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报名后不去算是参加了中招考试的应届毕业生吗?可以上3+2或五年一贯制吗?

如题所述

2022年广州市中考报名问答
1
我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简称“中考”,下同)报名须具备什么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报名参加我市2022年中考:
(一)具有我市初中学籍的应届毕业生。
(二)具有我市户籍的外地返穗生或往届生。
(三)经批准的港澳台或国外来穗升学生。
(四)我市初中学校毕业的非本市户籍往届毕业生。
2
高中或中职在校生能报名参加中考吗?
不能。
3
各类考生何时在何地报名?
4
各类考生的身份证件号有什么要求?
中国境内公民考生证件号为居民身份证号码;港澳台居民考生证件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港澳居民居住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居民居住证》或《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证件号码;外籍考生证件号为护照号码。
5
如何获取考生号?
(一)我市应届毕业生、往届生及外地返穗生通过网络方式进行报名派号。考生登录“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考服务平台”(https://zhongkao.gzzk.cn/,简称“中考服务平台”,下同)——“网上报名”栏目,点击“粤省事登录”进入广东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名认证后进行考生号申请及报名(具体操作详见报名页面操作指引)。其中我市应届毕业生无须上传报名材料,系统根据学籍和户籍数据自动审核报名资格,通过后予以派发考生号。往届生和返穗生须上传身份证、户口簿、毕(结)业证书或学籍证明等材料,由区招考办审核通过后予以派号。
(二)已于初三上学期采集身份证、领取考生号的我市应届毕业生,凭考生号和初始密码直接登录中考服务平台进行网上报名。尚未采集身份证的我市应届毕业生,除可网上申请考生号外,也可直接提交身份证给学校审核通过后予以派号。
(三)无我市学籍的港澳台及国外来穗升学生到区招考办现场办理报名派号。考生须携带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或来往内地/大陆通行证、或有效中国签证的外国护照和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表等身份证件,初中毕业证(证明),以及委托本市户籍居民照顾的公证书等材料原件,到居住地所在区招考办进行报名资格审核,通过后予以派号。
(四)未曾办理身份证或持其他证件等原因无法通过“粤省事”实名认证的考生,可联系报名点进行资格审核并派号。报名点在中考服务平台申请派号时须上传考生有关报名材料,区招考办审核通过予以派号。
6
报名流程是怎样的?
(一)考生登录中考服务平台进行网上报名并确认报名信息。(二)考生网上缴纳考试费。(三)申报各类资格的考生上传相应资格所需材料并提交材料原件给报名点核验。
7
网上报名有哪些步骤?
考生凭考生号和初始密码登录中考服务平台。首次登录成功后考生须先阅读报名须知、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修改初始密码和核验接收短信手机号码后重新登录,按系统指引,依次完成以下操作:(一)核对考生基本信息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录取参考科目的考试成绩等级,发现有误的,应及时联系报名点处理。(二)填写个人资料。(三)填报体育考试项目。(四)资格申报。包括是否参加高中阶段学校统一录取、非户籍生升学资格(含政策性照顾学生、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跨区生、加分或优先录取考生等各类资格申报。(五)填报个人防疫信息。(六)确认报名信息。考生须在2022年3月5日18:00前对报名信息予以确认,逾时未确认的则报名无效。
8
考生照片上传有何要求?
为方便考生网上报名,考生可自行前往指定相馆拍摄照片,或自行拍摄符合规格的照片并在中考服务平台上传。应届毕业生由学校统一组织拍摄照片。
9
体育考试项目怎样填报?
所有考生均须填报体育考试项目,在一类考试项目中选择一项、二类考试项目中选择两项参加考试。其中,二类考试项目里跳类、投掷类、球类的每个类别中最多只能选择一项。考生还可根据本人身体状况申请免考、择考、缓考或特殊体育考试。特殊类考生如医务审核未通过,须及时向区招考办书面提出重报申请,并在中考服务平台重新填报体育考试类别和项目。
体育考试具体规定可在广州市教育局官网查阅,详见http://jyj.gz.gov.cn/gkmlpt/content/7/7376/post_7376380.html#243http://jyj.gz.gov.cn/gk/zfxxgkml/bmwj/qtwj/content/post_7379446.html

