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和鲁迅对打过笔仗吗

如题所述

打过。胡适受儒家文化影响大,二鲁迅是坚决的倒儒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2-20
来源:知乎

豆子

人民艺术家
3249 人赞同了该回答

并没有骂起来。
因为鲁迅一直骂胡适,胡适一直不吭声。
起初,鲁迅跟胡适的关系很好。
我们看《鲁迅日记》:
己未年五月二十三日,晴。
上午给老李写了封信。下午去学校,买了本《马叔平所臧甲骨文拓本》,花了我四块大洋。晚上胡适在东兴楼拉场子喝酒,叫我也去,一共十个人。(二十三日晴。上午寄李遐卿信。下午往大学,得《马叔平所臧甲骨文拓本》一册,工值券四元。夜胡适之招饮于东兴楼,同坐十人。)

他们经常一起吃席。
在之前的文章中,鲁迅称呼胡适为先生。因为虽然鲁迅的年纪比较大,却比胡适出名要晚一些。不过,自从1924年以后,鲁迅一提起胡适,就变得阴阳怪气了。鲁迅是左派急先锋,胡适是右派温和狗,水火不能相容。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北京女师大的女校长杨荫榆,就是《纪念刘和珍君》里头那个反动女老师。她实行对学生的高压统治,不允许学生参与学生运动,手段强硬,引起学生强烈反感。因此学生发动了“驱羊运动”,要把她从校长位置上赶下去。
杨荫榆虽然行事上有欠考虑,但终归热心教育事业,他不让学生上街,多半是怕学生被击毙。鲁迅的文章出来以后,杨荫榆名声臭到了大街,只好退出教育系统,但后来依然去别处当了老师。1937年日军侵占苏州的时候,杨荫榆的学生被日本人殴打,她只身前往日本军营,递交用日语写的抗议书,要求日本人交出凶手。她花光了自己的所有积蓄,建造房屋,收留因战乱避难的孩子。杨荫榆的行为遭到日本人痛恨,最终被日军杀害,抛尸河中。
她是十恶不赦的人吗?
完全不是。
可惜这个情况鲁迅是看不到了,她的形象,永远停留在《纪念刘和珍君》里了,还被选进了课本,继续遭受数以亿计的误解。
随着北师大事件的爆发,鲁迅和其他人的论战也开始了。鲁迅是支持学生运动的,而论战的对方的态度,主要是“学生应以学习为主”,持着这种观点的主要是陈源、李四光等人。
本来,也没胡适什么事儿。
但胡适手贱,发表了一篇名为《爱国运动与求学》的文章。文章写作的背景是,学生一开始要对付杨荫榆还可以理解,但最后演变成了暴力行为,闯进章士钊、刘百昭、朱深家打砸,并火烧了《晨报》报社,胡适表示遗憾。
在文末,胡适说:
在一个扰攘纷乱的时期里跟着人家乱跑乱喊,不能就算是尽了爱国的责任,此外还有更难更可贵的任务:在纷乱的喊声里,能立定脚跟,打定主意,救出你自己,努力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个有用的东西!
鲁迅认为这是在为章士钊洗地。
由于鲁迅的笔力很雄健,讽刺意味十足,所以但凡和他持有不同观点的,都被骂得狗血淋头。这里头包括刚才说的陈源,以及他的弟弟周作人。胡适给他们三个都写了同样一封信:
我最怕的是一个猜疑,冷酷,不容忍的社会。我深深地感觉到你们的笔战里,双方都含有一点不容忍的态度,所以不知不觉地影响了不少的少年朋友,暗示他们朝着冷酷,不容忍的方向走,这是最可惋惜的。
鲁迅很生气。
后来他写《出卖灵魂的秘诀》讽刺胡适。
文章里他喊胡适为胡博士,他说,“胡适博士曾经玩过一套‘五鬼闹中华’的把戏”,说胡适说“日本不可能用暴力征服中国人”,这句话是“预备向‘日本朋友’上条陈”,从而推断出胡适的意思是“暴力征服不了中国人,以德服人就可以”,原来如此,“胡适博士不愧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师”。
此外,还有这样的:
胡适博士“能用英语和他们会谈”,真是特别。尽管几次三番公开讽刺胡适,但胡适从来没做过回应。只有在给周作人写的信里,胡适提到过鲁迅:
生平对于君家昆弟,只有最诚意的敬爱,种种疏隔和人事变迁,此意始终不减分毫。相去虽远,相期至深。此次来书情意殷厚,果符平日的愿望,欢喜之至,至于悲酸。此是真情,想能见信。
鲁迅生平骂人无数,讽刺连篇,众人都为他叫好。他也当真是铁骨铮铮的勇士,但这种笔锋加上激进之思想,太容易误伤别人。不过,后世在拔高鲁迅的时候,并不是会在意他的文章究竟有何等魔力,他们只注重鲁迅文章中的意识形态,刚好这个立场符合政治的需要。然而这正是鲁迅当初最不愿意看见的。1996年,罗稷南亲口告诉鲁迅之子周海婴,在1957年的时候,他曾向毛泽东提了一个问题:
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他可能会怎样?毛泽东讲:
以我的估计,要么是关在牢里还是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作声。
这也印证了胡适后来说的:
鲁迅是个自由主义者,绝不会为外力所屈服,鲁迅是我们的人。
呵呵。
是谁的人不重要,和谐社会最重要。

