗中冰凉的紫蓝色眼泪。堕落的钢笔,血腥的修正带,罪恶的稿纸,注定会发挥骑士的精神将战役进行。眼泪在阴风中飘散,刺痛着每一个人脆弱的灵魂,似一把利刃,把每一个人的灵魂划得支离破碎,模糊不堪。不畏惧邪恶的眼神在盔甲后闪现,激励着每个人奋勇前进,不断拼搏,婉如神圣的光环,支持着每一个即将崩溃的灵魂。寒风吹来,血凝结了,伤口更痛了,但我们无奈,逃避不是办法。
  哥特式的教堂,彩绘的玻璃窗,反射着光的琴键,是谁在风中传唱课堂的哀歌?是谁在阳光下颂读课堂的盛赞?神圣的传颂,神秘的亵渎,在柔美的阳光下,在静谧的夜空中,演义着课堂的赞颂与悲哀。
  这就是课堂,盛赞与无奈,在矛盾中统一,在统一中矛盾。留给每个人一曲盛赞,几缕无奈……
  【评点】
  虔诚的礼赞,深邃的哀鸣,字字真言,句句真情,倾诉悲欢,度量得失,小作者以诗人的语言,哲人的眼光给课堂量体裁衣。整篇文章犹如一座充满艺术魄力的雕塑,博大而沉厚,雄强而刚健,质朴而自然,反映了小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厚实的心智和敏锐的灵光。精美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深刻的思辨、广博的见识,无不令人赏心悦目。

  真我风采

  小心翼翼地给自己涂上一层保护色,不至于被人一眼看“透”,这可能是当今社会的时髦之举。
  就拿我来说吧,在父母眼里,我是一个不爱交际、腼腆羞怯的男仔;在同学当中,我却被描绘成活泼有余、开心有加的“多动症”患者;而老师给我写的评语多是“要增进吃苦精神,提高自控能力……”
  人,本来是一个多面体,有时“眼见为实”也难免有误。古人云“知子莫若父”,我却要说“知己莫若己”。几经度量,我终于发现了“真我风采”——
  性情急躁
  读初中时,曾因一件芝麻大的事,我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当时,由于我的不冷静,凭着少年一股狂劲,便出口伤人。于是,我们互不理睬,各行其道。从此,教室中少了一对互相学习的好伙伴,篮球场上失去了一对配合默契的绝佳搭档。
  生性豁达
  说到这儿,可不是我自夸,我绝对是十分大方豁达的。我可不介意借给你一本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就是形影不离的复读机、电子词典,我也不会露出半点为难之意。男孩嘛,豁达一点,不然弄个“铁公鸡”的雅号,可就麻烦啦。
  我豁达还表现在我不爱哭,不愿忸怩作态。更加讨厌别人表里不一、背后伤人。说话嘛,不逢人留三分,真枪实弹,一切明朗利落。我始终这样认为,豁达也是一种美。
  幽默风趣
  和我相处的人,都不难发现,我还是个挺幽默、挺爱开玩笑的人,哪里有了我,哪里就会有笑声。
  不是吗,篮球场上,比赛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我队失误频频,不少队员都急躁起来。这时,我接到队友传球,一个漂亮的过人,接着高高跃起,大喊一声“扣篮”!无奈跃至最高处,还与篮板相差一大截,只好叹息曰:“还是擦板吧!”球应声入网,场上气氛也随之轻松起来。大家越打越棒,一鼓作气拿下了比赛。这,我可起了不少的作用噢!
  怎么样,这就是我,一个实实在在的的,一个充满个性的真我!

  [点评]
  “真我风采”,要从所谓成熟中,回归纯真,贵在“真”。这篇文章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小作者擦去了保护色,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表现出一个性情急躁、生性豁达、幽默风趣的男仔形象。作者实话实说,写出了自己的个性,写出了真实的自我。这饱含纯真诚的幼稚的真话,总比虚拟的深刻的废话要有意义得多。另外,作者加了板块小标题,使条理更清晰、层次更分明,形式上别具一格,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