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陶渊明诗歌的特色

是考试题目,论述题来的,字数300~500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陶渊明的诗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平淡自然与深厚醇美的统一.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在表现方法上,这些诗歌多用白描手法,语言朴素自然,少见华丽,但这并不意味着平淡无味.在田园诗平淡的描写中蕴含着陶渊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他美好的人格和崇高的理想.同时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富有意境,所选的景物多具有鲜明的特征,且饱含着诗人的感情,体现了诗人的个性特征.陶诗还善于将深刻的哲理融入诗歌的形象中,使平凡的素材表现出不平凡的意境,这种情,景,理交融形成的意境十分和谐,往往令人神往.
关键词:清新,质朴,情景交融
陶渊明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伟大诗人之一.他自幼受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抱有"大济苍生"的壮志,曾几度出仕.但他同时也受老庄思想和当时盛行的隐逸风气的影响,具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腐败,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不仅使他济世的抱负根本无法实现,还得降志辱身,小心谨慎地周旋于风浪险恶的官场,这种生活使他倍感矛盾和痛苦.他在四十一岁任彭泽令时,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毅然结束了十余年任隐不定的生活,辞官归隐,坚决走上了躬耕自给,洁身守志的归田道路.归田以后,诗人通过对无限美好的田园风光的描绘,自然淳真的田园生活的歌颂,自己躬耕同农民友好交往的欢悦心情的倾吐,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的反映.在当时玄言诗笼罩诗坛的情况下,一反玄言诗的脱离实际和枯燥无味,别开生面,为我国创作了第一流的诗歌.他的诗以崭新的内容,淳朴自然的风格,为我国古典诗歌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田园诗,从而成为田园诗派的创始人.陶渊明的诗歌现存一百二十多首,多写于归田之后,故田园诗占了很大的比例.他的田园诗风格亲切淳真,平淡自然;意境浑融完整,高远入化;且富有真淳隽永的理趣;语言精工凝炼本色自然,而不加雕饰.这些特色充分体现了他的独特的审美情趣,艺术追求和美学观点以及物我一体,心与道冥的人生境界.奠定了后世田园诗的艺术风格特色,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从内容到形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陶渊明的田园诗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或春游,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盥濯于檐下,或采菊于东篱,以及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日见茁壮的桑麻,无不化为美妙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无限美好的田园风光的描绘,自然淳真的田园生活的歌颂,自己躬耕同农民友好交往的欢悦心情的倾吐,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的反映,将自己对官场黑暗的极端厌恶和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崭新的内容,淳朴自然的风格,为我国古典诗歌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田园诗,从而成为田园诗派的创始人.他的田园诗风格平淡自然,亲切真挚,然而却包含了高度的匠心,笔法清新,描写细腻,以情化理,理入于情,达到了哲理性与形象性的统一.
一,清新的笔法.陶渊明的诗内容均为自己亲身见闻和感受,诗中的生活场景又为人们习见,如村舍,鸡犬,桑麻,豆苗,耕种,风雨等,他的诗正是选择了带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和事物,并且通过朴素的语言,直率自然地抒写出来,艺术地再现了自己的生活和理想,使人感到诗人对农村,对土地的热爱,真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让人一读就懂,倍感亲切.陶渊明刻划田园山水,绝不追求华丽的语言与表面的形似,而是随意点染,文字清新,质朴,犹如山里田间拂面的清风,清新自然,而有无尽的神韵.如《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此诗开头两句,说自己从少年时代起,就缺少那种适应世俗的风度,本性所爱即山水自然."误落尘网中",尘网指官场,整个官场好象一张捕捉鸟兽的罗网,自己入仕,是误落尘网,是"迷途".因此,自己即如"羁鸟","池鱼",这是隐微含蓄而又生动具体的比喻.这种被禁锢的痛苦不断折磨他,而由于"性本爱丘山"的本性,终于使他在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之后,欣然归隐."开荒"二句说明他归田思想的胜利,实现了躬耕的愿望.以上八句,是用最简炼最含蓄的语言,概括地叙述了他自己的前半生.诗的后段,正面写他自己回到田园,重温田园的自然景物和生活气氛,抒发出内心的欣慰之情. "方宅"以下,落落如数家珍,地几亩,屋几间,树几株,花几种,远处村落何如,鸡鸣狗吠何处,琐琐屑屑,平平淡淡,语言愈见通俗,而意境愈见高雅,这些描写,充分表达了诗人离开官场后,去忙就闲,兴高采烈,自由欢快的心情,以及他对平淡的自然的田园生活的美的认识.最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戛然而止,好比一个长期负担很重的人,突然放下了担子,真是轻快极了,舒畅极了.正如俗话说的:"无官一身轻".只是诗人的这种轻松悠闲,怡然自得的感受,不仅由于他抛弃了官职,离开了"樊笼";而且,还由于他回到了农村,参加了劳动,躬耕田园,实现了生活理想.
