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遇见了苏轼,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

如题所述

所以我觉得如果要问问题,得分时间段。如果是青年苏轼,血气方刚,我也许会说:“足下好生才气,小生不胜羡慕,略有薄酒,请赐教些许巧计,不知可否?”如果是宦场得意的壮年苏轼,可能会问“京城美景不暇顾,天气甚好,何不同去泛舟、流觞曲水?”如果是被贬失意,落寞的中年苏轼,可能会问“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莫若搁置昔时荣光,看淡浮沉,何为惑欤?”如果是豁达到看透万物的晚年苏轼,可能会问“子瞻,惠风和煦,今日可有闲情登山、一览众山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6
苏轼是如何这么有才的?到了元佑年间,太后摄政,这位贤明的老太后似乎有着超乎夫家的辨才能力,他开始重用“元佑党人”。苏东坡随即调回京都,并在以后的七年中承太后恩,一直担任朝廷要职,在这七年间,他毫无保留着,施展着自己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才华,他一生在朝廷为政的闪光点担任翰林学士制诰,起草圣旨,在地方为政的闪光点,任杭州太守,皆是在这七年中展现的。
第2个回答  2019-07-16
读苏子的诗,你会被一种豪情所震撼,乐观与旷达也许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读书子的文,或有一种美,古木清风,不可胜收,或有一种暖,温醉人间,让大爱永远流传;读苏子的人,有种浩然,不依形立,在艰难处毅然前行。所以真的很想问问苏轼本人,是如何写出这么豪情的诗句来的。
第3个回答  2019-07-16
苏轼常常是被贬到一个地方,在上任途中又被贬到更荒凉的地方,如果是常人此刻也许早已崩溃,而苏东坡并非常人,更有异于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当政时的苏东坡,他已经经历了并习惯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我就想知道他是怎么看待自己人生的?
第4个回答  2019-07-16
苏轼看到黎民百姓在青苗之法的迫害下生活水深火热之时,他茫然了,只能以诗鸣不平,这些诗虽但没能拯救苍生,却给了政敌以把柄,他也因此一再被贬谪,当然在这期间苏子依旧保持着乐观天达的本性,我就想问一下是如何保持这么乐观的心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