10
填报个人防疫信息需要注意什么?
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考生须如实填报个人防疫信息,包括常住家庭地址、是否住校、市外旅居史等。系统提示未关联健康码的考生,须检查“穗康”微信小程序登记注册的证件号是否与中考报名证件号一致,如不一致,须使用中考报名证件号在“穗康”微信小程序注册健康码。
考生应做好个人日常卫生防护,减少不必要聚会,避免长时间在密闭空间停留,维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生活习惯。各项考试前14天非必要不离开广州,尽量减少考前不必要的跨市流动,尽量避免与外地来粤人员接触,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场所,以免受疫情影响造成不能参加考试。
11
报名后户籍信息发生变更,如何更改?
考生的户籍信息在报名结束后发生异动的,考生须尽快凭户口簿和身份证向报名点提交户籍变更申请,最迟于志愿填报开始前2周完成,逾期未更正的以原报名信息为准。
12
学籍信息有误如何更改?
考生在中考服务平台的学籍信息,包括学籍号、“是否具有我市三年初中完整学籍”及“本校三年完整初中学籍”等基本信息均来源于“广州市教育综合管理系统”。如有误,考生可联系初中学校,提交相关学籍材料报各区学籍管理部门核实更正,再报区招考办处理。
13
报名信息确认后,还可取消确认修改吗?
报名时间截止前已确认、因故需修改的,考生可向报名点提出申请,经报名点取消确认状态后可再次修改并确认。
14
如何缴纳考试费?
根据《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关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科目收费问题的复函》(穗发改函〔2020〕272号)规定,中考按每生每科10元进行收费,收费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英语听说、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物理实验操作、化学、化学实验操作、地理、生物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凡参加我市高中阶段学校统一录取的考生须在报名确认后、于 3月11日前 登录中考服务平台,按系统操作指引缴纳考试费160元(返穗生、往届生、无我市学籍的港澳台及国外来穗升学生须缴纳考试费110元), 网上缴费成功后视为完成报名。 考生可按页面指引,扫描二维码进行缴费操作。
15
哪些考生需要在网上提交资格申请,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申请政策性照顾学生、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跨区生、加分或优先录取考生等升学资格的考生,须在中考服务平台资格申报栏目申报相应资格,按要求上传审核材料,并提交材料原件供报名点核验。考生可参照中考服务平台中各项资格的标准证件样式准备材料,以提高申报效率。
(一)政策性照顾学生: 见问答十七。
(二)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条件的随迁子女: 无须提交材料,通过数据共享方式获取市公安局、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的有关信息自动审核。
(三)跨区生: 无须提交材料,通过数据共享方式获取市公安局户籍信息自动审核。
(四)加分或优先录取考生:见问答二十八。
16
哪些考生需要进行监护人身份核验?
对申请政策性照顾学生、加分或优先录取考生、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资格的考生,须先进行监护人身份审核。前期未采集父母身份证件或监护人身份核验未通过的考生,须按页面指引通过监护人刷脸登录“粤省事”核验或上传监护人身份证件、亲子关系材料(如与父母或一方同户的户口簿、《出生医学证明》或监护人变更的法院判决书等)进行核验。报名点根据考生提供的证件材料在中考服务平台进行初审,区招考办复核、审定。监护人身份核验通过后,方可进行相应资格审核。
17
符合哪些条件的非本市户籍毕业生可享受政策性照顾?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非本市户籍毕业生(含往届),可申报政策性照顾学生资格,报考范围与其学籍所在区具有该区户籍和学籍的初中应届毕业生相同(往届生不可报考自主招生和名额分配计划)。
注:
1.上述有关消防救援人员子女的规定,以《关于印发<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广州市教育局 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关于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穗消〔2020〕8号)为准。
2.上述有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子女的规定,以《广州市教育局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转发关于做好抗击疫情一线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规定为准。
3.以上各项材料或证件须提交原件核验。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行为,考生及监护人对所提供的材料真伪性及因此产生的问题负全责。
4.上述政策性照顾事项因上级政策等情况需调整时,以上级部门发文为准。
18
符合哪些条件的随迁子女可以报考公办普通高中?
具有我市三年初中完整学籍、父母一方或其他监护人持有在我市办理且在有效期内的《广东省居住证》的非本市户籍应届初中毕业生,可报考我市公、民办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省、市属和越秀、海珠、荔湾、天河区属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随迁子女的计划为该校当年招生计划的8%至15%,其他区属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随迁子女的计划为该校当年招生计划的8%至18%,区属公办普通高中的具体比例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省市属公办普通高中的具体比例由学校自行确定。普通高中补录时,公办普通高中学校补录计划不再区分户籍生和符合报考公办普通高中条件的随迁子女。
19
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资格对居住证有何要求?