二,质朴的语言.陶渊明的田园诗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语言精工本色,朴素真率,笔调疏淡,风韵深厚.此种白描功底,于平淡中透出丰富联想,于联想中生出诗的"淡永"意境.可谓"极平常之景,各生趣味","无一修饰之语,而其间无穷妙味." 近似"田家语"的朴素的语言和白描手法,从而形成田园诗平淡自然的风格,达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艺术效果. 如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青松在东园", "秋菊有佳色","悲风爱静夜","春秋多佳日",都是明白如话.然而,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的,只是不露痕迹,显得平淡自然,平淡之中可见绮丽.又如《拟古》其三: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从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春天来了,燕子双双回到自己的草庐.一年来自己的门庭日见荒芜,但仍然坚持着贫穷的隐居生活.有些朋友并不理解自己的态度,一再劝说出仕.可是燕子却翩翩而来,丝毫也不嫌弃它们的旧巢以及自己这个贫士.似乎燕子在问诗人:我的心是坚定的,你的心也像我一样坚定吗 这首诗好像一个美丽的童话,浅显平淡却有奇趣.
再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第三首.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人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立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 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这里的"愿"更蕴合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例如:"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读山海经》其一)"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两个"亦"字,物我情融,耐人寻味.又如:"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归园田居》其五)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根荆薪,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一经诗人点化便有了生活情趣,显示出他对邻人的亲切,以及农村淳朴的风俗."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平淡的十个字便写出了雪的轻柔之美.关于陶诗的这个特点,苏轼概括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十分精辟.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陶渊明对自然的美,无疑是有敏锐的感受,也因而才能将那些朴素的文字信手拈来再造为诗的形象而显明净天然.像"山涤馀霭,宇暧微霄"(《时运》其一)写春日郊区清晨的情境而含闲情;"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其一)写风的踪迹而透出对自然造物之惊叹;"倾身无希声,在目皓且白"(《癸卯岁二月中作从弟敬远》)写雪的轻虚而暗含喜悦之情."渊明诗初看散漫,熟看有奇句."苏东坡果然有其独到而敏锐的见解,可说是陶公的知音了.
三,情,景,理交融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中,情,景,理三者交融是至关重要的,而情又是最为重要的.离开情的景就没有了生气,离开情的理更是"淡乎寡味"的空理.景和理如果没有浓厚的感情渗透,便失去了作品的生命力.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飞禽走兽,花卉草木和山山水水都饱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人又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陶诗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在南山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不嫌他门庭荒芜重返旧巢的春燕,在中夏贮满了清阴的堂前林,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的.且看《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前四句讲了"心"与"地"也就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只要 "心远",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会受尘俗喧嚣的干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偶一举首,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仿佛与南山融为一体了.那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在自己心里构成一片美妙的风景,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这种心与境的瞬间感应,以及通向无限的愉悦,是不可落于言筌的.正如《古学千金谱》所说:"篱有菊则采之,采过则已,吾心无菊.忽悠然而见南山,日夕而见山气之佳,以悦鸟性,与之往还.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具.既无名象,不落言诠,其谁辨之."
