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

如题所述

下面用桦尺蛾在工业区体色变黑的例子来说明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蛾,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树干上。在自然条件下,桦尺蛾会出现多种变异,如有的触角短些、有的足长些、有的体色深些等。在19世纪中期以前,桦尺蛾几乎都是浅色型的。到了20世纪中期,生物学家们发现,黑色型的桦尺蛾却成了常见类型,这时其他方面的变异依然存在。

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蛾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在19世纪中期以前,桦尺蛾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很低,在5%以下,到了20世纪则上升到95%以上。这种变化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在19世纪时,曼彻斯特地区的树干上长满了地衣,浅色的桦尺蛾栖息在上面不容易被鸟类发现,因此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也就很高。后来,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使地衣不能生存,结果树皮裸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这种情况下,浅色型个体容易被鸟类捕食,而黑色型的个体由于具有了保护色而容易生存下来。这样,在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浅色型个体数减少,s基因的频率也随着降低;而黑色型的个体数增多,S基因的频率随着增高。经过许多代以后,黑色型个体就成了常见型,S基因的频率也达到了95%以上。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种群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的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更多的自然选择实例……

除了自然选择以外,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基因频率的变化。例如,在一个种群中,某种基因的频率为1%,如果种群有100万个个体,含这种基因的个体就有成千上万个。如果这个种群只有50个个体,那么就只有1个个体具有这种基因。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由于这个个体偶然死亡或没有交配,而使这种基因在种群中消失。这种现象叫做遗传漂变。一般种群越小,遗传漂变越显著。又如,在一个种群中,如果含有A基因的个体比含有a基因的个体更多地迁移到另一个地区,那么这个种群中A基因和a基因的频率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可见,遗传漂变和迁移也是造成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除此以外你还了解那些原因会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发生变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9
高中生物吧,自然环境吧
第2个回答  2013-09-09
取决与环境
第3个回答  2013-09-09
基因
第4个回答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