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与坏老师的区别

如题所述

一、判断好老师和老师区别的第一个标准就是:是否有一颗善良的、包容孩子的心。

在平顶山某个小学的三二班,有个小女孩得了癌症,在省医院治疗。才治疗一个月,小女孩就开始脱发。看着家长发来的照片,班主任常老师心疼极了,率先为孩子捐款。常老师又把这件事报告给学校,希望能都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号召大家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学校老师和孩子们在常老师的牵头下,都慷慨解囊。

每个班都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在三四班有一个叫刘星的男孩,从小父母离异,缺少关爱,并且对他人有仇视心理,动不动就爱打别的孩子,还经常不交作业,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他。当班主任刘老师对刘星进行家访之后,了解到刘星还有很多好的品质,比如:爱妈妈,经常帮妈妈做家务活;有爱心,照顾流浪的小猫小狗。为了帮助刘星,刘老师专门开展了一堂班会课。在班会上,刘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了刘星的生活及他的好品质。同学们听完都对刘星刮目相看。接着刘老师号召大家帮助刘星的学习,并且原谅刘星以前做过的错事,多包容他都帮助他,让他和大家一起进步。自从这节班会课过后,刘星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努力学习,并且逐渐的改掉了打人的不良习惯,大家也越来越喜欢他。

二、判断好老师与坏老师的第二个标准就是:是否经常用激励性的语言,多鼓励孩子,树立孩子对生活对学习的信心。

“刘博,你的声音很好听,回答得非常正确,如果声音再响亮一点,老师相信你会更棒!”韩老师用鼓励的眼光看着刘博。刘博性格内向,课堂上总是不敢回答问题。这次的问题比较简单,韩老师相信刘博一定会,所以他选择让刘博来回答,让刘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以后积极发言的信心。

当刘博再次用响亮声音回答一遍后,韩老师带头鼓掌让刘博表示祝贺:“刘博,你是最棒的!看,大家多么喜欢听你回答问题!以后你要加油哦,老师和同学们都期待你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从此以后,刘博越来越勇敢,性格开始变得开朗起来。

三、判断好老师与坏老师的第三个标准就是:和家长沟通时,不是总是向家长告状,而是和家长一起探讨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今天上课的时候,尹老师发现小涛在课堂上玩手机。下课后,尹老师把小涛叫到办公室,温和的问:“小涛,你喜欢用手机干什么?查资料?玩游戏?还是看搞笑视频?老师可喜欢用手机玩游戏了,还喜欢看小品。”小涛一看老师并没有生气,就兴致勃勃的对老师说:“老师,你知道吗,我玩游戏可厉害了?能赢很多人。”“哦?谁教你的在手机上玩游戏呀?”尹老师又问。“我爸爸都爱玩游戏……”

放学时,涛涛的妈妈来接孩子,尹老师把他们带到办公室,对孩子的妈妈说:“小涛很厉害啊,手速很快,玩游戏能赢很多人,太了不起了!我们很多人都比不了!”小涛妈妈很生气孩子把手机带到学校,还在课堂上玩游戏。尹老师就安慰妈妈不要生气,一同坐下来共同寻找孩子爱玩游戏的原因,并探讨以后的解决办法: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家长以身作则不玩手机,有时间多带孩子一起运动,或走出家门多拥抱大自然、或星期天把同小区的小朋友组织起来,让他们一块儿玩意义的游戏等。

四、是否关心每一个孩子,不偏不移。

很多老师都喜欢乖巧听话、学习好的孩子,但更需要帮助的是那些学困生和有不良习惯的孩子。小宇是一个调皮的男孩,家长最发愁的是他的字写的不好。当语文老师王老师观察小宇一段时间后,决定以后多帮助他。每当学习写字时,王老师就多次走到小宇身边,观察他的字写得如何。如果间架结构或笔顺不对,王老师就再给他讲一讲,有时拿着他的手,教他一笔一画的写。王老师还和小宇的家长沟通,希望家长每次都严格要求小宇作业的字体。一段时间后,小宇的字进步很多。

其实,许许多多一线老师工作都非常认真负责,每一个孩子不断成长和进步,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11
差距在于这几点。1、有能力带领学生成长。有一个非常形象化的比喻,说学校就是一个打怪升级的战场,跟随一个老师工作不外乎图一个好的前程。因此好老师的第一个标准,一定是得有能力带领学生成长。也就是说,学生能从老师身上学到东西:经验、技能、处事方法、专业知识等等。如果老师本身混得就比较惨,那他能教给学生的知识就会很有限。

2、愿意带学生发展。老师光有能力还不够,他还得愿意教会手下的人。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愿意对下属倾囊相授,有的害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有的害怕下属夺了他耀眼的光环,还有的老师不善授权,喜欢独来独往。有句古话叫“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有意愿带员工发展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3、愿意和学生分享胜利果实。能从老师身上学到东西当然好,但如果业绩出来了,老师独揽功劳,像个铁公鸡一样一毛不拔,也是非常令人头疼的!老师在进行利益分配时,要有宏大的格局,才能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这才是好老师应该有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