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和爱情的区别

如题所述

这是个很复杂的话题,曾经我在上课的时候花了两个小时来讲这个内容,看到这个题目,也挺怀念的,在这里我再讲一下移情和爱情的区别吧。
移情的概念求助者是个体把对父母或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并相应地对咨询师做出反应的过程。发生移情时,咨询师成了求助者某种情绪体验的替代对象。
如:我原来很爱我的男朋友,相处了五年,失恋了,很难受。后来我找了咨询师,发现咨询师身上有前男友的某些特质,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因此逐渐对咨询师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表现十分友好、敬仰,甚至对咨询师表现出了情爱的成分,对咨询师十分依恋。
要注意的是,这里为什么说这种情感是移情而不是爱情,是因为咨询关系里面,求助者与咨询师是工作关系,既然是工作关系,那么彼此双方就不是亲密的人,而是正常的一种社交距离状态。
在这样的状态之下,求助者爱上咨询师,显然就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而是一种“意乱情迷”。你喜欢他,其实并不是真正因为他的本质而喜欢,而是他工作的方式,让你以为他本人是这样的一种气质和状态,这种感情,是转移而非真情实意。
要注意的是,求助者表达自己的情感,还得看一种情况,就是有没有把过去的情感状态投入到现实当中。如果他原来的男友跟现在咨询师不是同样的类型,不涉及原先的那层情感状态,这就不是移情。对咨询师抱有超出咨询关系的幻想和情感时,才是移情的表现。
那么,我们再来讲第二个问题。一个女孩的父亲,是一个强势的男人,后来她找到一个男人也很强势,但是他迷恋上了这个男人,他们之间算不算是爱情呢?这种情况不是移情,而是“投射”。投射是什么意思呢?这其实也是精神分析的一个术语,指的是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
在情感当中,一般人们对自己喜欢的人越看越觉得优点很多。以此相反,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则越看越讨厌,越来越觉得他有很多缺点。于是人们过度地吹捧、赞扬自己喜爱的人,严厉指责、肆意诽谤自己厌恶的人。这种认为自己喜欢的人或事是美好的,自己讨厌的人或事是丑恶的,并且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这些人或事上进行美化或丑化的心理倾向,失去了认知的客观性,从而导致主观臆断并陷入偏见的泥潭,这种现象在爱情生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强势的男人,我觉得很有安全感,父亲是这样的,那么在找男朋友时,他有这样的特征,也一定具有安全感,我跟他在一起,会过得很幸福。
投射效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8
所谓“移情”,就是把感情转移的意思,这个概念是精神分析心理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同于当代流行的习语“移情别恋”,因为移情别恋一般是专指爱情而言的,而分析心理学的移情,则是指所有的感情,即不仅指爱情,也指仇恨与憎恶等阴性情绪的转移。
很多人都把移情当成了爱情,其实爱情和移情有很大的区别的。爱情是基于现实的反应,而移情是精神症性反应。
例如恋父情结是一套行为模式,它可能会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演变成“恋爱模式”。当它遇到适宜的刺激时,爱情就发生了。所谓适宜的刺激,就是一个酷似父亲的人。所谓爱情,就是把恋爱模式展现出来。
但是,你会发现这个人毕竟不是父亲,原有的恋爱模式可能不适合他。于是,恋爱中的人会根据心上人的实际情况修改自己的恋爱模式,使双方互相适应。这就是爱情。爱情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就像适应环境一样适应心爱的人。
但是有些人的恋爱模式很刻板,当他发现自己的恋爱模式不适合对方时,不是修改自己的恋爱模式,而是要求对方适应自己。为此,他会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等手段,控制和操纵对方。有些人甚至会在改造不了对方的情况下,用幻相来蒙蔽自己,把僵化的恋爱模式演绎到底。这就是移情,属于神经症性反应。患者生活在症状中,而不是现实中。他的爱情严重脱离实际,他在演戏,而且是自编自导,乐在其中,死不悔悟。
第2个回答  2020-09-28
这是个很复杂的话题,曾经我在上课的时候花了两个小时来讲这个内容,看到这个题目,也挺怀念的,在这里我再讲一下移情和爱情的区别吧。
移情的概念求助者是个体把对父母或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并相应地对咨询师做出反应的过程。发生移情时,咨询师成了求助者某种情绪体验的替代对象。
如:我原来很爱我的男朋友,相处了五年,失恋了,很难受。后来我找了咨询师,发现咨询师身上有前男友的某些特质,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因此逐渐对咨询师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表现十分友好、敬仰,甚至对咨询师表现出了情爱的成分,对咨询师十分依恋。
要注意的是,这里为什么说这种情感是移情而不是爱情,是因为咨询关系里面,求助者与咨询师是工作关系,既然是工作关系,那么彼此双方就不是亲密的人,而是正常的一种社交距离状态。
在这样的状态之下,求助者爱上咨询师,显然就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而是一种“意乱情迷”。你喜欢他,其实并不是真正因为他的本质而喜欢,而是他工作的方式,让你以为他本人是这样的一种气质和状态,这种感情,是转移而非真情实意。
要注意的是,求助者表达自己的情感,还得看一种情况,就是有没有把过去的情感状态投入到现实当中。如果他原来的男友跟现在咨询师不是同样的类型,不涉及原先的那层情感状态,这就不是移情。对咨询师抱有超出咨询关系的幻想和情感时,才是移情的表现。
那么,我们再来讲第二个问题。一个女孩的父亲,是一个强势的男人,后来她找到一个男人也很强势,但是他迷恋上了这个男人,他们之间算不算是爱情呢?这种情况不是移情,而是“投射”。投射是什么意思呢?这其实也是精神分析的一个术语,指的是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
在情感当中,一般人们对自己喜欢的人越看越觉得优点很多。以此相反,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则越看越讨厌,越来越觉得他有很多缺点。于是人们过度地吹捧、赞扬自己喜爱的人,严厉指责、肆意诽谤自己厌恶的人。这种认为自己喜欢的人或事是美好的,自己讨厌的人或事是丑恶的,并且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这些人或事上进行美化或丑化的心理倾向,失去了认知的客观性,从而导致主观臆断并陷入偏见的泥潭,这种现象在爱情生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强势的男人,我觉得很有安全感,父亲是这样的,那么在找男朋友时,他有这样的特征,也一定具有安全感,我跟他在一起,会过得很幸福。
投射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思维,是其不合理信念的想法导致,许多人在感情里面屡屡受挫,就在于他们并没有正确意识情感的过程,误认为“我自己喜欢的,认同的东西,对方有了,就是爱我的表现”,这是相当不理智的想法。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的性格特征也绝不是那么的简单,一叶障目,看不见人的全貌,在交往的时候就会吃很多巨亏。最后,我讲一下爱情。根据斯坦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爱情是由亲密、激情以及承诺三个因素组成,而社会心理学家鲁宾则认为,在爱情里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依恋、亲密和利他。
在爱情里面,首先会存在高度的情感依恋,我感到孤独时,会想到对方;其次会有强烈的利他和奉献行为,为了对方,我可以自愿地为对方做点什么,哪怕自己比较自私,自我为中心,也会表现出理解、宽容他人的举动,同时还有性和亲密的需求,除了他,我不愿意和别人在一起,只想和他过亲密的生活和日子。
满足这些条件,才能说明你是对一个人具有爱情了。否则,就还达不到这个地步,顶多只是好感和喜欢的状态。大家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自己特征和性质,看看自己和一个人交往时是否真的具有这些爱情的属性,有的话就是一份真挚的情感。
第3个回答  2020-09-28
很多现实中被当成爱情的东西,的确是移情。还有比较有名的段誉因为喜欢神仙姐姐在他心里的完美,而喜欢王语嫣。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后,两个人没多久就散了。
移情是一种孩子式的索取,是我们把自己[童年的创伤]投射到了[眼前的关系]里。“我喜欢你,是因为你符合我无意识的需要”。能看到的是,即使和眼前这个人分开了,在下一个人这里还会重复之前的感觉、关系模式。
在咨询里,弗洛伊德最早发现这种现象产生之后,人们被压抑的感情会在咨询关系里表达出来,也给了一个人重新成长的机会。其实人们会修通自己的移情,并不只是因为弗洛伊德的分析有多精准,更多是因为在咨询里体会到的理解、接纳、支持,让人有勇气面对自己以前的创伤、重新负起自己生命的责任。

