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都考哪些内容

如题所述

立体几何数列数形结合思想 直线和圆的方程 建模概论“设而不求”的未知数题几个重要不等式,柯西不等式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题平面三角 平面几何四个重要定理几何变换 高中数学竞赛大纲一试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一试竞赛大纲,完全按照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即高考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和方法,在方法的要求上略有提高,其中概率和微积分初步不考。 二试1、平面几何 基本要求:掌握初中数学竞赛大纲所确定的所有内容。 补充要求:面积和面积方法。 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 几个重要的极值: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费马点。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点--重心。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重心。 几何不等式。 简单的等周问题。了解下述定理: 在周长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面积最大。 在周长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面积最大。 在面积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周长最小。 在面积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周长最小。 几何中的运动:反射、平移、旋转。 复数方法、向量方法。 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 2、代数 在一试大纲的基础上另外要求的内容: 周期函数与周期,带绝对值的函数的图像。 三倍角公式,三角形的一些简单的恒等式,三角不等式。 第二数学归纳法。 递归,一阶、二阶递归,特征方程法。 函数迭代,求n次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 n个变元的平均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及应用。 复数的指数形式,欧拉公式,棣莫佛定理,单位根,单位根的应用。 圆排列,有重复的排列与组合,简单的组合恒等式。 一元n次方程(多项式)根的个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实系数方程虚根成对定理。 简单的初等数论问题,除初中大纲中所包括的内容外,还应包括无穷递降法,同余,欧几里得除法,非负最小完全剩余类,高斯函数,费马小定理,欧拉函数,孙子定理,格点及其性质。 3、立体几何 多面角,多面角的性质。三面角、直三面角的基本性质。 正多面体,欧拉定理。 体积证法。 截面,会作截面、表面展开图。 4、平面解析几何 直线的法线式,直线的极坐标方程,直线束及其应用。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区域。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圆锥曲线的切线和法线。 圆的幂和根轴。 5、其它 抽屉原理。 容斤原理。 极端原理。 集合的划分。 覆盖。</B></B>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1
看大纲吧 比较详细 我给你找来了高中数学竞赛大纲(修订稿)
  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的方针指引下,全国数学竞赛活动方兴未艾,特别是连续几年我国选手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广大中小学师生和数学工作者为之振奋,热忱不断高涨,数学竞赛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使全国数学竞赛活动持久、健康、逐步深入地开展,应广大中学师生和各级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的要求,特制定《数学竞赛大纲》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本大纲是在国家教委制定的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精神和基础上制定的。《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一栏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具体作法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课外活动或开设选修课等多种方式,充分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要重视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要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概括、抽象、类比等重要的思想方法。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
  《教学大纲》中所列出的内容,是教学的要求,也是竞赛的最低要求。在竞赛中对同样的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与灵活运用能力,特别是方法与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有更高的要求。而"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因此,本大纲所列的课外讲授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层次让学生逐步地去掌握,并且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这样才能加强基础,不断提高。
  一试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一试竞赛大纲,完全按照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即高考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和方法,在方法的要求上略有提高,其中概率和微积分初步不考。
  二试
  1.平面几何
  基本要求:掌握初中竞赛大纲所确定的所有内容。
  补充要求:面积和面积方法。
  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
  几个重要的极值: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费马点。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点--重心。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重心。
  几何不等式。
  简单的等周问题。了解下述定理;
  在周长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面积最大。
  在周长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面积最大。
  在面积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周长最小。
  在面积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周长最小。
  几何中的运动:反射、平移、旋转。
  复数方法、向量方法*。
  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
  2.代数
  在一试大纲的基础上另外要求的内容:
  周期函数与周期,带绝对值的函数的图像。
  三倍角公式,三角形的一些简单的恒等式,三角不等式。
  第二数学归纳法。
  递归,一阶、二阶递归,特征方程法。
  函数迭代,求n次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
  n个变元的平均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及应用。
  复数的指数形式,欧拉公式,棣美弗定理,单位根,单位根的应用。
  圆排列,有重复的排列与组合,简单的组合恒等式。
