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多数流传的画像来看,朱元璋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

如题所述

谈论起朱元璋,他的脸型就是绕不过去的话题。一直以来我们看到朱元璋是长这样的

后来改成这样的


这两张画像,怎么看都不是同一个人。

古代皇宫有专门存放历代帝王图像的,明代的图像藏在内库。清朝入关后接收了明朝的图像,到乾隆十四年,重新对这些图像装裱,然后藏于南薰殿。而南薰殿历代帝王画像中,唯有朱元璋的画像最多,一共有13幅,但除了1幅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外,其余的都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但13幅画像中,只呈现了两个朱元璋的脸型:一个是端庄的圆脸,有两幅,分别是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的朱元璋;一个是长相怪异,脸型犹如芒果的朱元璋,其形象是额头、下巴突出,隆鼻如蒜,拱嘴如猪,有的画像脸上还满是麻点。

那么,到底哪张才是真正的朱元璋真容?

明朝中期的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记载,他在任职南司空时,曾入值武英殿,见过朱元璋和朱棣的画像。他在记载中说:

“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与民间所传奇异之像大不类”

万历时人张萱之父在云南当任知县时,曾于黔国公府“摹高皇(朱元璋)御容,龙形虬髯,左脸有十二黑子,其状甚奇,与世俗所传相同,似为真矣”。后来张萱到京城商人,才看到内府中的朱元璋、朱棣画像,惊叹:“高皇帝乃美丈夫也,须髯皆为银丝,可数,不甚修,无所谓龙形虬髯、十二黑子也。”

从以上两人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圆脸俊像才是他真正的脸型,而长脸犹如芒果的那个造型,是在明朝中期时流传在民间的,因为民间的传播,导致后人皆认为朱元璋长相怪异。

另一个问题出现了,为什么朱元璋会变成芒果“猪腰子”脸呢?

对于朱元璋的脸型变得这么奇怪,很多人认为是满清入关后对他的筹划,但这种说法很不靠谱。因为朱元璋的猪腰子脸在明朝中期时已经出现,此外清朝皇帝根本不敢诋毁明朝的开国皇帝,反而为了拉拢汉人,他们修《明史》、祭明孝陵等,康熙皇帝甚至几次到朱元璋陵墓前祭拜。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朱元璋的这个奇怪脸型在那时候已经广为流传,甚至进入了王公贵族的收藏,而民间能够允许朱元璋这种脸型流传,必然是得到了官方的认可、默许。

一系列的证据表明,朱元璋这副长相是他的儿子—明成祖朱棣策划和制造出来的。朱棣十分相信相术,明初最著名的相士袁珙、袁忠彻父子都曾被朱棣宠信,只要是起兵打仗、选拔人才,朱棣都会让他们算一算。


相传,朱棣夺取朱允炆皇位,跟他先前就认识袁珙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袁珙曾说朱棣是“太平天子”的面相。在朱棣掌权期间,官方文献记载的朱元璋长相就开始了微妙的变化,后来更是衍生出朱元璋面相多种版本。

例如,明朝编修的《明太祖实录》在“吴元年(1367)十二月戊申”条记载:“上梦人以璧置于项,既而项肉隐起微痛,疑其疾也。以药傅之,无验,后遂成骨隆然,甚异。”

其意思是说,朱元璋晚上做两个梦,梦见自己脖子上套了一个玉璧,然后这个玉璧融入了自己的肉中,变成异骨隆起,后来就成了这副模样。

(相术师袁珙)

在比如,永乐十一年,建孝陵神功圣德碑时,朱元璋的长相变成了“长髯长郁,项上奇骨隐起至顶,威仪天表,望之如神。”到了袁忠彻在景泰二年编撰《古今识鉴》中,说朱元璋在还未发迹钱,有个叫铁冠的道人给他看相。铁冠说:

“状貌非常,龙瞳凤目,天地相朝,五岳俱附,日月丽天,辅骨插鬓,声音洪亮,贵不可言。但四维滞气,如云行月出之状,所喜者准头黄明,贯于天庭。直待神采焕发,如风扫阴翳,即受命之日也,应在一千日内”

铁冠说的相貌,与朱元璋长脸是一模一样。其中“天地相朝”,说的就是天庭(额头)和地阁(下巴)突崛相对,这正是我们平常说的猪腰子脸。


再后来,朱元璋的脸甚至出现了一脸的麻子,有的画像上是12颗,有的48颗,夸张的有72颗之多。当然,这并不是为了丑化他,而是向世人强调朱元璋的帝王之相。因为在古代相术家眼里,和平常百姓的观念中,人的长相会决定其以后的命运。


一个人的长相会决定终身的爵禄、年寿、运势等,他们判定帝王命、富贵命的标准不是美丑,而是长得是否奇特,就要比上古大神各个长得都非同一般,双瞳的、龙头的、蛇身等等。朱元璋这副被人异样化的长相,叫“雄奇异于常人”,因为他从一个乞丐能逆袭当皇帝,靠的就是这副帝王之相。

总结:

朱元璋从原本的“美丈夫”沦落到猪腰子脸,还是因为古代人相信相术学说,而作为亲儿子的朱棣更是十分相信。作为一个皇帝都默许亲爹长成这样了,民间百姓也就自然跟着相信了。

还有个原因是,明朝中期政治腐败,百姓开始宣泄各种不满情绪,他们怀念朱元璋在世时对贪官污吏严厉的惩罚手段。心中对挂念朱元璋,就借挂他的画像表示怀念,然后其形象越传越远,越传越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