爱情的话,是一种成人的感情,用爱自己的方式爱别人。如果一个人拥有爱自己、经营一段关系的能力,和很多人都能相处——“对的人”会变得比以前多,人们也更容易得到自己满意的关系。
第4个回答  2020-09-28
我只要和她对视一眼,如果她有躲闪,害羞,窃喜,那么这个女生我有很大把握能追到。

如果她,平静,淡定,甚至对我有点无视,厌恶,那么这个女孩子我一般追不到。

如果我和男人对视,他的眼里飘忽,黯淡,他可能对自己不够自信。

如果他眼神张扬,得意,高傲,他一般来说比较装逼,没什么真材实料。

如果他眼神,清澈,笃定,坚毅,那么他对自己的自我认识一定很全面。并且对人事物,已经形成比较稳定,中肯的三观,这样的人要么踏实勤奋,要么聪明善良,重要的是,心中不自卑也无戾气,不自满也无骄气。

最怕的就是,眼神里面有记恨,有隐怒,有轻蔑却实则为嫉妒。这样的人,容易怀恨在心,并且皮笑肉不笑的假装没事,但是就像潜伏的病毒,逮住机会极有可能落尽下石。

还有一种最复杂的,就是城府极深的人,他懂得伪装表情和眼神,趋利避害,为了掩饰自卑,他会假装高傲不屑一顾,为了示敌以弱,他会假装自己洋洋自得,骄傲自满。为了显得人畜无害,他会假装自己波澜不惊。

但是这种水平和状态很难,所以有的时候单单通过眼神还不够,可以辅助他的动作,语气,步伐,来判断他的心理状态,及潜台词。

当然,其实我们从眼神里很容易看出来一个人自卑不自卑,眼神躲闪特别是面对昂贵的事物时,面对优秀的事物时,眼神黯淡,面对自己喜欢的事物却完全不敢争取,眼神失落且沮丧。

希望大家,遇到自卑的朋友,尽量温和的轻描淡写的略过这些事情,亦或者是友好的帮助朋友面对这些事情,多些体谅和包容,不然本来就会自卑的朋友,会被别人的误解,取笑,忽视,感到无比的羞愧,窘迫,甚至感到怨恨。

我一直觉得自己识人的灵性很高,且这么多年真的提前认清不少人,但是往往也会有一些与我预判不符的人。

所以,我渐渐让自己养成不要先入为主,给别人下刻板印象的习惯。

提前判断一个人的性格脾性,不一定是好事,如果想认识一个人,还是要深入接触,观察,交手。因为人性的劣根性,无法通过一些后天培养的技能完全规避。而人性甚至会利用你的技能记忆,辅助你的性格特征爱憎喜好去欺骗你对一个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