  一元n次方程(多项式)根的个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实系数方程虚根成对定理。
  简单的初等数论问题,除初中大纲中所包含的内容外,还应包含无穷递降法,同余,欧几里得除法,非负最小完全乘余类,高斯函数〔x〕,费马小定理,欧拉函数*,孙子定理*,格点及其性质。
  3.立体几何
  多面角,多面角的性质。三面角、直三面角的基本性质。 正多面体,欧拉定理。
  体积证法。 截面,会作截面,表面展开图。
  4.平面解析几何
  直线的法线式,直线的极坐标方程,直线束及其应用。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区域。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圆锥曲线的切线和法线。
  圆的幂和根轴。
  5.其它
  抽屉原理。
  容斥原理。
  极端原理。
  集合的划分。
  覆盖。
  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二试命题的基本原则是向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靠拢。总的精神是比高中数学大纲的要求略有提高,在知识方面略有扩展,适当增加一些课堂上没有的内容作为课外活动或奥校的讲授内容。 对教师和教练员的要求是逐步地掌握以下所列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地讲授。
  有*号的内容二试中暂不考,但在冬令营中可能考。
  (初审稿于1992年3月重庆会议通过)
  (修订稿于1994年3月福州会议通过)
北京十二中
刘文武
第2个回答  2013-09-11
高中数学竞赛(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大纲(2006年修订版)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制定(2006年8月第14次全国数学普及工作会议讨论通过) 从1981年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举办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以来,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的方针指引下,全国数学竞赛活动方兴未艾,每年一次的竞赛活动吸引了广大青少年学生参加。1985年我国又步入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殿堂,加强了数学课外教育的国际交流,20年来我国已跻身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强国之列。数学竞赛活动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开拓视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发现和培养数学人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这项活动也激励着广大青少年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他们去进行积极的探索,不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数学竞赛的教育功能显示出这项活动已成为中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使全国数学竞赛活动持久、健康地发展,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于1994年制定了《高中数学竞赛大纲》。这份大纲的制定对高中数学竞赛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使我国高中数学竞赛活动日趋规范化和正规化。 近年来,课程改革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中学数学课程的体系、内容和要求。同时,随着国内外数学竞赛活动的发展,对竞赛试题所涉及的知识、思想和方法等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要求。为了使新的《高中数学竞赛大纲》能够更好地适应高中数学教育形势的发展和要求, 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次讨论, 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组织了对《高中数学竞赛大纲》的修订。 本大纲是在教育部2000年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精神和基础上制定的。该教学大纲指出:“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要为所有的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 的个性和特长;……在课内外教学中宜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阅读自学、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 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和发展方向给予具体的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数学活 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 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设置一 些选学内容,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教育部2000年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列出的内容,是教学的要求,也是竞赛的基本要求。在竞赛中对同样的知识内容,在理解程度、灵活运用能力以及方法与 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也是应遵循的原则。因此,本大纲所列的内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旨在使不同 程度的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注重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不超出教育部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但在方法的要求上有所提高。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二试)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接轨,在知识方面有所扩展;适当增加一些教学大纲之外的内容,所增加的内容是: 1.平面几何 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 三角形中的几个特殊点:旁心、费马点,欧拉线。 几何不等式。 几何极值问题。 几何中的变换:对称、平移、旋转。 圆的幂和根轴。 面积方法,复数方法,向量方法,解析几何方法。 2.代数 周期函数,带绝对值的函数。 三角公式,三角恒等式,三角方程,三角不等式,反三角函数。 递归,递归数列及其性质,一阶、二阶线性常系数递归数列的通项公式。 第二数学归纳法。 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切比雪夫不等式,一元凸函数。 复数及其指数形式、三角形式,欧拉公式,棣莫弗定理,单位根。 多项式的除法定理、因式分解定理,多项式的相等,整系数多项式的有理根*,多项式的插值公式*。 n次多项式根的个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实系数多项式虚根成对定理。 函数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 3. 初等数论 同余,欧几里得除法,裴蜀定理,完全剩余类,二次剩余,不定方程和方程组,高斯函数[x],费马小定理,格点及其性质,无穷递降法,欧拉定理*,孙子定理*。 4.组合问题 圆排列,有重复元素的排列与组合,组合恒等式。 组合计数,组合几何 抽屉原理 容斥原理 极端原理 图论问题 集合的划分 覆盖 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1-24
肯定不分,每年的卷子是由某一个省出的,全国统一,就算理科生都要经过特别的训练,竞赛的一试主要是考高中所学的内容,但是会难一些,竞赛二试一共三道题,一般是几何,不等式,数论,数列,组合等。
第4个回答  2013-09-11
函数还是重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