《拟挽歌辞》其三也是情景事理四者浑融的佳作:
荒草何莽莽,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首诗先写亲友为自己送葬的情事,"荒草","白杨"烘托出悲凉的气氛.然后说人皆有死,谁也不能避免,而一个人的死去对活着的人来说并无太大的影响,不必过于执着.最后两句以理语作结,统摄了全诗.死亡是人的一大困惑,这个困惑被陶渊明勘破了.
陶渊明不重视实境的描绘,取景大都平淡无奇,并不拘泥于眼前的实有,只取与自己心境相合之景,即意中之境;又不求形似,只是勾勒景物的轮廓,自然景物只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这种以意造景的手法,使自然景物都处于特定的环境之中,与人的生活,感情融成一片.使诗人的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浑然一体,高远而富有神韵.使自然美与感情美和谐统一,从而创造了意中有景,景中有意的高度境界.如:《归园田居》(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平易浅显的日常生活片断,使全诗显得事真,景真,情真,意真.陶渊明热爱归隐耕种生活,亲自参加劳动,无拘无束,乐在其中,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画面中,诗人俗衣淡衫,荷锄理秽,在皎洁的月光下悠然归家,豁达,高洁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这种情调,这种境界使人倍感亲切.
陶诗中的"理"不是抽象的哲学说教,而是在生活中亲自体验到的,其中包涵着生活的情趣.如《归园田居》其四,先说自己久游而归,携子侄去访故友,却只见一片"荒墟""依依昔人居",又见"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可想而知屋舍荒芜已久.借问路过的"采薪者",始知"死殁无复馀".不由悲叹"一世异朝市",最后更体悟到:生命是虚幻的,最终不过归于空无.短短八十字,情,景,事,理浑融,可说达到了物我合一,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之境界.
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那光明峻伟的胸襟,刚正不阿的人格,直率的生活态度,热爱劳动和田园生活的情操,以及执著探索人生真谛,不断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成为历代无数具有进步思想的作家,知识分子的榜样.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他那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高远入化的艺术境界,丰富的田园诗歌堪称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的珍品,成为人们丰富,发展文艺创作,学习和借鉴的源泉.历代有成就的诗人无不在他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和受到他的艺术熏陶.李白说:"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杜甫说:"焉得思如陶谢手".沈德潜谓:"陶诗胸次浩然,其中有一段渊深相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义曹有其骏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可见其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他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经过历代诗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使山水田园诗派成为中国古典诗歌领域中蔚为壮观的一大主流之一.历代"拟陶","和陶"相沿成习,佳作不断,名家辈出,陶渊明不愧为我国杰出的大诗人.
参考文献:
① 钟嵘《诗品序》《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张少康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8 第一版
② 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并序》 《陶渊明诗文赏析集》 李华主编 巴蜀书社 1988年版
③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五 《陶渊明诗文赏析集》 李华主编 巴蜀书社 1988年版
④ 《陶渊明的仕隐与陶诗的艺术风格》 李华著 《首都师范大学报》 1995.05
⑤《陶渊明诗文赏析集》 李华主编 巴蜀书社 1988年版
⑥《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 孙静著《神州学人》 1999.1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1
陶渊明在诗歌、散文、辞赋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诗歌。在诗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园诗。这种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与其说在于它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田园被其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

