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诸侯纷纷拥兵割据连年征战不止。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的刘备,当得知在南阳有一旷世奇才诸葛亮后。就不辞辛劳三次才如愿所尝地,请到了诸葛亮为他出谋划策,最后得以建立蜀汉政权与魏吴三分天下。


但是诸葛亮为何要让刘备三顾茅庐,才肯出山相辅就令很多人感到困惑不解。其中的奥妙也令很多人拍案叫绝,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去学习的。

首先,要从刘备求贤若渴的迫切性说起。

刘备自从河北涿郡聚集勇士转战各地起,先后在各路豪强的夹缝中求生存。由于自身的力量弱小且才志疏浅,“匡扶汉室”的大业一直没能如愿,最后也只得屈身于荆州刘表的新野碌碌无为。

然而由于刘表病重,荆州的大权也逐渐地被亲曹操的蔡瑁所把持。此时曹操也已灭掉袁绍统一北方各地,正欲率军南下直取荆州。而刘备也在徐庶的辅佐下,打败曹仁奇袭樊城。使刘备也感到有奇人异士的辅佐,才是“匡扶汉室”建功立业的根本。

当徐庶被曹操设计挖走后,又向他推荐了堪比管仲、乐毅的诸葛亮,对于求才迫切的刘备自然是心中异常地高兴。他现在虽然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不可多得的武将相助,但孙乾、麋竺、简雍等人则不具有经纶济世之才,且自身也是才疏学浅常感到力不从心。

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来,还在来回奔波寄人篱下而没有立足之地的原因。既然徐庶和司马徽都同时向他推荐了诸葛亮,说明此人定是才志俱佳大有可为的。想到此刘备就恨不得马上见到诸葛亮要为他出谋划策,摆脱他现在将要走投无路的困境,使他能“匡扶汉室”建功立业。


其次,诸葛亮让刘备三顾茅庐,应该是有意为之的。


1,是诸葛亮自身志向气节的原因。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向来讲究气节的。但此时诸葛亮的气节是不同于文天祥,对国家民族忠贞不渝的舍身取义的行为。而是与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相似之处。

虽然都有对人生取向的认同而考量,但诸葛亮此时的气节与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又有所区别。陶渊明是不想被官场的污流所累名,从而甘愿过一种清新脱俗的田园生活。

诸葛亮此时的气节更是侧重于,对人生志向上的是否认同。是否能得到彼此的尊重认可,应该有“道相同相为谋”的意味。如果刘备有为天下伸张大义的志向,也就与诸葛亮的“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为己任”不谋而合。

在此后的合作中,刘备也就会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也才能实现共同的志向。否则以诸葛亮这种旷世奇才,是不屑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伍的。与其互相猜忌不能合作,还不如自己躬耕于田园,落得个自身逍遥自在。

所以诸葛亮对志向气节非常重视的,如果遇不到志同道合的人,是不会轻易入仕辅佐任何人的。就像与他有些关系的刘表,可能是因为与刘表的“道不同”。虽然身处他的治下,但是宁愿在田园耕作也不愿去辅佐他。这可能与诸葛亮的这种旷世奇才的,“道相同相为谋”的志向气节所决定的。

只有选择志向相同的人,才能形成合力更易于成功。这应该是诸葛亮,不轻易见刘备并考察他的原因之一。是出于诸葛亮自身的志向气节的原因。

2,是诸葛亮对刘备的品行考察。

刘备虽然经过这些年的南征北战,给世人留下了一个“礼贤下士,恭已待人”的仁义之名。但事实上到底如何?是以谨慎行事的诸葛亮所没有见到的,更不会轻易地相信道听途说,非得眼见为实才能安心。

所以,也就有了刘备“一而再,再而三”的前去拜谒诸葛亮。这也是对刘备的诚心与耐心的考验,也是成大事者应具备的品德。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冲动的行为,应该是刘备发自内心真实的行为。

否则刘备如果没有诚心与耐心,就像关羽的不屑一顾,以及张飞要么“用一条麻绳缚将来”、要么“去屋后放一把火”等这些行为。就说明刘备同样也就是一个莽夫,是没有成就大事的帝王之相的。也就更不会成就天下大事,诸葛亮也是断然不会辅佐他的。

像诸葛亮、徐庶这些旷世奇才,是绝对不会轻易地去辅佐一个品性不好,或者是他们认为不好而不愿屈就的。就像曹操纵然设计得到徐庶,但徐庶认为曹操为“汉贼”并“终身不设一谋”,也就有了后来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之说。

所以也就有诸葛亮委托好友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以及他的岳父黄承彦等人,为他前去亲见探看刘备的品行。如果刘备没有诚心及耐心,可能诸葛亮也不会再见他,更不会去辅佐他。

不厌其烦、礼贤下士,再加上行仁义的刘备应该是诸葛亮所认为的,有帝王之相并值得倾力辅佐的明主。


3,应该有诸葛亮为刘备立信的考量。

诸葛亮让刘备再三地去邀请他,也是为了在世人面前,为刘备树立一个礼贤下士的风范。并能聚集天下更多的贤能明士、文臣武将,为刘备的“匡扶汉室”储备更多的人才。

因为诸葛亮知道,刘备现在是兵少将缺势单力薄。只因有个刘皇叔的名头,才得以在刘表的新野屈尊安就。多年来没有建立自己安国立邦的地方,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威信可言。而且他也又没有曹操那种巧夺天下的能力,也更没有孙权那种年少有为撑起吴地一片天。

想与群雄角鹿天下就必须有自己的地盘,并且还要汇聚天下有才能的人,大家群策群力方才能够成功。靠他现在这些人是断然不能和曹操、孙权相抗衡的。并且如果是这样,诸葛亮辅佐刘备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所以,诸葛亮让刘备再三地去邀请他也有为刘备立信的考量。就像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为了立信,叫人立木赏金以获得民众的信任一样。只有立信才能获得人们的信任,才能壮大发展自身,才能完成宏图伟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5
是刘备缺乏人才,对人才的渴望,使他三顾茅庐,因为当时刘备身边的谋士非常的少,为了实现他的霸业,他必须有一个好谋士,所以他三顾茅庐。
第2个回答  2022-06-03
野史,当时诸葛亮见刘备去请他,诸葛亮见刘备的实力最小,于是去找了曹操,曹操没用他;刘备又去请他,他又去找孙权,结果孙权也没用他;到第三次刘备又去找他,无奈只能跟刘备走了。
第3个回答  2020-10-25
首先诸葛亮确实有真才实学可以辅佐刘备,其次刘备三顾茅庐可以得到一个好名声。
第4个回答  2020-10-25
要想利用诸葛亮一统天下,因为诸葛亮是三国有名的谋士,能够给自己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