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中堂是一个元代沿称。
明清时成为对内阁大学士的称呼。
明代大学士其办公处在内阁,中书居东西两房,大学士居中,故称中堂。
清代大学士往往要管一个部,京官一般有一满一汉分坐于东西,当中是空的,如有管部大学士在场,便坐在中间,故亦称中堂。清代包括协办大学士均用此称。后来中堂成为一尊称。

扩展资料
一般而言,在朝廷里能被称作中堂的,都是当时显赫一时的人物。
有些朋友或许会以为,中堂是清朝的一种官职,其实不然。中堂这个称呼所对应的,是内阁大学士。
说起内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初年。我们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为了加强君权,削弱相权,以谋反罪名诛杀了宰相胡惟庸,并且下旨命令自己后人不准设立丞相职位,“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3
正中的厅堂。
《仪礼·聘礼》:“公侧袭受玉于中堂与东楹之间。” 郑玄 注:“中堂,南北之中也。”《古今小说·张舜美中宵得丽女》:“庵主出迎,拉至中堂供茶。” 冰心 《往事》二:“今夜没有电光,中堂燃着两支蜡烛。”
指厅堂之中。
《文选·张衡<西京赋>》:“促中堂之陿坐,羽觞行而无筭。” 薛综 注:“中堂,中央也。”
正室。
《旧唐书·马璘传》:“ 璘 之第,经始中堂,费钱二十万贯,他室降等无几。”
庭院。
三国 魏 曹丕 《感物赋》:“掘中堂而为圃,植诸蔗于前庭。” 明 何景明 《寄孙世其》诗:“系马中堂树,听莺上苑花。”
犹明堂。
《晋书·礼志上》:“ 穆帝 、 孝武 并权以 中堂 为太学。”《宋书·文帝纪》:“丁酉,谒 初宁陵 还於 中堂 即皇帝位。”
指母亲。
唐 李贺 《题归梦》诗:“怡怡中堂笑,小弟裁涧菉。” 叶葱奇 注:“‘中堂笑’指在母前欢笑。”
唐 于中书省设政事堂,以宰相领其事,后因称宰相为中堂。
明 、 清 大学士亦沿用此称。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一·中堂》:“ 明 洪武 十五年设内阁大学士,上命皆於翰林院上任。十八年,又命殿阁大学士,左右春坊大学士俱为翰林院官,故院中设阁老座於上,而掌院学士反居其旁。诸学士称阁老曰中堂,以此。”《儒林外史》第八回:“中堂在朝二十馀年,薨逝之后,赐了祭葬,諡为 文恪 。”《官场现形记》第三七回:“不过看 徐中堂 面上,所以才委他这个差使。”
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幅字画。
《老残游记》第三回:“只有中间挂着一幅中堂,只画了一个人。” 张天翼 《清明时节》:“ 易良发 忍不住要笑,就假装着咳嗽,转过面去看挂在上面的中堂--三星图。”
第2个回答  2020-12-11
清朝才有中堂,中堂都是一品大臣,由于明清都没有宰相所以清朝的中堂相当于古代的宰相虽然没有当时的宰相权利大,并且中堂有几个。相当于今天的总理这个位置,正国级干部
宰相的别称。始於北宋,因宰相在中书省内的政事堂办公而得名。元代沿称。明清时对内阁大学士的称呼。明代大学士实际掌握宰相的权力,其办公处在内阁,中书居东西两房,大学士居中,故称中堂。清代包括协办大学士均用此称。

官 职 称呼
大学士 中堂
吏部尚书 天官、冢宰
礼部尚书 大宗伯
户部尚书 大司徒,大司农
邢部尚书 大司寇
兵部尚书 大司马
工部尚书 大司空
左都御使 总宪
右都御使 副宪
通政使 银台
御使 都老爷
郎中、员外朗 部郎,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