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 长相思的写作背景

如题所述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帝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性德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7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扩展资料:

他是贵胄,是才子,是情种。他的初恋、正妻、续弦、小妾,四个不同的女人,带给他四段不同的爱情,他却“情深不寿”,英年辞世。他就是耐人寻味的纳兰性德。纳兰性德是个有趣的男人,以现在的评价标准来看,他出身煊赫,多金,玉树临风,满腹诗书。

纳兰性德出身豪门,是真的“豪”。首先,他的父亲是康熙朝位高权重的权相纳兰明珠,党羽遍布朝野。再者,他出身纳兰氏,是满洲八大姓氏之一。据《啸亭杂录》记载:满洲氏族以瓜尔佳氏、钮钴禄氏、舒穆禄氏、纳兰氏、董鄂氏、辉发氏、伊尔根觉罗氏、马佳氏为八家。

当时皇家为格格们挑选驸马爷,都是从这八大氏族中选婿。纳兰性德不是一般的富家公子,也跟那些提笼架鸟、出入花街柳巷的公子哥不一样,他的内心充满了悲伤与忧愁。纳兰性德的初恋,后来入了宫,成为康熙的女人。几乎没有任何正史记载,纳兰性德心仪的“入宫女子”到底是谁。

但这个女人却在文人的记述中扑朔迷离地存在着。19岁的纳兰性德,带着痛失初恋的忧郁,迎娶了妻子卢氏。幸运的是,上天还是眷顾着这位多情又忧愁的公子,妻子卢氏是他的红颜知己,但是不幸的是,这段美好的婚姻,仅仅维系了四年,就因为卢氏产后患病辞世而苍凉结束。

一个是宫墙两隔的初恋,一个是阴阳永诀的发妻。纳兰性德的情伤还没有愈合,就仓促迎来了第二段婚姻,续娶了官氏。纳兰性德与官氏的婚姻生活幸福吗?在他悼念卢氏的一首悼亡词中说,“鸾胶纵序琵琶,问可及,当年萼绿华”。

鸾胶, 是续娶后妻的意思。 萼绿华,是传说中的仙女名。这句话是说,虽然我续娶了官氏,但她怎么也没有亡妻好。由此可以推知,纳兰性德和第三个女人之间的感情,并不深厚。第四个女人小妾沈宛。

沈宛是汉族女子,是纳兰性德的好朋友顾贞观引荐他的。沈婉是江南人,跟纳兰性德一样满腹才情。在刊于康熙二十九年的《 众香词 》中,收录了她的词作。从现在留存的词作看,她的气质与纳兰性德很相像,感情深挚,情调凄凉。也许正因为如此,纳兰性德与沈宛相爱了。

在满汉不通婚的大清朝,纳兰性德和沈宛注定不能名正言顺地生活在一起,沈宛甚至不能堂而皇之地当他的妾。无奈之下, 沈宛拖着孕身返回故乡,这段感情仍以悲剧收场。四个女人,带给纳兰性德四段不同的感受,她们的出现和离去,丰富着、同时也消耗着纳兰性德有限的感情。

对每一段感情,纳兰性德都用情至深,但皆不得善终,所谓“情深不寿”,纳兰性德的生命永远地终结在30岁那年。人生如逆旅,我本惆怅客,是纳兰性德短暂一生的写照。他天赐富贵,满腹才气,生而多情,却为忧愁所伤。他的一生,一半是坦途,一半是荆棘。坦途在身,荆棘在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长相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30

创作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帝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长相思·山一程

【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

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扩展资料:

赏析

清初词人于小令每多新创意境。这首《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

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正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背离中驻营夜宿,“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情心深苦之写。白日行军,跋涉山水,到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这是因思乡而失眠。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

“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于听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而心烦意乱,怨夜太长。说“聒碎乡心梦不成”,其实是作者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在“乡园”时是不会有这种令人痛苦的声响的。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更深沉。

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心理情态能充分表现出来。看似无理,反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显沉重。叠句和数字“一”、“千”的运用强化着视、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怼,幽苦,亦是此词值得辨味的佳处。纳兰性德身为一等侍卫,却极厌烦“扈从”公差,于是构成传统羁旅题材的又一种类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4-23
写作背景: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长相思》及《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作于出关前后之途中。作者出关时冰雪未销,又离开了京城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人思念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原文: 长相思⑴
山一程,水一程⑵,身向榆关那畔行⑶,夜深千帐⑷灯。
风一更,雪一更⑸,聒⑹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⑺。

