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的功效和作用

如题所述

板蓝根是一味常见的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板蓝根在防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髓膜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以及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疾病中有一定疗效。

板蓝根药性苦、寒,如果长时间或大剂量服用,可伤及脾胃,导致腹部不适、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尤其是小孩与老人,更应谨慎使用。

 扩展资料:

小孩的脾胃还在发育阶段,消化功能还未健全,若长期服用苦寒的药物,轻则伤及脾胃,重则影响体质;老年人是由于各脏器功能开始逐渐退化,脾胃耐受能力和消化能力已不如成年人,长期服用苦寒的药物,势必影响脾胃功能,导致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

板蓝根的苦寒之性,除了老年人与小孩不耐受外,体质虚弱而又没有实火热毒症者也应忌用;低血压或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并且要做到“中病即止”,即疾病大体已去,主要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就要停止用药。

参考资料:人民网-板蓝根不是防感冒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临床应用

  ①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用板蓝根3钱煎服,每日1剂,连服5天。

  治疗用50%或200%板蓝根注射液每次2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3次。

  或用板蓝根煎服,昏迷者行鼻饲,12岁以下每日2两,13岁以上2~4两,1次顿服或2次分服,连服2~3周;亦可每2小时服1次,成人每次用2~2.5钱,15岁以下用1~2钱,待体温降至正常后酌减剂量及次数,2天后停药。

  治疗过程中需配合必要的针灸、西药等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

  板蓝根在临床上清热凉血、抗病毒抗菌作用明显,用量大,堪称中成药之最。研究结果表明,板蓝根具有显着的清除体内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热原作用,并已分离得到这种活性物质。板蓝根的退烧作用即是通过杀灭体内的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清除引起发烧的过氧自由基和热原等因素而实现的。在低烧的情况下,服用板蓝根等中成药,不但能够有效的退烧,同时,还能够促进身体的康复和免疫力抵抗力的增强。早期应用,同时配合对症处理,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据190例的观察,治愈率在90%以上。绝大多数病例于3天内退热:临床症状除特别严重者外,通常均能在退热后即消失;少数有后遗症,均系疾病过程中持续高热、严重昏迷和抽搐的病例。

  ②防治流行性腮腺炎用板蓝根2~4两,小儿减半,每日1剂煎服。

  同时可将板蓝根配成30%溶液涂患处。据387例的观察结果,除5例好转、5例无效外,其余均治愈。对伴有并发症者效果较差。预防服药11295人次,似有控制流行的作用。

  ③治疗感冒(包括流感) 用100%板蓝根注射液肌肉注射,视年龄及病情每次1~6毫升,每日2~4次。治疗80例,治愈78例,无效2例(其中1例合并肺炎)。一般在1~3天退热,2~5天症状消失。

  ④治疗传染性肝炎用板蓝根1两,每日1剂煎服;或用板蓝根6斤、蒲公英3斤,糖适量,制成煎剂1000毫升,日服2次,每次50毫升,15~20天为一疗程。单味煎剂治疗8例均获效果,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为6天,肝功能恢复为15.7天,肝脏缩小为13天。疗效优于茵陈蒿汤对照组。复方煎剂治疗50例,经一个疗程后有50%病例肝功能恢复正常,第一、二疗程累计肝功能恢复正常者达92%。

  ⑤治疗暴发性红眼用板蓝根制成10%或5%眼药水,每日滴眼4次。

  观察235例,4天内治愈率达94.9%。多数病例用药(10%浓度)1天后球结膜水肿消失或好转,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治疗早、病情轻者疗效最好。药液浓度10%的比5%的效果好。

  ⑥治疗单纯性疱疹性口炎取板蓝根l两,制成60毫升煎液,1~3岁小儿每次10~20毫升,日服3次。治疗11例,均于第2、3天热退、流涎停止、充血消失、坏死上皮脱落,第4、5天见粘膜再生、溃疡愈合。

  ⑦治疗扁平疣等用50%板蓝根注射剂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月1~2次,10~20天为一疗程。儿童可用成人剂量。观察45例,39例获得治愈或进步。一般于2~15天开始见效,治愈时间7~45天不等。但皮损较多、范围较广泛者多无效果。

  此外,用板蓝根煎剂治疗非典型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用板蓝根配合大青叶、羌活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用板蓝根肌肉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及流行性腹泻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曾有报道,1例上呼吸道炎患者肌注板蓝根注射液2毫升后15分钟,即出现头晕眼花,胸闷气短,心慌烦乱,四肢麻木、发胀、奇痒,两前臂及两小腿满布荨麻疹等过敏反应现象,经及时处理后恢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10

本草中华-南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制作方法

第3个回答  2020-04-01

第4个回答  2021-01-10
这个主要是为了感冒的时候就可以吃了吧,然后可以给宝宝多喝点水的话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