编辑于 2015-08-04
3249496 条评论
分享
收藏收起

Chris

SHOW ME THE MONEY
240 人赞同了该回答

反驳排名第一的:
1,鲁迅的重点根本就不在什么杨荫榆。
鲁迅的文章读的不多,就《记念刘和珍君》那篇文章来讲
一共提到杨荫榆的地方就是两处一个是她的名字,一个是说这个校长广有羽翼。
校长比一个没入社会的学生羽翼广 再正常不过 这里只不过陈述了事实,退一步讲,就连广有羽翼算不算贬义词都值得一番讨论。
学生敢反抗校长 再怎么也不可能是范进那种的穷酸文人。
鲁迅之所以这么写,部分是因为从刘和珍敢叛逆校长这点 找到了共鸣(参见《社戏》里那群叛逆的天真少年,鲁迅对这种叛逆一直有隐隐的好感,鲁迅欣赏尼采也是这个道理。以及参见《铸剑》里那个从懦弱到复仇的少年,《我的第一个师父》里的叛逆和尚,以及魏晋竹林七贤的事迹,例子简直不要太多)
任何一个当年做过反抗校长梦的熊孩子,叛逆少年,热血青年都能找到共鸣,有什么奇怪的?
所以这篇文章根本就没有杨荫榆什么事情,杨荫榆充其量就是个跑龙套的,把她换成李荫榆,王荫榆或者其他任何一个校长,都一样的效果,叫老毛 教辅书 语文班主任之类一发挥 就成鲁迅说杨荫榆十恶不赦了?
二元化文革思想也太严重了吧?
教辅书大多数都是强调孔乙己多么迂腐。扔掉教科书看 偷东西都偷书的孔乙己其实是个可爱的有点中二的人物,这种脑子一根筋的人在良好的社会就有潜力成为爱因斯坦,霍金,康德;在满大街都是只关心八卦,以其他人的笑话和苦难为食粮的民众的社会,孔乙己就只能成为大家眼中的笑柄。
杨荫瑜名声臭大街正好就是扇了这帮人的脸。
2,鲁迅不主张学生上街,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鲁迅本来就是不主张学生上街的,但学生既然流血了也绝对不能污蔑学生流的血是被什么人指使收买来的。
鲁迅那篇文章目的不是为了歌颂流血的,而是为了反驳那些什么都没做,只会在旁边污蔑学生被利用的人。
3,
随便查了一下(因为只有这个答主给出原文了,其余的所谓论战没有提及原文没办法查)
答主说的所谓对胡适人身攻击的那句:
『有一次胡适博士还能够用英国话和他们会谈』
这句话的背景:
监狱里对犯人刑讯逼供无论民国还是现在都是尽人皆知,至少也有所耳闻吧?
胡适博士去监狱里考察说:连一点点刑讯逼供的证据都找不到,犯人们还很自由,虽然条件差些,还是挺令人满意的嘛。还用英语去逗犯人(当然不排除民国有懂英语的犯人可以聊天)。
不能验证这是真是假,鲁迅也是从当年的通讯杂志上摘录的内容。
今天随便哪个县长去监狱,狱卒狱警不得跪着迎接,县长出来后对记者笑说,条件很好嘛,打扫的很干净嘛,我还和那些犯人们谈笑风生呢。
然后鲁迅说一句『有一次某县长还和犯人们谈笑风生』。
这就叫人身攻击???这是什么样的人身攻击?
鲁迅拿这句话来攻击县长?
更何况抛开提到胡适那一两句话,整篇文章都在拿监狱里的情况来说中国是怎么粉饰太平的。
无论胡适是天真不知道水深,还是虚伪故意这样说(我倾向前者),不管怎样胡适就只不过是个引子,出现了一次的龙套而已。(鲁迅如果是想抨击胡适早就把胡适开膛破肚,把胡适的动机分析得一清二楚了,会这样一笔带过?))
应该说根本没胡适什么事情,和杨荫榆这个是同样的道理,看文章不看重点,鲁迅就这样陈述了下事实就成人身攻击了?
只字未提背景,断章取的一手好义。
4,
《出卖灵魂的秘诀》 这篇文章不是鲁迅写的,而是瞿秋白, 被鲁迅收入集子 也算是鲁迅认同吧。
这篇文章主要是反驳胡适之前写的《我们走那条路》,
胡适道:

