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些车,你可能想不到它的品牌是啥

如题所述

“一门儿里,有人当面子,就得有人当里子。”?为了展示技术实力,又或者出于提升品牌的形象的目的,各家车厂都会推出一些专做“面子工程”的车型。这些车型未必赚钱,但是只要能够秀出自己的技术,刷出赛道成绩或者提升品牌形象,那就万事大吉了。那么历史上,又有哪些车是名副其实的“面子工程”呢?

在上世纪60-70年代,日系车的主力是低端车型。感谢多次石油危机,让省油、便宜、结实可靠的日本汽车销量飞涨,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并且积累了可观的资金。

正所谓学而优则仕,更何况本田本来就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品牌。据称,本田NSX原本只是一众工程师展示自身实力的梦想,公司层面并不支持。因为当时正值后石油危机时代,大家都不看好任何跑车项目,所以NSX项目前期无法获得任何预算,传闻,NSX的开发预算是从公司内的一些大人物的交际费抠出来的。到了后来,NSX项目进展到一定程度,需要调动更多资源的时候,这个项目才转为正式项目。

本田NSX是日本历史的第一款超跑,在此之前,超跑还是欧美拥有顶尖实力的厂商专属。本田NSX的首次亮相不容有失。为了让NSX同时达到轻量化和高刚性,本田与供应商花费了巨大的精力才做出了全铝车身。而发动机则是全新研发的C30A,一台3.0L V6的高转自吸发动机,由于当时还有“君子协定”,所以它的最大马力只有280匹。

本田NSX果然没有让大家失望,初代的NSX就在真理之环—纽北跑出了8分16秒15的好成绩成绩,1995年的NSX-R更是跑到了8分03秒9,比法拉利550和575更快。

虽然本田并不是一个极致的运动品牌,但是NSX的推出让人看到本田在汽车技术上的能力。在90年代,本田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经典运动型轿车,不仅销量不错,有些是至今也在被讨论的小钢炮。如果没有NSX的诞生,很难想象一家生产雅阁的车厂怎么在90年代卖掉如此之多的运动型轿车。

在奥迪的产品序列中,奥迪R8是最特殊的一款,因为它是运动部门的独立产物,并没有对应的普通版车型。由于历史原因,奥迪在欧洲的品牌力与奔驰、宝马始终无法相提并论。所以,奥迪亟需一台车来作为门面担当,展示自己的技术实力,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于是他们将视线放在了拿下5届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的奥迪R8赛车。其实早在2003年,奥迪R8赛车拿下3届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后,奥迪就推出过一款概念车奥迪Le Mans Quattro,它就是奥迪R8的前身。

奥迪R8最终呈现的姿态就是一台典型的欧系超跑。中置发动机布局,透明的后引擎盖、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还有奥迪引以为豪的Quattro四驱系统。另外,奥迪R8有15%的零件与兰博基尼的盖拉多共用。

奥迪R8最初推出的是4.2L V8发动机版本,最大马力为420匹,百公里加速仅需4.6秒,后期加入了5.2L的V10发动机,最大马力上升到525匹的高度,百公里加速进一步缩短至3.9秒。

笔者第一次见到奥迪R8是在漫威的开山之作《钢铁侠》之中,画面展示了奥迪R8背后的V8引擎,随着一声引擎的咆哮,奥迪R8性感的尾部展露了出来。在《钢铁侠》1和2中,主人公托尼·斯塔克都驾驶了奥迪R8,相信《钢铁侠》的影迷一定对这款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过,在2020年,也就是今年,奥迪R8将会结束自己13年的生命,进入停产状态。

2016年,奥迪管理委员会主席RupertStadler说:“我们将参加电动汽车的比赛,我们生产的汽车正在逐渐转向电动车,奥迪的赛车,作为我们的技术先锋,更应该如此。”奥迪R8作为一款燃油车型,已经不再适合作为门面的担当。讽刺的是,继任者纯电动跑车奥迪e-tron GT在《复仇者联盟4》里发出了燃油车般的轰鸣。

90年代中后期,奔驰和宝马开始进行扩张,并把范围延伸到价位较低的中低级别车型、奔驰出现了A级,宝马则推出3系最低端的316i来收割市场。这一下,触碰到了大众帕萨特的价格区间。所以大众集团皮耶希决定打造一款可以与7系,S级对抗的豪华车型来提升大众品牌的形象。内部代号VW611。它就是后来的大众辉腾。

大众辉腾有多么地壕无人性呢?董事长皮耶希亲自指定技术标准,投资11亿欧元研发、再投资1.86亿欧元建造德累斯顿玻璃工厂人工装配辉腾。车内拥有无直吹风空调系统,分区空调的温差最高可以达到4度;每一块木板材料都需要选用70年的木材,8道工序,15天工时加工;真皮必须使用2年的公牛皮。

