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事业单位

如题所述

“考生一定在报考前先把招考简章仔细看一遍,然后再看看职位表上的具体要求是否跟自己符合。”有很多考生是随大溜,看简章马马虎虎,这样可能为面试等环节留下隐患。

比如A类岗位市公安局犬只留检所“行政管理”岗位,虽然它不限专业,但根据简章精神来看,报考者须是某地户口,或者今年毕业的大专生必须原来生源地是某地。

也就是说,应届生不限制户籍是针对本科毕业而言的,而生源地不是某地但现在是某地学校集体户口的大专生,是不可以报考大专职位的。“如果报考了,进入面试后也是空欢喜一场,因为面试前的资格复审会把你刷下。”

发挥专业特长选择岗位

扬长避短,胜算更大

考生小王中文系毕业,后来还考了一个教师资格证。看到今年A类岗位有不少招中文专业的,B类岗位育才小学西区校“语文教师”岗位他也可报考。他很矛盾,不知报哪个岗位好。

建议:此类考生还是报考A类岗位较稳妥。因为B类岗位的面试是说课、试讲等,像小王这样没从教经验的人肯定会逊色不少,且B类岗位的面试占分比达到70%。

同样,还有像张小姐这样的考生,她2015年财会本科毕业,去年事业单位考试中报考一单位的会计岗位,公共课考得很好,但会计实务加试成绩较差,最终未能进入面试。

“事业单位不同于公务员考试,会计岗位几乎都要加试专业知识,如果专业实务知识不扎实,肯定会吃亏,所以建议这样的考生不如报考化工园区投资服务中心的‘会计’岗位,此岗位不需要财会加试。”

从事业发展、自身兴趣去考虑

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

现在很多考生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而考试,忽略了自身发展和兴趣需要,这样是不可取的。“典型的短视行为,其实不管做什么事情,兴趣才是最大的动力。”

有一些考生当初报考事业单位,为了减少竞争,选择了在县城或乡镇的岗位,但考上后又后悔放弃或者呆在岗位上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所以,考生在报名时,一定先想清楚,这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是否对这个岗位感兴趣。如果离家很远,自己是否能安心呆在那里?”去年就有一考生考上了郊区乡镇一学校的老师,但因为不适应新环境以及离家太远带来的不便,干了两个月不到就辞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5
可能大家都听过事业单位,身边也有很多人在考,似乎事业单位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到底怎么考事业单位,什么是事业单位呢,就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哦。

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一般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 事业单位是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的,事业单位包括一些有公务员工作的单位,是国家机构的分支。

其次,需要知道,为什么要考事业单位,说白了就是事业单位有什么好处,符合自己的需求不,否则考上了也不满意的。事业单位工资不高,这点大家要明白,事业单位其实和公务员一样,胜在稳定,不过,现在也不是铁饭碗了,一般是五年一签合同,没什么大过错,不会解雇的。而且,相比较公务员,可能考上机会多点,好考点。

以《2017年海口市秀英区事业单位招聘公告(37人)》为例教你几招,选择自己适合的事业单位岗位 。

1. 看专业,自己所学什么专业一定要与所竞聘的岗位要求相一致(专业是以毕业证书上专业为准的,选择前要确认自己的专业)。如果专业偏门,招聘计划中没有自己的专业,可以挑选部分不限专业的岗位。东山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石山镇市政服务中心这两个地方不限专业。但是一般情况不限专业的岗位较少。相对而言国际贸易等专业较为偏门。

▲▲总而言之专业填写一定要真实对口,否则以后做的全是无用功。▲▲

2. 看户籍,要看自己的户口是否符合,有需要的话要迁移户口。

3. 看学历,“本科及以上”这个学历要求大概是最长见的了,那么从什么上界定本科呢?简单,看您的毕业证会有明确写出。格式基本上是这样的“某某同学与某某年至某某年在本校【某某专业】几年制【本科】学习。……” 学校有1、2、3本之分,学生没有1、2、3本之分,都是本科层次文凭、学历相同。本科仅仅是区别于专科 研究生等。还有“全日制本科”和“本科”这两个概念可以这样讲,本科有4种,统招,自考,成人函授,网教。本科即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可以由上述四种途径获得。全日制本科,那基本上就是统招了。专升本的应该也算。简单来讲就是必须在校就读。同理“专科”和全日制“专科”也可以如此界定。 这次专科职位比较多。

4. 看工作经验,有无工作经验是针对两个人群而定的。应届毕业生不会要求工作经验,而社会在职人员会要求一定的工作年限和职位限定。比如要求本专业在职人员;意思就是你要在你所报考专业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达到一定的年限。而且资格审核时会要求提供工作经历证明。即要到你工作过的公司开具“带有公章的工作经历证明”。证明格式百度会有很多。
第2个回答  2020-12-07
第一步,要对自己的学业、专业等硬性的条件有一个非常准确、详细地认识。将职位表中具体职位的报考要求与自己的资历背景做认真的对照,然后,将职位列表中所有自己可以报考的职位列表出来,作为初次选择的结果。

  第二步,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发展、能力特长、个人兴趣爱好、专业背景优势及家庭意见等各种因素,对初次的筛选目标职位进行二次筛选,按照“最优目标职位”、“次优目标职位”、“勉强可接受的目标职位”分类,最好排出偏好顺序。

 第三步,对最优职位投入最大的精力,利用各种资源和方式进行一个比较细致的咨询,具体了解所报考的职位在整个单位中的位置、作用及工作内容和环境等详细情况。招聘计划提供了各个招考机关的地址及相关的咨询电话,可联系参考。

 第四步,人数选择就多不就少,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岗位招录人数越多,竟争压力就相对小一些。事业考试分为笔试考试和面试考试,也就是说,你首先要通过笔试考试,之后再通过面试考试,才能考上事业单位。这就要求,考生首先要考虑的是否能通过第一关笔试考试,而岗位招录人数多的职位,按照进入面试人数1:3的比例,进入面试几率也相应的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