1.平淡与醇美的统一:前人常用平淡概括陶诗的风格,这是不错的。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形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辞藻,甚至连形容词都很少用。一切如实说来,平平淡淡。然而,如果仅仅是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陶诗的好处是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正和陶渊明的为人一样。因此读来韵味隽永,越读越觉的它美。试看《劝农》诗中的一节: 熙熙令音,猗猗原陆。卉木繁荣,和风清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这里呈现出一幅和平的农作图,实际是把中国农村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特点加以美化的结果。《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久享盛名,也有类似的特点: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诗大约作于从彭泽令解职归田的次年,抒发回到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中间写景的一节,“方宅”以下四句,以简淡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作者正是以此作为污浊喧嚣的官场——所谓“樊笼”——的对立面,表现自己的社会理 想和人生观念。结末“复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 作为自然的生活的一部分,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写到了农业劳动;在他归隐时期,自己也曾参加耕作。他的体力劳动在其经济生活中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大约是很有限,甚至,也许是可有可无。这种农业劳作的实际意义,在于它体现了陶渊明的一种信念。《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开头就是:“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具端。孰是都不营, 而以求自安!”自耕自食,是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尽管诗人实际做不 到这一点,但他尝试了,这就是很了不起的。同时又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这里写到了体力劳动的艰苦和 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宁静乃至安乐。同类诗中意境最美的,当数《归园田居》之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结尾两句再一次说明,陶渊明之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实际都是在咏歌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
以上主要分析了陶渊明的田园诗所反映的社会理想,以及他对个人在社会中的生活 方式的思考。此外,陶渊明的田园诗,还牵涉东汉末以来文学所集中关注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生命怎样才能获得解脱?在这方面,我们首先看到,陶渊明对生命短促的事实,表现得比同时代任何人都焦灼不安。他的诗现存不过一百多首,竟有几十 处提及“老”和“死”。但在哲学上,他却有一种豁达的解释,这在组诗《形、影、神》 中表达得最明白。诗人借用辞赋的对话体,让“形”提出饮酒自乐、忘怀一切的人生态度(这近于《古诗十九首》),又让“影”强调应追求事功,建立身后之名(这近于建 安文学)。这两者其实都是陶渊明所难以舍弃的,但作为最终的哲学归结,他在第三首 《神释》中把前二者都否定了,认为每日醉酒伤害生命,立善求名也只是外在的追求,毫无意义,应该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即归化于自然,不必有意识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这就是不求解脱的解脱。 “自然”哲学的这一种内涵,在田园诗中以美好的形象表现出来,如陶诗中最著名的《饮酒》之五就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开头四句,说只要心境旷远,就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下面说采菊东篱,不经意中 目遇南山(即庐山),在暮岚紫霭、归鸟返飞之中,感受到造物的奥秘,参透了人生的真谛。尽管诗中明说“欲辩已忘言”,但如果联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来考察,他在本诗 中通过一系列意象所隐约暗示的人生真理还是可以探索的。南山的永恒、山气的美好、飞鸟的自由,不正是体现了自然的伟大、圆满与充实,尤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本质吗? 那么,人的短促的一生,除了归依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的永恒、美好、自由中感受 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外,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所以说,这首诗仍然是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的寄托,只是偏重有所不同。