注释
⑴长相思。唐教坊曲,双翅小令。又名《双红豆》。
⑵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⑶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⑷千帐灯:皇帝出巡临时住宿的行帐的灯火。千帐言军营之多。
⑸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⑹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⑺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白话译文
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作者: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满洲正黄旗人,清朝政治人物、词人、学者。纳兰氏,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室名通志堂、渌水亭、珊瑚阁、鸳鸯馆、绣佛斋。原名纳兰成德,为避当时太子“保成”的名讳,改名纳兰性德。一年后,太子改名为胤礽,于是改回成德。顺治十一年生,死于康熙二十四年,年仅三十一岁。1676年(康熙十五年)进士,选授三等侍卫,寻晋为一等。著有《通志堂集》,词作先有《侧帽》一集,后增补为《饮水词》,后人汇辑本则称《纳兰词》,今存三百五十首左右。又与顾贞观合辑《今词初集》一选,为清初文人词选中著名之本。纳兰性德性情颖敏,多愁善感,不类贵族子弟。词风真挚自然而多凄恻哀艳,悼亡之作尤称绝调。向有满洲词人第一之誉,为清词大家之一。
第3个回答  2013-09-26
写于康熙二十一(1682)年,时值伴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当时纳兰性德年仅27岁,正值年轻气盛之时。但是全词读起来,却不让人轻松,似乎是有心无力之状。

“山一程,水一程”描写的是伴随皇帝出行时的一路上的风景,也有山回水之意。“一程”又“一程”,走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河又一河,就像一个赶路的行者骑在马上,回头看看身后走过的路的感叹。如果说“山一程,水一程”写的是身后走过的路,那么“身向榆关”写的就应该是作者往前瞻望的目的地。“榆关”就是山海关,作者是在伴随皇帝去山海关以外还有很远的长白山,“那畔行”正是说明此行的最终目的地不是“榆关”,而是在“榆关”的“那畔”。 “那畔行”三字是通俗化语言,“那畔”犹如“那厮”,“那边”,“那处”,作者会脱口而出此俗语,很显然既有一种放松,也有一种不情愿。

“夜深千帐灯”这一句写出了皇上远行时候的壮观。想象一下那副场景吧,风雪中,夜幕下,在群山里,一排排营帐里透出的耀眼的灯光,景象该是何等的壮观!
“风一更,雪一更”,“更”是指时间,旧时夜里的一种计时单位,和上面的“一程”所指的路程,形成了工整的对仗。“聒碎乡心梦不成”,夜里,寒冷的风雪吹打着帐篷,作者怎么也睡不着,失眠了,于是于寂寞无奈之中数着更数,感慨万千,又开始思乡了,因此才有“故园无此声”。其实并不是“故园无此声”,而是以往在故园有亲人,有天伦之乐,让自己没有机会睡帐篷、听风雪,在温暖的家里也不会觉得寒冷,而此时此地,远离家乡,才分外的感觉到了风雪异乡旅客的情怀。由此才觉得“故园无此声”。
总的来说,这首词写得很传神,很动情,然而状观之处却体现不出作者的大气魄来,这可能源于他宦官家庭出身,父亲谨慎为官的教育,也可能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某种不悦。
第4个回答  2018-09-12
写作背景: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长相思》及《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作于出关前后之途中。作者出关时冰雪未销,又离开了京城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人思念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原文: 长相思⑴
山一程,水一程⑵,身向榆关那畔行⑶,夜深千帐⑷灯。
风一更,雪一更⑸,聒⑹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⑺。

注释
⑴长相思。唐教坊曲,双翅小令。又名《双红豆》。
⑵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⑶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⑷千帐灯:皇帝出巡临时住宿的行帐的灯火。千帐言军营之多。
⑸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⑹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⑺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白话译文
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作者: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满洲正黄旗人,清朝政治人物、词人、学者。纳兰氏,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室名通志堂、渌水亭、珊瑚阁、鸳鸯馆、绣佛斋。原名纳兰成德,为避当时太子“保成”的名讳,改名纳兰性德。一年后,太子改名为胤礽,于是改回成德。顺治十一年生,死于康熙二十四年,年仅三十一岁。1676年(康熙十五年)进士,选授三等侍卫,寻晋为一等。著有《通志堂集》,词作先有《侧帽》一集,后增补为《饮水词》,后人汇辑本则称《纳兰词》,今存三百五十首左右。又与顾贞观合辑《今词初集》一选,为清初文人词选中著名之本。纳兰性德性情颖敏,多愁善感,不类贵族子弟。词风真挚自然而多凄恻哀艳,悼亡之作尤称绝调。向有满洲词人第一之誉,为清词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