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哲学王”理念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哲学王”的概念,既反对贵族世袭政治,又反对泛民主政治,那怎么理解柏拉图的治国理念?请大家帮帮忙,问答的好重重加分,谢谢!

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
  《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是柏拉图集中阐释其政治思想的三篇著作,其中《理想国》最为著名。《理想国》的核心是正义,全书围绕正义问题展开。哲学王统治则是实现柏拉图正义理想的关键,离开哲学王统治,正义的实现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为了实现正义理想,哲学王统治是必要的。同样,哲学王统治也是合法的,它的合法性不在于人们的同意,而在于哲学家基于智慧统治的自然正当性,它无需经过人们的同意。有了必要性和合法性,不等于就有了可能性。柏拉图认为,哲学家统治尽管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极其困难。哲学家的产生就比较困难,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更为困难。最后,柏拉图提到,如果哲学家有幸成为统治者,它要根据理想的模型来改造现实的城邦,建立一个正义的国家。
  在《理想国》第一卷和第二卷的上半部分,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名批判了三种正义观。当被批判者要求苏格拉底阐述自己的正义观后,苏格拉底采用以大见小的方法,先论述城邦正义,再论述个人正义。要阐释城邦正义,必须构建完整的城邦。第二卷下半部分到第四卷上半部分,即是对完整城邦的构建。城邦完整构建后,就可以在其中找到了正义。第四卷下半部分柏拉图阐释了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

  城邦正义乃是一种专业化分工,“当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不相互干扰时,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了。”[①] 但是,这种正义的国家如何成为可能呢?

  要建立这种正义的国家,关键的是要拥有关于正义国家的知识。对于柏拉图来说,真正的知识是正确、恰当行为的必要条件。政治领域同别的领域一样,同样需要专门的知识。正如萨拜因所言,个人和国家都具有一种善,而认识这个善、了解善究竟是什么,以及用什么方法才能使人乐于从善,这是一个知识的问题。[②] 这种知识不是城邦中的那些政治家们所拥有的专门技艺,而是关于善的知识。

  但是,生活在现实城邦中的人们,无论是寡头制下的人们,还是民主制下的人们,拥有关于国家的善的知识的人少之又少,因为只有极少数天赋卓越并经过长期艰苦学习的人才能获得它。大众的无知自不用去说,就连那些统治者们也缺乏真正的知识。他们所拥有的不过是如何讨好人们的技艺,这些技艺不能算作是真知识,只能算作是正确意见。

  知识对于意见的优越性在于,它是对理念的认识,是对永恒事物的把握,因此是十分可靠的。意见是对流变的万物的认识,因此是不可靠的。[③] 正义国家的建立者必须拥有可靠的知识,否则他们所建立的正义国家就是不稳固的。为此,正义国家的建立者必须是具有关于国家善的知识的人,这些人是哲学家。哲学家天赋卓越、醉心于追求真理,并且经过长期的艰苦学习,所以只有他们才掌握善的知识。所以,只有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正义的国家才能建立起来。因此,柏拉图指出,除非哲学家成为国王,或者国王成为哲学家,使政治权力与智慧相结合,否则理想国就无法建立。[④]“在哲学家成为城邦的统治者之前,无论城邦还是公民个人都不能中止邪恶,我们用理论想象出来的制度也不能实现。”[⑤]

  哲学家统治不但是必要的,还是合法的。它的合法性就在于它是最佳的统治。柏拉图认为,哲学家实际上是神在人间的代表,是神的摹写,是人世间最接近神的东西。神的统治比人的统治要好,“一个共同体如果不是由神来统治,而是由人来统治,那么其成员就不可能摆脱邪恶和不幸。” [⑥] 但是,尽管神关注我们的世界,但却并不直接统治我们。人类事务还要由我们人类自己负责。神的统治虽然比人类自我统治要好,但对人类来说只不过是一种无法企及的梦想。人类生活如何安排,最终还要靠人类自己。哲学家最接近神,“他的注意力永远放在永恒不变的事物上,……而竭力模仿它们,并且尽可能使自己像它们。”因此,“和神圣的秩序有着亲密交往的哲学家,在人力许可的范围内也会使自己变得有秩序和神圣的。”[⑦] 神是善的,哲学家最接近善。所以,哲学家统治是可能的范围内最佳的统治。