随迁子女父母至少一方必须持有在广州市办理且在有效期内的《广东省居住证》。审核期间居住证在有效期内即予以认定。
20
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资格对学籍有何要求?
具有我市三年初中完整学籍的应届毕业生,予以认定。
21
往届随迁子女可否报考公办高中?
不可以。往届随迁子女只可报考在我市招生的民办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其中港澳台居民的往届生还可报考招收港澳子弟班的学校。
22
父母双方都是广州户籍,考生是非广州户籍的,可报考我市公办普通高中吗?
不可以。考生将户口迁入广州市后可报考我市公办普通高中,否则只可报考在我市招生的民办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港澳台居民考生还可报考招收港澳子弟班的学校。
23
不符合报考公办普通高中条件的随迁子女还可以在我市升学吗,可以报考哪些学校?
不符合报考公办普通高中条件的随迁子女可以在我市继续升学,可报考在我市招生的民办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其中港澳台居民考生还可报考招收港澳子弟班的学校。
24
不符合政策性照顾学生资格的考生,需要在中考服务平台重新申请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资格吗?
需要。如考生政策性照顾学生资格审核未通过,须在规定时间内重新登录中考服务平台,在资格申报—非户籍生升学资格栏目选择“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选项进行申报。未重新申报的不纳入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资格审核。
25
什么是跨区生?如何办理跨区手续?
有广州市学籍与户籍的应届生,但户籍与学籍不在同一个区(越秀、海珠、荔湾视作同一区),选择回户籍所在区升学的,称为“跨区生”。例如某考生学籍在越秀区、户籍在从化区,可选择按学籍区即越秀区报考,或选择按户籍区即从化区报考,选择按户籍从化区报考即为跨区生。选择回户籍所在区升学的考生,须在中考服务平台申请跨区生资格。
26
跨区生能报考户籍所在区公办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省一级普通高中的名额分配计划吗?
不能。无论考生是否跨区,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的考生,按其学籍所在区填报名额分配志愿,可填报名额分配到本校的普通高中学校志愿。
27
跨区生需要回户籍区参加考试吗?
不需要。办理了跨区手续的跨区生,系统会自动设定升学范围为户籍所在区,其报名、考试、志愿填报仍在学籍学校进行,不需回户籍所在区办理。
28
符合哪些条件可以享受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加分或优先录取?
2022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加分或优先录取考生分类见下表:
注:
1.享受上述加分录取的考生,其享受加分后的总分数仅用于投档录取,不作为考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体育、艺术特长生和名额分配录取不享受加分或优先录取)。
2.上述各类加分或优先录取条款中,考生可申报多项但只能享受其中最高加分一项。
3.上述有关军人子女的规定,以《广州市教育局关于转发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穗教转〔2014〕332号)、《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和完善我省复退军人服务体系的意见>的通知》(粤委办〔2017〕2号)为准。
4.上述有关消防救援人员子女的规定,以《关于印发<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关于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穗消〔2020〕8号)规定为准。
5.上述有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子女的规定,以《广州市教育局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转发关于做好抗击疫情一线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规定为准。
6.以上各项材料或证件须提交原件核验。出具父母证件的还须提供与父母(或一方)同户的户口簿(须以父母或考生为户主)或《出生医学证明》或监护人变更的法院判决书等。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行为,考生及监护人对所提供的材料真伪性及因此产生的问题负全责。
7.上述加分或优先录取事项因上级政策等情况需调整时,以上级部门发文为准。
29
军人子女加分或优先录取资格如何进行审核?
现役军人子女的加分或优先录取资格由各报名点初审,根据系统编号依序整理考生的申请表(须加盖部队师级以上单位公章)和证件材料,各区招考办汇总本区资料后于4月8日前上交市招考办,再由广州警备区进行资格复核、审定。
复退军人子女的资格审核,由报名点初审,区招考办复核、审定。
30
什么是“三侨生”?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的相关文件规定,“三侨生”是指考生本人是归侨青年或归侨子女或华侨在国内的子女。归侨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港澳同胞的子女不属“三侨生”范围。
31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子女如何界定?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抗击疫情一线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粤教基函〔2020〕11号)规定,获得嘉奖以上表彰或奖励的,或在本地定点医院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或赴湖北等国内外疫情高发地区执行抗击疫情任务的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原则上其每名子女在2020年-2022年享受一次入学升学优待;表现特别突出的一线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各地可视情延长优待时间。根据《广州市教育局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转发关于做好抗击疫情一线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规定,驻穗部队中抗击疫情一线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参照执行。
