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幼儿道德行为

如题所述

什么是幼儿道德行为如下:

幼儿道德行为是指符合道德准则和规范的行为、举止,例如诚实、不说谎等。当道德行为变成为不需要任何意志约束和监督的自觉行为时,就成为道德习惯。然而,这必须从幼儿时期开始注意培养幼儿的良好道德行为,从而使其经过反复实践,变成道德习惯。

发展历程:

1、前道德时期或适应性社会行为发展期。

一岁半以前的婴幼儿可以说是尚处于零道德规范时期。一方面,他们还不可能有道德认识,也不可能有意地做出任何道德行为。另一方面,婴儿与照料者已产生了相当牢固、亲密的感情联系,虽然这时他们还不能用言语作交流,但在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中,开始接触到照料者伴有感情色彩的“行”或“不行”等的行为评价。

2、萌芽性道德行为发展期。

1.5-3岁的孩子的好、坏的概念正从模糊向逐步明确发展。有的孩子说“爸爸坏”、“妈妈好”,就因为爸爸今天打了他或妈妈今天买了糖。他们多数渴望得到“好孩子”的赞扬,但并不知道“好”的具体标准。

两岁后的幼儿,以“好”与“坏”这两极性的道德标准引出合乎要求的某些行动,儿童通过尝试、观察与询问已能掌握一些具体、简单的行为规则,但道德评价仅仅着眼于自身的具体经验。

3、情境性道德行为发展期。

3―4岁的幼儿,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和认知和语言能力的提高,规则意志和判断能力有所发展,但是道德认识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表面性、具体性,道德评价只是成人要求的复述,带有明显的“道德实在论”的特点。

这时,幼儿的道德情感很易受情境的暗示,因而道德行为往往受当时刺激所制约,带有偶发性、情境性、不稳定性,是自觉性较弱的行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