  柏拉图也认为,哲学王的统治离不开人们的同意,但是人们的同意并不构成哲学王统治合法性的基础,它仅仅是哲学王统治不可或缺的条件。没有人们的同意,哲学王统治是不可能的,但是并不能以此否定哲学王统治的合法性。事物的正当性与其现实性是两个不同的东西,统治合法性乃是正当性问题,能否统治乃是现实性问题,绝不能以事物的现实性作为评价其正当与否的标准,更不能以事物不具有现实性而否定它的正当性。哲学王统治乃是完全的自然正当,不需要人们的赞同。无论人们赞同不赞同,它都是合法的。

  但是仅拥有必要性与合法性并不意味着哲学王统治成为现实。哲学王统治能否成为可能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5
柏拉图在《理想国》种阐述的重要概念。

柏拉图认为人的知识(理念的知识)是先天固有的,并不需要从实践中获得。他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朽的,它可以不断投生。人在降生以前,他的灵魂在理念世界是自由而有知的。一旦转世为人,灵魂进入了肉体,便同时失去了自由,把本来知道的东西也遗忘了。要想重新获得知识就得回忆。因此,认识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真知即是回忆,是不朽的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这就是柏拉图认识的公式。他还认为,这种回忆的本领并非所有的人都具备,只有少数有天赋的人即哲学家才具备。因此,他肯定地说:除非由哲学家当统治者,或者让统治者具有哲学家的智慧和精神,否则国家是难以治理好的。这种所谓“哲学王”的思想即是他理想国的支柱
第2个回答  2013-09-25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哲学王”的概念,既反对贵族世袭政治,又反对泛民主政治,那怎么理解柏拉图的治国理念?

这里粘贴各种课本里的内容是没用的 哲学不需要背书 需要的是理解与思考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基于其哲学观点的一本关于政治理想的著作 要想理解他的治国理念 首先要理解他

的哲学思想 鄙人会用最简单直白的话阐述柏拉图最根本的观点 哲学最基本的问题是探讨世界的本质 一

切问题的探索都离不开这个基本问题 即确定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存在)还是精神(意识)才能接下来顺着这

一确立的方向去思考 很显然 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 即 他所提出的理念 他认为世界万物的存在只

不过是分享了“理念”比如 我们看到了一只木船 这支船之所以存在 是因为一些物质类的东西分享了一些

“船的理念” 而这种精神类的理念(抽象的概念)才是船的本质 但这木船分享的只是 船的理念的一部

分 所以它只是成为船的一种类型 各种各样的船 木船 帆船 轮船 舰艇 其实都分享了船的理念 但都不完

全 所以只表现了船的部分性质 他们都分享了船的概念 但都不完全

我们人脑中的意识也是这样 世界 是个完整的意识 也就是完整理念 我们脑子里的意识 或是 概念知识

其实是世界的部分理念 是我们大脑分享了一部分这个世界的理念 这些部分理念存在于我们的大脑 成为了

我们个人对世界的认识 所以因为分享到得是部分的 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也就是片面的 但对这个世界的规律

本质理解越全面 越到位 才能更好的遵循它 用一句通俗的话说 就是顺应天意 顺天而行的人就能更好的生



哲学王 是一类比一般人更能分享到比较多的理念的人 所以他对世界的认识就更全面 柏拉图认为世界本质

就是精神 世界的一切都是概念 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些物质类的东西分享了这些理念 或是概念才存在的 所

以 一个人大脑中 占有 分享的理念越多 这个人就越能了解这个世界 所以 柏拉图才会认为 谁做全面管理

城邦事务的统治者 应该取决于谁更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律 这样他统治的城邦才能更顺应天意 人们生活才会

更好 而这样了解世界的人必须是头脑中占据或分享世界理念比较多的人 即 哲学王 而这类人也通常是哲学

第3个回答  2013-09-25
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他把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
  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政治结构,哲学
  家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被置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即哲学家为王(哲学王),其他各等级则完全被排斥
  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
  哲学家执政治国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也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
  核心内容。
第4个回答  2020-12-17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但是柏拉图在西方哲学的影响力,一点都不亚于他们的老师苏格拉底。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曾经说:一部西方哲学史,不过是为柏拉图作注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