32
具备什么条件的考生可报考名额分配计划?
名额分配即近年来实行的指标到校政策,按省的政策规范表述为“名额分配”。根据国家、省关于优质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的规定,我市2021年至2023年公办的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和省一级普通高中学校将50%的招生计划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
报考名额分配计划的考生,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具有我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学生);二是具有同一初中学校三年完整学籍并在该校就读到毕业的初中应届毕业生,或从市外转学到本市并在转入学校就读到毕业的初中应届毕业生。拟报考名额分配计划的非本市户籍初中应届毕业生,户籍迁入我市或政策性照顾学生资格申报的截止日期为2022年3月31日。
33
考生须在网上申报名额分配报考资格吗?
不需要。名额分配报考资格不需考生申报,系统将直接呈现有关的资格信息和审核状态,考生可实时查阅。如有异议,须及时向初中学校反映。
34
申请体育、艺术特长生资格的考生需要在网上申报吗?
申请体育、艺术特长生资格的考生在中考报名时不做申报。届时按照有关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文件规定的时间登录中考服务平台申报特长生资格、项目和招生学校。
35
如何查询各类资格审核结果?
考生可登录中考服务平台“综合查询”栏目或关注“广州招考”微信公众号查询各类资格审核结果,审核结果也将以手机短信方式告知考生。
36
对资格审核结果存在异议如何申请复审?
如对资格审核结果有异议,考生应根据审核不通过原因,及时补充或更新相关材料,重新提交报名点申请复审。
37
各类中考考生升学报考范围是什么?
2022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生报考范围一览表见下表:
注:
1.省、市属普通高中: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广东广雅中学、广州市执信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广州市第六中学、广州市铁一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市协和中学、广东华侨中学、广州市美术中学、广州外国语学校。
2.区属公办示范性普通高中:面向全市招生,但招收学校所在区以外的学生人数不能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计划的15%。具体学校名单详见《报考指南》。
3.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具有我市三年初中完整学籍、父母一方或其他监护人持有在我市办理且在有效期内的《广东省居住证》的非本市户籍初中应届毕业生。省、市属和越秀、海珠、荔湾、天河区属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此类考生的计划为该校当年招生计划的8%至15%,白云、黄埔、番禺、花都、南沙、从化、增城区属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此类考生的计划为该校当年招生计划的8%至18%,区属公办普通高中的具体比例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省、市属公办普通高中的具体比例由学校自行确定。
4.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的考生,按其学籍所在区填报名额分配志愿,可填报名额分配到本校的普通高中学校志愿。
5.具有广东省户籍或属于外省来粤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符合我市中考报名条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可报考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招生以及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专业计划,具体要求以省当年印发文件为准。
38
如果不参加中考报名对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有什么影响?
我市中考实行“根据考生志愿,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的考试招生办法,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统一填报志愿、统一录取、统一注册学籍。未报名参加中考的考生,不能参加普通高中、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计划和中职学校的统一投档录取。
39
参加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招生和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有冲突吗?
不冲突。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招生工作由省统一组织报名、考试和录取,考生被全省统考招生录取后,仍可以继续参加我市2022年中考及高中阶段学校录取。五年一贯制招生的具体要求以省印发的当年相关文件为准。
40
如何及时获取中考有关信息?
考生和家长可访问我办官方网站“广州招考网”(http://gzzk.gz.gov.cn/),关注“广州招考”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及时获取我市中考工作最新安排及信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3
不算,如果你没有中考成绩的话是不算应届毕业生的
第2个回答  2022-03-14
多吃这个能抗癌,多吃那个能抗癌……“抗癌蔬菜”都成了蔬菜里的网红战斗机,真的有那么神吗?

