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我们中国总是以“你好”作为称呼?

这段时间意识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在外面接触的很多人,包括一些服务行业的朋友,大家似乎已经习惯用“你好”来称呼人,比较常见的是:“你好,你要的筷子……”,“你好,请在这里签名”,“你好,请付款***元”,“你好,请让一下”……我无意指责什么,只是觉得奇怪,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你好”,而是需要称谓,比如“你好,请让一下”这里,这个“你好”让人很是奇怪,相反,如果说“先生,请让一下”就很正常人。“你好”应该是一个打招呼的词语,不是称谓啊,不过似乎在我们中国,“先生”、“小姐”、“女士”、“小伙子”、“年轻人”、“同志”、“朋友”、“师傅”,“各位朋友”、“诸位”,这些正常的称谓,正被千篇一律但又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你好”在代替,请问当您被称呼为“你好”的时候,你心中做何感想??

您好,其实“您好”在并非是你所说表示“称谓”的词。
我个人认为,“您好”类似与英文当中的“Excuse me”,
所以,在好朋友、熟人之间,很少见到“您好”的使用。
这个词,多用于陌生人、非熟人之间的使用。
意义与“对不起、打扰一下”这类意思。
语言这类东西,是要讲求语境,与语境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而不能单纯地去分析它字面意思。
例如:“鱼”,指的是水生动物,但“木鱼”则是和尚念经时敲的,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上的“鱼”的意思。所以要区别对待。
那么,再给你解释一下,为什么大家比较习惯使用“你好”作为开场,而不是各类称呼呢。
我认为,这是对于人们年龄、心态等的不好确定而导致的。
例如,如果你以“小姐”作称呼,对方会认为你不尊重她。
“小伙子、年轻人、同志”等,这类词老年人现在仍旧经常用。
但“你好”是否又会让对方觉得更亲切一些呢?小伙子、年轻人,这类称呼,似乎是把自己的辈分拔高了一些,后面常常跟教训、训导、教育的话语。
而女士、诸位等,这类似乎又太过书面化,不太亲切。
而“你好”既问候了对方,表示友好态度。
同时,也能提示对方注意到自己,开始下面的言语。
这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助你解决疑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14
你好是对别人一种尊敬,遇到认识的人或不认识的人都可以说的。
你好主要用于打招呼请教别人问题前的时候。
第2个回答  2013-01-14
你好只是一个代名词而已,自己不要钻牛角尖。打个比方,“你坏,让一下。”你说你会有感觉什么样?追问

我提醒自己不要去钻牛角尖
只是觉得这个现象有点有趣,是不是语言的一种渐变呢?
“你好,请让一下" 是不是严格意义上应该是“先生,请让一下”,或者“同志,请让一下”或者“对不起,请让一下”
只是,我们渐渐开始用“你好”来代替这些词语了

追答

是的,你好两字代表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素质的一种体现。随着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快,农村人也会慢慢的随着这些改变。

第3个回答  2013-01-14
呵呵 习惯就好啦~就像外国人say hello一样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