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横五百士”的故事是什么?

如题所述

田横兄弟三人。老大田循,老二田荣,他是老三。田澹以齐国贵族后裔的名义,自立为齐王,起兵反秦。田横也随之从军。田澹战死后,田荣立田澹之子田市为王,自立为相,田横为将。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四月,田横收复齐国旧时城邑,立田荣之子田广为王,自做相国。

田横开始统揽国政,事无巨细,历时三年,齐国渐渐趋于安定、强盛。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统一了国家,彭越也被立为梁王。田横自忖必受诛伐,于是率部下500余人,逃往海州东海县(今即墨境)离岸80余里的一个海岛上,隐匿起来。

刘邦得知后特赦田横无罪,派人召他回来。田横以曾烹哪食其,而其弟郦商现为汉将,恐遭报复为由,坚辞不从。刘邦便特诏郦商:“齐王田横就要回来了,谁若是动他和他的人马随从,诛谁的九族!"。

一面又令人将此诏告知田横,并说,若回来,大者为王小者侯;若不回,即刻发兵诛尽。田横无奈,只得带随从二人前往。走到离洛阳30里时,田横借口见天子要沐浴洁身,支走汉使对随从说刘邦召见,不过想结识他,可将头送去。言罢自尽。

刘邦见到田横头颅感慨不已,怆然泪下,再三称贤。于是命田横的两名随从为统领千人的都尉,以王者礼厚葬田横。田横入葬后,两名随从当即自尽其墓旁。消息传到海岛,岛上500壮士也全部自杀殉义。壮烈的行为震动了当时和后世的人们。那个海岛,因此被名为“田横岛”。

扩展资料:

田横与五百义士墓位于山东省即墨市东部的田横岛西峰之巅。墓呈漫圆形,直径近10米,封土高2.5米,由石块与砂土筑成。

田横岛座落于即墨市东部黄海的横门湾中,现已辟为田横岛旅游度假区。海岛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距陆地约3.5公里,因西汉初年齐王田横曾率众在此栖居而得名。

著名画家徐悲鸿的第一幅巨作《田横五百士》历时两年多才最后完成。这幅大画《田横五百士》,用纯粹的西洋技法,说了一个纯粹的中国故事。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当西方人还用一盘散沙的观念看待中国的时候,徐悲鸿画出了一个东方民族的坚韧之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8

《田横五百士》的故事出处是《史记》上的《田澹列传》。田横是秦代末年齐国的旧王族,继田檐之后为齐王

汉高祖刘邦消灭群雄后,田横和他的五百壮士逃亡到一个小岛上(今称田横岛),刘邦听说田横得人心,恐日后有患,所以派使者去说服田横,赦他的罪,召他回来,欲封其王或侯,否则威胁将要诛灭他们。

但田横在走到“尸乡”时,终因不肯屈服于刘邦的淫威而自杀。岛上五百壮志得知后也随其后而自杀。

扩展资料:

田横及五百义士宁死不屈的精神,不断受到后人的赞扬,尤其是战乱之时或民族危亡的关心,更成为激励人们坚决抵抗的榜样。徐悲鸿在抗战时期费时两年绘出《田横五百壮士图》巨画。

画面选取了田横与五百壮士诀别的场面,着重刻划了不屈的激情,表现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鲜明主题。