特定种类蔬菜,真能抗癌?

1、你听说过“抗癌蔬菜排行榜”吗?
这个说法流传已久,至今还时不时在长辈朋友圈出现:根据日本国立癌症预防研究所公布的抑癌蔬菜排行,靠前的有熟红薯、生红薯、芦笋、花椰菜、卷心菜、菜花、甜椒、胡萝卜、芥菜、番茄等。
除了以上,西兰花、大蒜、洋葱也被不少人认为是“抗癌明星菜”。网上不少文章鼓吹,多吃XXX就能防癌抗癌。

PS:别急着记啊,先看看真假。

2、抗癌蔬菜?没那么神!
现在并没有所谓的单一抗癌食物、抗癌蔬菜:
首先,这个传言出处就不靠谱。日本没有“癌症预防研究所”,倒是有个“癌症研究所”;你说是翻译失误?但这个机构也从来没有发布过这类清单;
其次,不管是所谓上榜的蔬菜,还是口口相传的那些抗癌明星菜,基本都含有能抗炎症反应或者抗氧化作用的成分,虽被个别研究认为是含有抗癌物质,但这不能等同于是抗癌食物。
癌症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是单纯多吃一种两种青菜就能预防或治愈的;多吃各类蔬菜的确对防癌抗癌有益,但目前还没有哪种蔬菜被明确证实能预防特定肿瘤,缺乏可靠的临床数据,反倒是个别商家会拿这个当幌子趁机过度神化“抗癌食物”,想着你的钱包呢。

怎么吃,让身体远离癌症?

1、普通人平时应遵照这些饮食习惯
在吃这方面,可别把自己给作出病来啦。保证营养均衡充足,你的免疫力也能多一重保障:
关于蔬菜、肉类、奶类等食物的摄入,多样均衡才是王道;
一日三餐请尽量保持规律,“垃圾食品”偶尔吃吃还行,可别长期当饭吃。
是不是一点都不惊喜,一点都不意外?这就对了。
因为,健康没有捷径可走,能让我们护好身体的其实还是很无趣、见效慢的那老几样:正常起居、适度饮食、合理锻炼。