当然,诗中的这种人生观说到底只是一种诗意的、哲理的 向往。因为人从根本上不可能摆脱在一定的对象中实现自我的追求,也不可能摆脱现实利害的矛盾。但作为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它是有价值的;作为诗歌的理蕴,它更带 来独特的效果。 归结起来,陶渊明的社会观和人生观都以“自然”为核心。他向往的社会是和平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 淡泊高远、任运委化、无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爱的生活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 意趣的乡村。由于这些追求,使他的大多数田园诗呈现出平淡醇美、旷洁悠远的外貌,此即前人所言“静穆”。但在这背后,却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恶与不安,对人生短促 深感无所寄托的焦虑。换言之,“静穆”是在“自然”哲学支配下构造出的美学境界, 而激起这种追求的内驱力恰恰是高度的焦灼不安。陶诗中最集中的就是写田园生活的作品。其代表作除了前面提及的以外,还有《移 居》、《和郭主簿》、《咏贫士》、《杂诗》、《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等。
2.情、景、理的统一: 陶渊明并不是只有这种以平淡醇美为主要特征的作品,他也写过一些直接涉及现实政治, 或直接表现出内心的强烈情绪的诗篇。如《述酒》诗,虽然辞义隐晦,不易读懂,但其内容关系到晋、宋更代的一些政治大事,当无疑问。又如《赠羊长史》,对刘裕于义熙 十三年北伐破长安之役,显得十分高兴。“圣贤留余迹,事事在中都。岂忘游心目,关 河不可逾。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感情。此外,《咏荆轲》和《读山海经》中的几篇,对历史上和神话传说中一些虽然失败而始终不屈的英雄形象, 表示同情、仰慕和赞美,具有慷慨悲壮的风格。《咏荆轲》结末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分明流露出诗人心中的激昂之情。 又如《读山海经》中的一篇: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精卫微禽,而有填海之志,刑天断首,犹反抗不止,都表现出不为命运屈服的伟大精神。最后二句,既是说精卫、刑天,也是说自己:虽有昔日的壮志雄心,却没有偿愿的时机!这些诗的事实背景已无法加以确凿的证明,但至少可以说明,陶渊明在隐居中仍然渴望强烈的、有所作为的人生。鲁迅先生指出,陶诗不但有“静穆”、“悠然”的 一面,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主要是指这些作品而言。不过,应当看到两者也并不 是截然对立的。 从诗歌渊源关系来说,陶渊明有继承阮籍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其诗多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表现对人生的探索,使用哲学观照的方式,并多用组诗的形式。另一方面, 陶诗也显然受到玄言诗的重大影响。这不仅表现在他的诗中有许多玄学的语汇,其平淡的语言风格也同玄言诗一致,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理解上。在阮籍诗中,大量地以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相对照,人在自然面前感受到强大的压迫;而在东晋的玄言诗中,则转变为人对自然的体悟和追求;到陶渊明,又更明确地提出归 化自然的观念,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意识成为构成陶诗独特意境的决定性因素。当然, 陶诗重视通过艺术形象而不是抽象语言来表现哲理,这同玄言诗的枯燥无味是根本不同的。
陶渊明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是他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境界。虽然一般的玄言诗人都注意到从审察自然来体会哲理,并由此产生了山水诗的萌芽,但没有人把目光投向平凡无奇的乡村。只是在陶渊明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才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由此为后人开辟了一片情味独特的天地。他把农业劳动视为自然的生活方式,歌颂在劳动生活中包含着美的意趣,这同样是深刻的发现。对陶诗的艺术 特点,前人早有定评,谓之朴素、自然、真淳。但这并不是民歌或受民歌影响的风格, 而是诗人有意识的美学追求。从根本上说,这也是由陶渊明的“自然”哲学决定的。在他看来,人为的繁复的礼仪破坏了社会的自然性,矫饰的行为破坏了人性的自然性,那么,诗歌在外现形式上的过度追求,也必然破坏感情的自然性。所以,他绝少使用浓艳的色彩,夸张的语调,深奥的语汇、生僻的典故。他的诗中也常用对仗句式,但多数是比较古朴而不那么精巧的,以至在感觉上并不明显。他的诗歌充满感情,但真正表现得很强烈、显得激荡起伏的时候很少,而是和冷静的哲理思维结合在一起,呈现为清明淡远的意境。这一种美学境界是前所未有而且很不容易达到的。进一步说,陶诗语言的朴素,又并不是随口而道,毫无加工,而是高度精炼,洗净了一切芜杂粘滞的成分,才呈现出明净的单纯。他对自然的美,无疑有十分敏锐的感受, 因而能够用准确而朴素的语言将其再造为诗的形象。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乡村的恬静,“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写雪的轻虚,“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写风的踪迹,都是有名的例子。 西晋诗歌追求华美、注重修辞的倾向,一方面提高了诗歌语言的表现技巧,但有时过于用力于此,而忽视了诗意的完整,造成繁冗、割裂的毛病。陶诗以深沉的思想感情和哲理为底蕴,绝不炫耀外在的美饰,所以大多通篇简洁,少作铺排,钟嵘《诗品》称为“殆无长语”。诗的意境,也总是比较完整,从总体上感染读者,而不以一字一句,某个片断吸引人。做到了情、景、理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