“中国当前面临五个大仇敌:第一大敌是贫穷。第二大敌是疾病。第三大敌是愚昧。第四大敌是贪污。第五大敌是扰乱。这五大仇敌之中,资本主义不在内,……封建势力也不在内,因为封建制度早已在二千年前崩坏了。帝国主义也不在内,因为帝国主义不能侵害那五鬼不入之国。”

“日本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征服中国,即悬崖勒马,彻底停止侵略中国,反过来征服中国民族的心”
梁漱溟评价胡适这篇文章:『轻率大胆,真堪惊诧』。
瞿秋白在《出卖灵魂的秘诀》评价:胡适这是给日本人指路。
一,胡适那篇《我们走那条路》有版权限制 搜不到全文。
二,《出卖灵魂的秘诀》并不是鲁迅写的。
所以这个如果谁找到胡适那篇的全文了我再接着写。

编辑于 2015-08-06
24029 条评论
分享
收藏收起

知乎用户
91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读书少,所以读了第一答案觉得不错,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又读了第二个答案,感觉被第一个忽悠了,然后看评论,又感觉被第二个忽悠了,唉,我读书少
发布于 2015-08-08
9127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知乎用户
44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有一个奢望就是,就是希望能看到这样一本书,鲁迅与其他人打笔仗时,你来我往的文章能够按时间顺序集到一起,并且每一次事件的背景都有个详细的介绍。那就完美了
编辑于 2015-08-04
4428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剑桥折刀

作家
27 人赞同了该回答
看了一下这些高票评论,说啥的都有,我只想说我被你们确实忽悠了。然后仔细想了想我印象里的鲁迅。首先鲁迅是一位作家,或者说我认为是民国第一作家,但是他也是一位普通作家,他不是什么圣人,他弃医从文,是为了唤醒同胞,说明他确实是愿意为国家奋斗的,但是注意,一位作家,手无缚鸡之力,唯一的武器是手中的笔,你说人家九一八事变不去抗日是不爱国,我实在不理解诸位的逻辑,看到这话我以为这是贴吧,鲁迅做事首先是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就好比他在日本留学这么多年,他为啥不去刺杀日本首相?一定是不爱国一样的狗屁逻辑。鲁迅的弟弟娶了日本女人,如果鲁迅活在现在大家可能就直接说他是汉奸了,根本不用辩解,估计过几年就变成了:你看鲁迅弟弟娶了日本女人,日本侵略中国,鲁迅应该先把那个日本女人的问题解决掉!鲁迅不值得相信!至于鲁迅为何名气如此大,首先他的文字配得上他的名气,然后是鲁迅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死了,你可以想想如果他不死遇到文革什么结果,参考老舍。因为他死的早,文章骂的又是当时国民政府,可以给学生洗脑民国的黑暗,所以建国后他被一些政治家神话了,给人一种鲁迅是圣人,鲁迅必须完美无缺一样!实际上是我们不懂真实的鲁迅,却说鲁迅欺骗了我们。鲁迅因为家里原因娶了一位有名无实的老婆,然后又和自己的学生结婚,至于偷看日本弟妹洗澡这种谣言,要么拿出证据,要么闭嘴。鲁迅说那位杨女士的话,我觉得诸位过度解读了,鲁迅只是当时陈述事实而已,这位杨校长当时的行为确实有很大争议,鲁迅或许也不喜欢她,但也谈不上批判她吧,鲁迅骂人都是专门写文章骂的,后来这位杨校长为学生而死,证明确实是一位好人,不过如果你觉得这个人有些地方让你不喜欢,说她几句,然后发现她为了抗日死了,难道你就变成汉奸或者小人了?国人的逻辑实在莫名其妙,总觉得当时的名家就应该完美无缺才能担当的起民族灵魂四个字。补充一下,教科书已经完全把鲁迅的文章删除了,至于为啥,官方解释是鲁迅太难懂了,呵呵,侮辱我的智商,英语更难懂,大多数人学了还都没用,愚民政策干的漂亮。最后附上鲁迅写的话大意:当奴隶不可怕,知道自己是奴隶还会挣扎,会反抗,可怕的是让你当奴隶还要从中找出乐趣来,还要去歌颂,让你主动去维护他们。我有时觉得鲁迅的话就是昨天写的。那些年他笔下的人和事,现在不就活生生的在我们周围吗?一百年了,中国还是一百年前的毛病,一点没改,这也是为何鲁迅这么受欢迎的原因,因为他描写的太准确了。他太了解国人了。希望大家不要过度解读他。他在我心中的形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