2、肿瘤病友怎么吃?
前段时间小编也说过了,肿瘤病友的营养需求比正常人更多,只按照普通饮食,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加速免疫力下降。
①没有固定的食谱,只有特定的饮食原则
这个时候需要详细咨询医生或营养师,根据各人具体情况,理出一份专属的饮食搭配方案,便于日常执行。
第一部分提到的蔬菜,以及香菇、姬松茸、银耳、黑木耳、荠菜、马齿苋、黄花菜、核桃、紫菜、芋头这些食物,多吃有好处,但不必偏信偏食某一种。
②保健品能不能吃?
免疫力低下、术后身体虚弱的中老年病友可能都比较关心这个。在咨询过医生的前提下,适当服用一些保健品作为辅助调理方式是可以的,能快速补充营养,有助于更快恢复。
其中,对于现在很火的灵芝需要客观看待。它所含的多糖和三萜等活性成份,有助于提高机体对化疗、放疗的耐受力,保护骨髓造血功能,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但是最好是吃它的活性成分提取物,直接吃灵芝很难达到起效的量。
第3个回答  2022-03-14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的致残、致死性疾病,所以,中老年人,特别是平时患有高血压、肥胖症,当天气变凉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中风的发生。饮食也是预防中风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预防中风该如何饮食呢?在日常生活中,为预防中风,请看下面关于预防中风最基本的饮食建议,对你有好处。

预防中风的饮食建议
1、补钾
钾是人体所需的重要元素之一,担负着维持人体细胞内渗透压、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兴奋性等作用,钾还参与心肌收缩、舒张,参与人体能量代谢,缺钾的人容易发生中风。马铃薯含钾丰富,有报道称,每天吃一个马铃薯,就可以使中风危险下降60%,黄豆、青豆、黑豆、红小豆、绿豆等含钾也很高,宜常吃。

2、补镁
钙和镁是一对形影不离的亲兄弟,又是一对互不相让的冤家对头。钙能促进心肌收缩,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而镁则能对抗钙的作用,维持脑细胞内外钙的平衡,从而保护大脑。一旦钙与镁的比例失衡,容易引发中风。常吃玉米、西红柿、海带等食品,可以补充丰富的镁,有助于预防中风的发生。

3、补维生素
预防中风,维生素C和维生素E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两种维生素都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维生素C能保护血管内皮系统的完整性,防止发生血栓、出血;维生素E能抗氧化,防止有害物质对脑血管的破坏,保持血管弹性,防止中风发生。常吃蔬菜、水果、玉米油等大有好处。

4、降脂
高血脂造成动脉硬化,血管堵塞,是引起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应经常吃降血脂的食物,如洋葱、海带、卷心菜、深海鱼油等,适当饮醋、饮茶大有益处。

5、降压
高血压也是引起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而且是更危险的因素。高血压既可以直接造成出血性中风,又可以间接造成血栓性中风,因此,降低血压,保持血压平稳非常重要。可以多吃点芹菜、橄榄油、萝卜等。

6、降低血液黏稠度
血管里的血液黏稠度增高,导致血液流动缓慢,容易发生堵塞,出现血栓,引发中风。因此,降低血液黏稠度是防治中风的重要内容。为此,可以多吃点黑木耳、韭菜、生菜等。

预防中风的食疗方

(一)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二)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
(三)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它能扩张血管,具有降压和促 进胆固醇排泄的作用。若中风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四)生食大蒜或洋葱10~15克,可降血脂,并有增强纤维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
(五)中风病人饭后饮食醋5~10毫升,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六)香蕉花饮:香蕉花5克,水煎代茶饮。可预防中风及脑血管意外。
(七)芹菜汁:芹菜适量。将芹菜洗净去根,捣烂取汁。每日服3次,每次3汤匙,天为一疗程。清理内热,降压安眠。主治中风、高血压,对血管硬化亦有较好疗效。
(八)小米麻子粥:冬麻子、薄荷叶、荆芥穗各50克,小米150克。将冬麻子炒熟去皮研细;砂锅内放水先煮薄荷叶、荆芥穗,而后去渣取汁,再将麻子仁、小米同放汁内,加水煮成粥即可。每日1次,空腹食。滋养肾气,润肠,清虚热。可辅治中风以及大肠滞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3-13
什么叫中考报名后不去呀?不去干什么呀?不去参加考试啊?你没去考试,你全部是临汾呐,你怎么算参加的中招考试的应届毕业生啊?到时候你恐怕连毕业证都拿不上,怎么可能上什么3+2?还是五年一贯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