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犯罪为什么不能判死刑

精神病犯罪为什么不能判死刑

精神病人杀人是否判死刑,要看具体情况的。
法律分析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判处死刑是对被告人最严厉的处罚,因此必须慎重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真正精神病有暴力倾向的其实并不多,大多数精神病患者并没有暴力倾向,只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当一个人精神不正常,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时候,这种属于非正常状态,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去做一些事情,这种时候是并不是自己主观的想法,所以不属于故意的行为。精神病做违法犯罪的事情分为三种情况,每一种的程度跟犯罪后面临的情况也是不一样,完全没有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不负刑事责任,但是这些需要正规的进行精神鉴定,如果鉴定出来有严重的精神病,而且在案发的时候是并发状态,那就不用负刑事责任,但是需要家属带回去看管或者去治疗,严重的就由政府带去治疗。
法律依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 九十七、 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四十六条:“人民法院决定再审的案件,需要对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决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再审案件,需要对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的,由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的案件,可以决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