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我想拥有很高的修养,望得到方法指点…

修养是一个做人和知识水平的组合。修养谈不上最高境界,不会象数学一样在某种情况下有个极限。但是个体的相比之下还是存在非常大的差距的,每个个体按道理都应该向更高的修养目标进步。首先说学问,也就是知识水平。可以说这个世界聪明的人大有人在,更有绝顶的天才。但是人的寿命毕竟不过百年而已。能学到的东西实在有限。其次再说做人,我个人觉得做人的学问实在不像心理学、高科技那么难以把握,仅仅祖先留下的遗产,就足以整理出一个如果能照做完全可以成为“圣人”的小册子来,只是很多时候,自谓“聪明”的我们人类并不乖乖的照做,而把原因统统归于社会现实的羁绊。------ 我想,一个人哪怕掌握世界上最多的知识和学问,他也未必能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能弄很清楚吧?就象讲堂的老师讲的那样,我同样也以为,做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提高个人的认知力和辨别力,通过它,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该支持的,什么是该该反对的,从而从内心出发做我们自己,而不是违心的去做一些自己都否定的事情。而现在的我们,有太多糊里糊涂的人,无论政坛,无论学坛,也无论艺术,更不要说娱乐圈,大家很多人对于最根本的“真、善、美”都分不清了,造假和违心无处不在,令人对现在和将来的社会从内心就无法提起足够的期望,大家都变得很茫然,唯一不茫然的,无非是一己之私,这,哪里还有什么“修养”可言? (这篇文字有中断,我想我的推理并不那么顺畅,但是我觉得,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才是我们该好好思考的问题,国家也如是,否则,我们跟无头的鸟没什么区别,飞到哪里完全不由自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7
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成为至人,明代思想家作家洪应明的《菜根谭》里有这样的格言:“酡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至人如常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人从刚懂世时就感受人与人的不平等,他人有的自己没有,于是有了争强好胜心。

人在争强好胜中仿佛又感受到做个中等人家里的中等人吃的苦少,生活稳当,这类人的人生最圆满,日月过得也最幸福,从而又觉得自己往日的追求得不不抵失,还不如做个普普通通的人好。

人是有人缘的好,人是在当地活得稳实的好,那高那优易与熟人产生心理距离,易让人心里不自在,易让人产生疏远心,从而人脉少了,互帮互助的少了,人的社会化低了,碍人事的多了,对他人对社会顺序的程度是低的。

社会事务是一顺百顺,平凡的人做的是常见的事,常见的事是众事的基础部分,常见的事与人们生存的关系大,常见的事做得怎样会影响到他事的质量。

平常的人是做人标准程度高的人,他们是中规中矩程度大的人,他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组成部份。

大自然的常态应和社会常态人生常态,亊物失常易生乱生病,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对人的受用有多的关联,常态人生是有益自己和社会的,人是有常的好。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至人,至人是伟大与平凡的统一。《菜根谭》中有这么一个关于常的格言:“酡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常合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常合社会规则,常合做事办事的程序,常是经常的反复出现的东西,常里有序多,常里稳定多,常合乎事物正常的发展变化。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至人,这样的人言谈举止合常态。人生大道理无多,人生大道理几乎人人都知道,对人生是知易行难,至人的常是长期一如的常。

有首耳熟能详的歌:“从从容容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人生是好的人生。大美同心,千古一道,大道有常,常是人们定了向的规迹,常是人类肯定的行为模式,道就是常。

修道的最高境是成为至人,而至人是守常行常的人,严格的说古今无合格的至人,只有象至人的人,守常行常一如以往的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常中道性多,常中有大格,人的言行有常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都有利。至人为什么是世上得利最多的人呢?因为至人的常惯性力大。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至人,“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至人言谈举止合常态。人生大道理无多,人生大道理几乎人人都知道,对人生是知易行难,至人的常是长期一如的常。大音稀声,大象无形,至人象普通的人,至人是得道的人,至人是言行最好形象最美的人。修道是修做人之道,人做的好就有福有寿有儿孙有死后灵魂转世,至人在这些方面所得最高。

至人对社会能起到什么作用呢?至人有常,至人近常态事物,至人象征着思想正确言行合理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序和谐有利于社会朝着美好方向发展。地有仙则名,至人所在地是风水好的地。
第2个回答  2013-09-24
达不到的境界 就是最高境界、
第3个回答  2014-05-22
个人素质问题!新建小吧修养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