辉腾并没有使用奥迪A8的生产线,放在现在的大众这是不可想象的。

虽然大众倾尽全力投入研发这款车型,其技术指标甚至凌驾于奥迪A8之上。可惜的是,大家买车还真的只看LOGO。在第一个完整的销售年度,辉腾在美国卖出1500辆,第二年,800辆。第三年,退出市场。然而这款门面担当在中国意外地受到了热捧。2010年辉腾全球7000多辆的销售数据背后有一半以上在中国销售。

作为门面车型来说,辉腾并不算成功。套娃的设计一度让别人傻傻分不清帕萨特和辉腾,所以拉高品牌形象也无从说起。从实际效果来看,辉腾也没有拯救大众在美国的销量。

无论从销量,还是从品牌形象提升方面,日产GT-R都很好地完成了自己作为门面车型的任务。

日产收购王子汽车后,想推出一款外观与性能同样出众的车型来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于是将目光放在了在GT赛事上表现不错的Skyline系列,在1969年推出了第一代GT-R。在第一代GT-R生产的4年间,GT-R赢得了50场比赛,战神的名号由此而来。

GTR-R32

随后,由于石油危机,GT-R沉寂了16年之久,直到1989年,被称为R32的一代诞生。这一代的GT-R在房车赛的赛场上的统治力令人闻风丧胆,在日本JTCC上取得29次登场29次夺冠的辉煌成绩,在海外把保时捷等一众豪强弄得灰头土脸,最终停办了A组比赛,将GT-R彻底踢出围场。

GTR—R33

GTR-R34

后来在1995年,日产推出第四代GT-R——R33,由于错误地采用了舒适化的底盘,导致这一代GT-R默默无闻,几乎被遗忘。于是在1999年,日产迅速推出了换代车型,也就是第五代GT-R——R34。将底盘调回运动化的R34又一次统治了日本超级耐久赛,最后整个组别只剩它一人。

话又说回来,我们现在提到日产,大部分想到的都是舒适大沙发。GT-R虽然实力强悍,但问题就出在它实在太过强悍,所以无法参加国际大赛,只能在日本联赛大杀四方,出来的成绩自然就很难拿出手营销。就好像一个人原本有着世界冠军的实力,结果被世界联赛禁赛,只能在国内打比赛,然后又被国内单独分到一组,他只要打比赛就有冠军可拿。那这成绩拿出来吃瓜群众一看也没什么。

蔚来在创立之初,就决定了要走中国造车新势力高端路线。在ES8上市之前,蔚来做了两件事提升品牌形象,一是蔚来就投资了一支电动方程式(Formula E)车队,并在第一年拿下了年度总冠军,二就是造了一台纯电动超跑蔚来EP9

在2017年的上海车展,蔚来展出了纯电动超跑EP9,这是一款拥有4电机,1360匹马力的怪物。第一次挑战纽北的时候,蔚来EP9就刷下了7分05秒的成绩,第二次跑进了7分大关,刷出了6分45.9秒的好成绩,在量产车中,目前排行第二。

在《The Grand Tour》第三季第六集中,鼹鼠Richard Hammod给予蔚来EP9高度评价。蔚来EP能够用2.7秒完成0-100km/h加速,7秒完成0-200km/h加速。巨大的扩散器和尾翼能够产生比F1赛车更大的下压力,所以侧向G值可以达到3G这个峰值。

EP9身上还有蔚来一个重要的技术特征,那就是可换电设计。蔚来EP9是没有充电接口的,它只能通过换电来实现补能。它的电池放置在车门的左右两侧,一块电池重达314公斤,需要有两位技术工人搬运。所以,如果你购买了蔚来EP9,那么你将会享受到赛车级的服务。当你需要驾驶EP9的时候,就会有一支服务团队帮你把车子带到赛道并全程负责车辆的整备。

那么,这款车的售价是多少呢?根据鼹鼠Richard Hammod所言,这款车售价是14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15万元。当然这148万美元的价格只是雷军口中的“卖硬件不赚钱,交个朋友”,因为EP9整车的制造成本就高达120万美元,不包含任何研发费用。

作为门面车型来说,EP9对拉高蔚来品牌价值还是有作用的。蔚来ES8上市后起售价44.8万元,大家都不自觉地将蔚来ES8与特斯拉的model Y进行对比。另外,天际ME7将会在今年交付,大家可以观察一下没有门面车型的天际ME7销量跟蔚来相比如何。

每一台担当门面的车型都有着数之不尽的故事在里头,虽然这些车型大概率不盈利甚至血亏,但是他们对厂商的品牌形象,技术积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