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下高粱的吸水率?

如题所述

(1)种子准备
①选用良种:选用良种是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之一。根据各地的高产经验,选用适于当地自然气候特点的良种,是高产的关键。但任何良种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必须因地制宜地选用,才能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
②种子处理:种子的好坏是决定出苗多少、好坏的内因,因此,选好种后必须进行种子处理。
A.选种、晒种:播种前应先进行选种和晒种,选种的方法主要是风选和筛选,目的是为了淘汰秕瘦、损伤、虫蛀的籽粒,选出粒大饱满的籽粒。选后的种子出苗率高,糼苗生长健壮。据沈阳农学院试验,用大粒种播种,出苗率比小粒种高16.23%,株高、单株叶面积和干重显著增加(表6)。
选种方法以风选为主,风选时,用风车或簸箕将秕子、虫蛀等籽粒扇掉。筛选,可用3.5~4毫米孔径的筛子筛去小粒种子。
晒种,能促进的生理成熟,打破休眠,增强对水分和空气的渗 透性,加强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使播种后发芽快,出苗整齐。播种前可选择阳光充足的天气,摊晒种子3~5天。经过摊晒的种子可提早出苗1~2天,发芽率提高5%~17%。对于晚熟或成熟度差的种子,晒种的效果更好。
B.发芽试验:发芽试验是确定播种量的依据。高粱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与出苗和壮苗关系密切。发芽试验取格的方法采取充分混匀取样或不同部位取样都可,但必须要有代表性。每个样品取100粒为1份,取3~4份,将每个样品放在干净的白毛巾或白布上,浇湿毛巾或白布,以不滴水为度,放在容器上。置于培养箱或温暖的地方,保持25℃,并每天检查水分和通气情况。3天时计算种子发芽数,除以100为发芽势,用百分数表示,数完后应将发芽的种子及时去掉。7天扣计算种子的发芽率,计算法同发芽势,但应包括计算发芽热势时去掉的发芽数。发芽势高的种子说明种子生活力强,发芽快而且整齐。一般要求发芽率在95%以上才能作种。如因其他原因达不到95%时应加大种子播种量。
C.浸种:浸种有防治病害和促进出苗的作用。一般采用55℃温水浸种3~5分钟,晾干后播种。也可用激素浸种。用20ppm的“九二0”液浸种6~8小时,药液以淹没种子为度,充分搅拌,捞出晾干后播种。“九二0”液浸种后能促进根茎伸长,增强芽鞘的顶土能力,可适当深播,并能加快出苗速度,提高出苗率。用“七0二”、“增产灵”等生长刺激素浸种,都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东北地区为防止早播粉种,提高保苗率,采用催芽播种的方法非常有效,即种子催芽至拧嘴,而后播种。可提早出苗3~5天,提高出苗率15%~40%.
D.药剂拌种:为了防治高粱黑穗病和其他病害,可用相当于种子重量0.3%的五氯硝基苯或菲醌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7%的0.5%萎锈灵粉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可用氯丹或乐果等农药拌种。拌种的方法是,用50%氯丹乳剂1千克或40%乐果乳剂1千克,加水40升,可分别拌种500~600千克,拌种后堆闷4小时 ,晒干后即可播种。还可用萎锈灵、速保利、多菌灵、粉锈宁、羟锈宁、甲基托布津,敌克松等,拌种药剂和方法可根据当地病虫害危害情况参照本书高粱主要病虫害防治的方法进行。
我国部分省市已推广种子包衣技术,如有条件时,最好使用包衣后的种子。包衣后的种子对提高出苗率,防治病虫害和苗全、苗壮有很好的效果。
(2)播种
①播种期:适期播种是全苗的主要环节,播种期的早晚与产量有密切关系。影响高粱播种期的困素很多,但主要是温度和水分。高粱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6~7℃,一些杂交种要求10℃以上,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0~30℃,最高温度为44~50℃。在一定范围内,种子发芽速度随温度增高而加快。晋杂5号在12~14℃时,从播种到出苗需20~23天;15~20℃时,需8~15天。播种过早,地温低、湿度大,种子没有基本的发芽条件,胚及胚乳被霉菌侵染,造成粉种或霉烂。特别是高粱黑穗病主要依靠土壤中的病菌进行侵染,糼芽在土壤中时间越长被侵染越严重。所以高粱播种过早对保苗、壮苗都不利。生产上通常将5厘米土层的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0~12℃,气温14~15℃,作为适期播种的温度指标。
高粱种子吸水达到本身干重的40%~50%时才能发芽。发芽所需的土壤含水量,不同土壤之间变化很大。高粱种子发芽所需的最低土壤含水量,粘土15%,壤土12%~13%,砂壤土10%~11%,沙土6%~7%。最适含水量,壤土为16%~17%,粘土为18%~20%,砂土为12%。高粱的播种期还应根据品种、土质、地势等条件决定。晚熟种生育期工,要求积温高,应适时早播;早熟种生育期短,应适当晚播。沙地的地温上升快,保墒难,应早播;洼地、粘土地含水量高,温度上升慢,播早了容易出现粉中霉烂,可适时晚播。在播期安排上要抓主要矛盾,做到低温多湿看温度,干旱无雨抢墒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3
只知道高粱的吸水率是2.2,温度有关系但不会差太多吧
第2个回答  2013-09-13
10度0% 25-30度100% 44度0%按这一规律上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