徐悲鸿创作此画时,正值中国政局动荡,日寇开始在中国横行,徐悲鸿意在通过田横故事,歌颂宁死不屈的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田儋列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12
田横五百士》取材于《史记》。田横是齐国的后裔,陈胜、吴广起义抗秦后,四方豪杰纷纷响应,田横一家也是抗秦的部队之一。汉高祖消灭群雄,统一天下后,田横不顾齐国的灭亡,同他的战友五百人仍困守在一个孤岛上(现名田横岛,在山东)。汉高祖听说田横很得人心,担心日后为患,便下诏令说:如果田横来投降,便可封王或侯;如果不来,便派兵去把岛上的人通通消灭掉。田横为了保存岛上五百人的生命,便带了两个部下,离开海岛,向汉高祖的京城进发。但到了离京城三十里的地方,田横便自刎而死,遗嘱同行的两个部下拿他的头去见汉高祖,表示自己不受投降的屈辱,也保存了岛上五百人的生命。汉高祖用王礼葬他,并封那两个部下做都尉,但那两个部下在埋葬田横时,也自杀在田横的墓穴中。汉高祖派人去招降岛上的五百人,但他们听到田横自刎,便都蹈海而死。司马迁感慨地写道:“田横之高节,宾客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9-23
田横五百士原为一幅画

1.《史记》卷九十四《田儋列传》附《田横传》 「后岁余,汉灭项籍,汉王立为皇帝,以彭越为梁王。田横惧诛,而与其徒属五百余人入海,居岛中。高帝闻之,以为田横兄弟本定齐,齐人贤者多附焉,今在海中不收,后恐为乱,乃使使赦田横罪而召之。田横因谢曰:『臣亨陛下之使郦生,今闻其弟郦商为汉将而贤,臣恐惧,不敢奉诏,请为庶人,守海岛中。』使还报,高皇帝乃诏卫尉郦商曰:『齐王田横即至,人马从者敢动摇者致族夷!』乃复使使持节具告以诏商状,曰:『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来,且举兵加诛焉。』田横乃与其客二人乘传诣雒阳。未至三十里,至尸乡厩置,横谢使者曰:『人臣见天子当洗沐。』止留。谓其客曰:『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汉王为天子,而横乃为亡虏而北面事之,其耻固已甚矣。且吾亨人之兄,与其弟并肩而事其主,纵彼畏天子之诏,不敢动我,我独不愧於心乎?且陛下所以欲见我者,不过欲一见吾面貌耳。今陛下在洛阳,今斩吾头,驰三十里闲,形容尚未能败,犹可观也。』遂自刭,令客奉其头,从使者驰奏之高帝。」「既葬,二客穿其冢旁孔,皆自刭,下从之。高帝闻之,乃大惊,大田横之客皆贤。吾闻其余尚五百人在海中,使使召之。至则闻田横死,亦皆自杀。於是乃知田横兄弟能得士也。」
2.《法华经解》 《法华经解》:世尊十号具足世出,世间之所宗主,故名世尊。
3.《法华经解》 《法华经解》:世尊十号具足世出,世间之所宗主,故名世尊。
4.《楞严经》 《楞严经》: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虚空,亦复如是。
第4个回答  2013-09-23
徐悲鸿《田横五百士》长349厘米,宽197厘米,布面油画,1928~1930年作。

蒋碧微曾回忆:“1928年开始,悲鸿除了去中大教课外,全力创作取材于《史记》田横故事的大幅油画《田横五百士》。”徐悲鸿的女儿徐静斐也回忆:“父亲作此画时,正是日寇入侵,蒋介石妥协不抵抗,许多人媚敌求荣之时,父亲意在通过田横故事,歌颂宁死不屈的精神,歌颂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所尊崇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品质,以激励广大人民抗击日寇。”

徐悲鸿在创作这副杰作时,任务相当艰苦,画面上的每个人物都有模特儿,他先画了精确的素描稿,然后画到画布上。作品1928年开始创作,1930年完成。画面选取了田横与五百壮士诀别的场面,着重刻划了不屈的激情。田横面容肃穆地拱手向岛上的壮士们告别,在那双炯炯的眼睛里没有凄惋、悲伤,而是闪着凝重、坚毅、自信的光芒。壮士中有人沉默,有人忧伤,也有人表示愤怒和反对他离去,那个瘸了腿的人正在急急向前,好象要阻止田横去雒阳,整鞍待发的马站在一旁,不安地扭动着头颈,浓重的白云沉郁地低垂着。整个画面呈现了强烈的悲剧气氛,表现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鲜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