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晴了的时候》诗歌好在哪里?

如题所述

这是一首清新亮丽的小诗,读着文字,仿佛来到了雨后的幽径,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我们行走在小路上,不断的发现,我们不断的享受。

这首诗共有三小节。

第一小节写的是走在天晴后的小径中见到的景色。“泥路”“小草”“小白菊”和“凤蝶”,这些普普通通的景物,带给我们的感觉是独特的、前所未有的。细雨滋润过的小路,光着脚丫走上去,脚下发出“滋滋吱吱”的声音,黄色的泥泞一会就紧紧的包住了你的脚,它们在脚缝间顽皮地探出头来,嬉戏,玩耍,宛如鱼儿轻吻你的脚丫,感觉是“凉爽又温柔”的。小路向远处延伸。在这季节,细雨帮小草洗了个澡,小草身上的尘垢无影无踪,它在轻摆着腰身,象个孩子一样炫耀着自己耀眼的新绿。小白菊在细雨中 成长的力量,在天晴后的阳光中看到成长的希望,它不再“胆怯”,即使周围是忽寒忽暖的,但它还是勇敢的渐渐抬头,绽放出自己生命独有的光彩。凤蝶虽经历了风雨,但还是能自如地抖去水珠,自在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生命就是如此神气!”读着文字,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向远方延伸的小路、这新绿的野草、这勇敢绽透的小白菊、这经历风雨依然美丽的凤蝶。有没有让您读出文字背后的作者要传递的精神?诗歌是要细细品味、静静思考、反复吟咏才能读出其中的真味的。静下心来反复读,您一定会有自己的发现!

第二小节是作者对我们的呼唤,到小径中闲走是多么的惬意呀!

第三小节:让我们去走走吧!到小径中走走,空气是如此的清新,你的发现又是那样的神奇,一草一树,一虫一蛙,都令你对它们产生兴趣,而暖暖的感觉已在你的心中漾起。

走近作者:

戴望舒(1905~1950) 诗人。 1928年《雨巷》一诗在《小说月报》上刊出,受到人们注意,他由此获得雨巷诗人称号。

具代表性的诗有《我用残损的手掌》《在天晴了的时候》《烦忧》。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画家,他的《雨巷》《在天晴了的时候》等是一幅意境深远的画。

这首诗写于1944年,是抗战时期的作品。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作者怀有一颗心在静静等待,一种在希望之中守望的精神姿态。“在天晴了的时候”一个“在”字,隔离了现实遥望未来,忽略了现状期盼美好。让我们来欣赏诗歌中的那份恬淡、那份安详、那份暖意、还有那份充满生命的活力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9
作者:戴望舒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该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
在天晴了的时候:
赤着脚,携着手,
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这首诗作者看似在写雨后初晴在小路上的所见和感受,其实是借物抒情。这里的雨后,其实是经历了挫折或是困难后海阔天空的时候,这时作者心境是很开朗的,变得更葱绿更明净,更加的勇敢,更加的有内涵了。勇敢地走出了阴霾,心境变得更加从容和悠闲,这是一个智者所有的心情,心静如水。
第2个回答  2013-09-19
现代诗《在天晴了的时候》是诗人戴望舒在雨后的清晨走进小径后的一次心灵旅行,在他的眼中,泥路、小草、白菊、凤蝶、新阳……等都富有情感,读后让人感到一种温暖、惬意、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