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做家务,还总是丢三落四,作为家长该如何应对?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9

经常可以听到有许多家长抱怨,孩子不愿做家务,还总是丢三落四,对于这些问题,家长该如何引导和教育孩子呢?下面我具体说一下。

第一、加强孩子的任务意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每个人都会有惰性,要想改变现状,家长千万别剥夺孩子做事的权利和机会,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让孩子懂得,做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义务。给孩子分配他们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晚饭后洗碗、自己洗袜子、倒垃圾、收拾自己的房间等等,给孩子更多锻炼和学习的机会。

第二、教会孩子为自己负责。基本上每个人从小读书都会有这种经历,就是早晨上学,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忘记带全东西。但家长的做法不同,可能给孩子养成的习惯就不同。想要让孩子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家长引导孩子树立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让孩子在丢三落四的教训中吸取经验,改掉坏毛病。我认为,孩子用一节课或者几节课罚站的代价换一个好的习惯非常值得。所以家长一定要忍住不要给孩子送东西,有助于孩子对问题的纠正,否则孩子容易产生依赖心理。

第三、对孩子适时提醒。每天晚上,孩子写完作业之后,家长适当的提醒一下孩子,比如问一下孩子:你明天上课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提醒后,让孩子及时检查核对。当孩子慢慢养成习惯,开始有进步的时候,一定不要吝啬夸奖。如果孩子再次出现丢三落四的行为,一定让孩子进行自我反思,寻找出最终原因,对症下药进行改变。

第四、让孩子养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本子,让孩子把计划要做的事情都写好,然后逐个完成。再准备一本便利贴,把一些重要事情的关键词写好,贴在醒目的地方时刻提醒孩子,慢慢培养孩子的习惯,直到孩子最终完全养成好习惯。

第2个回答  2020-11-18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知道一个前提,那就是作为孩子来说,基本上对于做家务不会有太大的兴趣,因为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即便大人也是如此,我们更不能以这样完美的要求去要求孩子们。

所以说在这方面对于孩子的教育上,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懂得变通和循序渐进的思路。孩子在童年时期很难会明白做家务有什么重要的,毕竟这是一种有体力的劳动。如果我们家长想要更多地培养孩子做家务方面的意识,不妨可以将劳动设为有一定的补偿性的活动。

比方每周给孩子下达一定量的家务活动,在孩子保质保量的完成一定的家务工作之后,家长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在孩子们的心理较早的种下有偿劳动,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的正确思维,要知道这样的思维对于未来孩子的成长应该是十分有利的。

如果有的孩子对于物质方面的奖励不是那么的敏感,也许这个办法不是特别的有效,在这种情况之下,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让孩子在完成哪怕一点的家务的前提之下,就马上给予口头表彰或者是鼓励的语言,因为有的孩子可能在内心方面有一些自卑,他们其实希望得到一些表扬或者是夸奖,但只不过是不会表达而已,我们家长可以通过让他们做一点家务的方式满足他们内心的这种需求。

总之我们在让孩子做家务的时候,应该本着这样的几条思路,第一是不能让孩子做过量的家务,因为毕竟孩子的年纪还小,如果安排的劳动量过量的话,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第二是让孩子明白自己劳动的意义,无论是得到物质还是精神,口头方面的奖励都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收获的喜悦。

第3个回答  2020-11-18
要让孩子尝一尝社会的险恶,不愿意做家务,饿几顿就好了。丢三落四,你就给他做好记录清单,每次出去都让他对照清单检查物品。
第4个回答  2020-11-18
作为家长应该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就应该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让孩子参与到家务当中,慢慢的就能够培养孩子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