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当前的教育教学,谈谈对新词新语的看法

如题所述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总会不断出现一些新的词汇,就像一切事物都是不断进步一样很正常,也不难理解。特别是中国,全国人员的流动性非常活跃,加之网络系统的发达,一些地方性词汇以及外来词汇势必要加入到现代汉语的词汇中,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可奈何,也无可厚非

但是新词汇必须要大众广泛接受和频繁使用最后才能有机会列入词典的词条收录之中。经常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出现频率很高但是大家又不知所云的词汇,只能凭猜测和想象来理解其含义,这样的词汇是没有生命力的,因为绝大多数的人并不理解它和运用它。

正确引导学生运用流行语

1、要培养中小学生的评判、鉴别能力。由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很不成熟,因此我们就应运用喜闻乐见、富有现代气息的教育手段,教会他们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是高雅,什么是粗俗。引导他们自觉自愿地去创造和运用既具时代感又比较高雅的流行语。

2、多疏导,忌堵压。中小学生在创作流行语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想象力、感悟力和创作热情,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就说明我们的中小学生之所以在作文时抓耳挠腮、唉声叹气,决不是他们缺乏创作动力、写作技巧,而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如果我们的老师家长能够用平等的态度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那么他们也就不需要通过偏激、趣味低下的流行语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9
我来回答!!!千金!!!

在某些校园,在部分中学生口中,这种诙谐、调侃、戏谑的新语新词,层出不穷。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势。笔者采访中发现,对这种校园语言的趋新势头,有人喜欢有人忧。赞赏者认为:校园新语反映了当今中学生敢于想象和创新的精神。如东海大学的孙晓明老师说,校园新语一方面静态地反映了当前的校园生活,另一方面则动态地为学生寻找到了一条学习之外,发泄、放松的途径。当然需要分析和取舍。但用歌名《半睡半醒之间》来形容“早自修”,我看都很生动,没什么不好。至于像“酷”、“最近有点烦”等等流行语,使用一下也没什么妨碍,也许还可看作学生融入社会的一种表现。但是,表示担忧者认为:语言是思想的工具,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文化标签”。对某些词语绝不能因其新颖、新奇而忘却了其中的不健康成分。崇明中学退休教师俞达珍老师说:有些校园新语表现的是一种玩世不恭、游戏学习、游戏人生的态度和一种非语法化的倾向,必须加以关注和引导。据笔者归纳,眼下对“校园新词语”的担忧,计有三条:其一,中外夹杂。这是指说话中常夹带外语的语词和语调。如“寝室物语”,“物语”本是日语中“故事”的意思,“寝室物语”即“寝室故事”之意;用“yes”、“no”来表示“是”与“否”更是司空见惯。其实,对此类语言现象,钱钟书先生早就戏称为“牙缝中夹菜叶子”。但如今在有些场合,言者竟不觉尴尬,听者也不觉怪异。其二,趋于粗俗。曾见一些学生把同学请客叫做“吃大户”,背后称校长为“老板”、班主任老师为“主管”、叫班长则为“领班”。还有,一位老师生气地告诉我,她听到一个寝室的男生竟把“女同学”称作“tissue”卫生纸、纸巾等。这类语言有的颇为不雅、不得体,有的则说明部分中学生被社会功利诱惑而产生的一种消极认同。其三,非语法化。比如,在一些中学生的口头乃至作文中,你会听到看到许多诸如“很受伤”、“好拒绝”、“某班地很风景”、“十分青年”等等语词。虽则这种语词时下不局限于校园,但正在从事汉语语文修辞的中学生也“染”上这些新语词,毕竟让老师感慨不已。还有许多省略和短语,像“班干”班干部、“时模”时装模特等等,从语法上讲都是不规范的,也是叫人听不懂的。结题报告随着时代的发展,潮流及人们观念的改变,我们的语言也开始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为了顺应世界的潮流,如:科技潮流,服饰潮流,音乐潮流等等,我们的语言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潮流,多种新词新语也逐渐丰富起来,就这一现象,我们小组各成员合作,共同完成了对新词新语的一次研究调查和学习。我们研究这一课题的目的是想要更加深刻地了解新词新语,从而了解当代的语言文化。由于现在在学生口中出现的新词新语越来越多,越来越古怪,所以我们想要就这一现象来分析校园的语言文化。我们从一开始选择的研究课题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也是询问过老师意见的,当我们定下这一课题以后我们就开始了分工。之后就是繁忙的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后,我们就开始着手调查,收集资料,分析现象等工作。到最后,我们把我们整理好的资料做成电子文稿。在我们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不少关于新词新语的知识,例如:新词新语的界定等。通过这些资料,我们看到了当代社会的文明,看到了新词新语在给我们带来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弊。尤其是收回了调查问卷以后,我们还看到了当代学生的语言潮流。大多的同学是比较了解新词新语的,但是大多数的同学学到的不是正确的,文明的新词新语,相反,学到的是许多骂人的话,或者是为了简便而缩短的词不成词的新词新语。而且大多数的学生并不能正确的看待当代新词新语,有的甚至抱有无所谓的态度。从调查问卷中,我们还看出,大多新词新语都是在网上出现的,同学也是从网上接触到不良的语言文化的。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小组的成员认为同学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文化,要学会辨别哪些是文明的,哪些是肮脏的。而且我们应该加强新词新语的教育学习。但总体来说,新词新语更多的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利。正是有了这些新词新语,我们的词汇才不会变的贫乏,我们的交流才会变的更加简便。正是有了这些新词新语,我们的新生事物才会有代名词。新词新语的产生恰好是顺应了我们时代发展的潮流的。所以新词新语可以说是把双刃剑啊。在这次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中,我们收获了很多。我们不仅仅从中找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还锻炼了我们自己的工作能力,协调能力等。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感到了团结就是力量。活动中,我们用“坚持”和“团结”完成了我们的作品,用“信念”谱写了我们的文章。我们在活动中并不是没有坎坷和挫折,我们也有闹矛盾的时候,但我们依然坚强地面对,因为我们付出,我们快乐!教师评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一些新事物,新现象。新词新语的大量产生和广为流行,是新时期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语言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象征,一定时期的新词新语是一定时期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反映。新词新语的出现,标志着新生事物的产生,旧观念、旧文化、旧知识的发展及转变。当然,新词新语还是新事物的代名词,与此同时,它还方便了我们的交流。新词新语是时代的产物,在我们的生活里就有不少的例子。如:卡拉OK、KFC等等。这些新词新语的出现标志着我们新的生活,新的乐趣及新的饮食文化的开始。不仅仅是这些,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出现,还标志着科技及信息的发展。如:试管婴儿、基因等等。然而,新词新语的出现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如:在当今中小学生口重,我们可以听到很多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新词新语,当然这些新词新语大多是骂人的,尤其是网络用语,如:BT、TMD、B4等等。有时外来文化的入侵也会带来不少的新词新语。如:日本漫画传入的罗莉,正太等用语。这些新词新语往往会给学生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如果学生没有抵御这些不文明的新词新语,而且不懂得如何去应用,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那将对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们,把目光投在新词新语的研究上,她们在这次研究学习中收集资料,设计和分发调查问卷、文本排版和打印资料,干得非常出色。她们对如何界定新词新语、新词新语的由来、中学生流行新词新语简析、网络语言与新词新语……等方面,做了全面而又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对新词新语出现的这种现象,能做出客观的、一分为二的分析和评价,并写出了这份沉甸甸的研究报告,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给你做参考的呀,别全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09
千金。。。找个资料居然就找到你的问题了。。。你好犀利。。。
第3个回答  2013-09-09
你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