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状况

如题所述

(一)生活不适应

每次生活环境的改变都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逐渐适应的过程。人的适应能力与自身的生活能力有关,并受到性格和智慧的影响。一般而言,在当代的在校大学生中,不适应问题在大一的新生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大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和一群陌生的同龄人生活在一起,心理上会发生强烈震荡。大学生活不适应问题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说,大学生的其他很多心理问题也是因为一开始适应问题没解决好而引起的,这应该引起高校教育的足够重视。

(二)人际交往障碍

从人的本质上来看,人是一种"社会性生物",人要想在社会上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这种复杂的关系。尤其是对大学生而言,在集体环境中,更要学习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在与他人相处时,如果与周围人关系融洽,心情就会舒畅,关系冷淡或紧张,就会心烦意乱。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多方面的,如果处理不好,心理上就会产生孤独,情绪上自然低沉压抑。

(三)学业问题

在学习生活中,有些学生遇到竞选失败,奖学金没评上,学习成绩不理想、压力大,跟不上学校培养计划和教学进度,等等各种问题,这也是大学生会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不采取正确的方法和解决措施,同样会引起很多心理健康问题。

(四)恋爱问题

大学生恋爱人数日益增加,而且越来越早期化。现在大学生中恋爱问题也是心理问题的主要方面。恋爱是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们正处于所谓"恋爱季节",限制他们恋爱是不实际的,只能正确引导。围绕恋爱产生的心理问题有多种表现∶有的因没有异性朋友而难耐孤独,烦躁,情绪不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03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他们的心理状况与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风气不断影响着原本清纯的大学校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集中和突出。 

据了解,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每年新生入学时都要进行人格问卷调查,然后把学生分成A、B、C三类,问题比较突出的同学则归到A类,问题不大的同学归到B类,没有问题的同学归到C类。许多学校的调查结果都表明,A、B两类学生大概占全部新生的15%以上。黑龙江省一所高校统计,该校目前每周前往心理健康中心咨询的学生有二三十人。在学校每年大量的心理咨询中,来自高年级的学生大概占一半左右。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性的成长心理问题,一般有心理障碍但不严重,是大学生心理的主要问题;二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成长中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环境变化和心理适应的问题,学习心理调整不当引起的心理问题,情绪控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相对较弱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偏差,人际交往、爱情和性心理中的个性发展和意志品质培养。

专家认为,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人际交往居于首位,而性和爱情的危害最为严重。首先,在人际交往方面,今天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娇惯,学习一帆风顺,很少经历挫折,独立生活能力差,大学生活与梦想的差距,学生生活的差异,容易产生心理不稳定。其次,在性与爱方面,开放的校园使性与爱成为大学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话题。有些学生很难掌握自己。一旦出现问题,它们可能走向极端。第三,在学习方面,许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想要放松,因为他们在紧张的高考中脱颖而出。当以前的尖子生聚在一起时,一些学生过去没有优势,学习压力增加。根据调查,理科学生的学习压力比文科学生更为突出。第四,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带来了新的压力。近年来,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据专家预测,由于扩招,大学生明年将开始毕业,未来大学生就业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已经步入全面发展时期,已有三分之一的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些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和水平。他们开展了许多诸如心理沙龙、心理交流等活动来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一批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队伍正在逐渐成长。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已经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许多高校学生自发地建立了学生心理社团,一些同学还自编自演心理剧来宣传崇尚心理健康的新潮流。

第2个回答  2021-12-30

相信提起现在的年轻人或者大学生大家脑海里都会自动的浮现两个字就是“焦虑”,而如今作为研二的学生回想起自己在大学时候的心理状态就是想得太多导致一度失眠抑郁,大体来讲当时我的心理面想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1.  人际交往

和人接触,打交道可能是社恐们最怕的事了,对于当时的我不光如此,博主的大学和研究生都是在国外读的,当时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没有任何社交,就算学校组织了什么活动,我也是一丁点也不感兴趣的,就这样与别人疏远加上家住的离学校也远,形成了独来独往的性格,但对我个人来说有好有坏,好的是我不用应对形形色色的人,坏的是长期以往心里面的事情很难再对任何人倾吐,也就导致了之后的失眠抑郁。

2.  学习成绩

在学习成绩方面刚进入国外大学的我是不适应的,对于选课和怎么拿好学分是一点也没有门道的,这样的我到大二为止,绩点都不理想,等到偶尔的机会和系里面的其他中国人碰面听她们讲如何选课和那好学分才明白了选好课是一门学问和技巧,当时压在我心里的压力实在是太多了,有来自外界的压力和自己给自己施加的压力。

 

3.  未来走向

在度过大二忧郁和迷茫的那段时间,大三时候的我已经对学校的人事物都有了明确的认知,在一些事情上也不像刚进入校园的那一两年迷茫无措了,在学业上感知和别人有差距的地方就去追赶,英语差就去学英语,到后来我认为自己也在所谓的焦虑里成长了许多,再到后来大四的时候已经基本确定自己想读研,身边也有同学选择直接求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追求和未来规划,就像我也是在一路上走走跌跌,但是最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知道自己所求为何,那就足够了。

第3个回答  2021-12-30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已逐渐加深,但大学生们在对待他人的心理困惑的态度上比对待自己的更为理性,一旦涉及自己则表现得优柔寡断,觉得难以启齿,常常不知所措。

要改善这一心态,这里建议:坦然面对心理健康也跟身体健康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心理困惑只是成长正常状态,没有问题哪有成长可言,因而不必大惊小怪、怨天忧人。

不要急于“诊断”

心理问题本身多种多样,成因往往也很复杂,切忌盲目从一些书籍上断章取义,或者道听途说,急于“对号入座”,认定自己患了什么病。

弄清问题当然是必要的,但大学生的问题还是发展性的居多,很多都是“成长中的烦恼”,实在不必自己吓自己。

转移注意

心理问题往往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越注意它,它似乎就越严重。所以,不要老盯着自己的所谓问题不放,不可过分关注自我,而应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全力投入是很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调整生活规律很多时候,只要将自己习惯了的生活规律稍加调整,就会给自己整个的精神面貌带来焕然一新的感受。

所谓的心理问题也随之轻松化解了。不要讳疾心理咨询对于严重的、难以排解的心理问题,也可寻求专家咨询及心理卫生机构的帮助。

第4个回答  2021-03-11
就目前而言的话,大学生生的心理状况有很多种,大部分的大学生在心理状况还是比较焦虑的,有的人是忙于学业,有的时候有的人是忙于感情上的事情,反正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经济状况的话,因为学校里面目前而言的话,就心理状况的话,其实抓个并不是很严。
所以说有一些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我还是比较担忧的,比如说长期那种心理状况,那就是考试的时候都等着抄答案,另外平时晚上的时候也不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