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自私性格

如题所述

自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态心理现象。“自私”指的是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常有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说法。自私有程度上的不同,轻微一点是计较个人得失、有私心杂念、不讲公德;严重的则表现为为达到个人牡丹,侵吞公款,诬陷他人,杀人越货,挺而走险。    自私之心是万恶之源,贪婪、报复、吝啬、虚荣等病态社会心理从根本上讲都是自私的表现。    自私是一种近似本能的欲望,处于一个人的心灵深处。人有许多需求,如生理的需求、物质的需求、社会的需求等。需求是人的行为的原始推动力,热病的许多行为就是为了满足需求。但是,需求要受到社会规范、道德伦理、法律法令的制约,不顾社会历史条件的要求,一味想满足自己的各种私欲的人就是具有自私心理的人。自私人心隐藏在个人的需求结构之中,是深层次的心理活动。    正因为自私心理潜藏较深,它的存在与表现便常常不为个人所意识到。有自私行为的人并非已经意识到他在干一种自私的事,相反他在侵占别人利益时往往心安理得。    自私心理的病因可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客观方面看,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目前我国各项资源的数量、种类、方式在在占有和配置方面都存在许多不平衡不合理之处,对资源的权力,行业、部门垄断还比较严重。与是,缺乏资源的一方不得不用非正当的方式去交换。由此,一方面以权谋私,另一方面以钱谋私,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相互交换。  从主观方面看,个人的需求若是脱离社会规范的不合理的需求,人就可能倾向于自私。自私自利的人往往是自我敏感性极高,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对他人极度依赖与索取,而不具备社会价值取向(对他人与社会缺乏责任感)的人。  凡自私的人,都有这样的病态社会心理,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宁肯我负天下,不愿天下人负我”、“公家的事小,自己的事大”、“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利人者是傻子,利己者是聪明人”、“不吃白不吃,吃也白吃,白吃谁不吃”,这些心态逐渐变成了一种流行的畸形心态。由于社会制约机制尚不健全,某些自私自利的人确实从中捞到了某些好处,更使得自私之风盛行不衰。然而,自私导致腐败,导致极端的个人主义,导致社会丑恶现象的出现,它使得社会风气败坏,是违法违纪的根源。  自私作为一种病态社会心理,应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予以克服。自私心理的自我调适有如下方法:  .内省法。这是构造心理学派主张的方法,是指通过内省,即用自我观察的陈述方法来研究自身的心理现象。自私常常是一种下意识的心理倾向,要克服自私心理,就要经常对自己的心态与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观察事要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即社会公德与社会规范。而要反省自己的过错,就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强化社会价值取向,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模范学习,对照榜样与楷模找差距。并从自己自私行为的不良后果中看危害找问师,总结改正错误的方法。  .多作好事。一个想要改正自私心态的人,不妨多作些利他行为。例如关心和帮助他人,给希望工程捐款,他人排忧解难等。私心很重的人,可以从让座、借东西给他人这些小事情做起,多做好事,可在行为中纠正过去那些不正常的心态,从他人的赞许中得到乐趣,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回避性训练。这是心理学上以操作性反射原理为基础,以负强化为手段而进行的一种训练方法。通俗地说,凡下决心改正自私心理的人,只要意识到自私的念头或行为,就可用缚在手腕上的一根橡皮弹环弹击自己,从痛觉中意识到自是不好的,促使自己纠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3
没有一个人现在愿意把100%的心思向别人透露,包括家人!因为现在这个社会太现实了,不断的发展引就了人的拜金主义,虚荣主义和欲望.而且每个人的最终利益权只会选择自己,所以大家都会选择隐藏自己,保护自己,让自己不受伤害!所以表现起来就像是楼主所说的虚伪,因为做的和想的不一定是一样的!但其实只要大家把握个度,处理的好是会左右逢缘的,但如果这个度把握的不好那就真的是小人了!是过度的自私行为了!
人活着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只要努力就精彩!遇到任何事情要乐观对待保持一颗平常心。只要谨记: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有奇迹人生难免跌倒和等候要勇敢的抬头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给您意见,您看行吗?1.用心另眼看世界吧,这世上不是每个人都很顺利,只是看自己怎么解决,比如你走路的时候被人撞了,别人给你道歉了,有时候你还是会觉得很火,但是你却没想到撞你的人心里其实比你还难受,还是想想那句“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不如天天开心”。2.想到心情不好就心情会不好,那就不用想它,如果还是想,那就让自己忙起来,让自己没有空闲去想它,让自己充实地过好每一分钟,再有早晨醒了以后不要恋床,醒了就起来,忙起来,推开窗,呼吸清晨的新鲜空气,放松全身,让自己想像成一个快乐的小天使……3.选择一个空气清新,四周安静,光线柔和,不受打扰,可活动自如的地方,取一个自我感觉比较舒适的姿势,站、坐或躺下。4.活动一下身体的一些大关节和肌肉,做的时候速度要均匀缓慢,动作不需要有一定的格式,只要感到关节放开,肌肉松弛就行了。5.作深呼吸,慢慢吸气然后慢慢呼出,每当呼出的时候在心中默念“放松”。6.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日常物品上。比如,看着一朵花、一点烛光或任何一件柔和美好的东西,细心观察它的细微之处。点燃一些香料,微微吸它散发的芳香。7.闭上眼睛,着意去想象一些恬静美好的景物,如蓝色的海水、金黄色的沙滩、朵朵白云、高山流水等。8.做一些与当前具体事项无关的自己比较喜爱的活动。比如游泳、洗热水澡、逛街购物、听音乐、看电视等。9.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却不容易。别发愁,这个社会的和你差不多还很多,但是都快乐的生活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只要你努力对待每件事情,对生活认真一点,只要你认真对待每一天,不管你的人生怎么样,我相信都是精彩的。加油吧!最后祝你能快乐的过好每一天!!!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1
多主动去帮助别人,试着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或者不舍得的东西送给好朋友,慢慢你就会体会到,原来只有舍才会得,你越舍的多,得到的就越多。越不自私,越不怕吃亏吃苦,别人越关心你照顾你,你什么也不会失去,只会得到更多:)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8-26
  人的一个重要本性是自私。总的说来,自私是天生的, 自发的, 诚实的;
  而无私是后天学来的, 被迫的, 虚伪的。

  自私不仅是人的天性,也是一切生物的天性。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小虫,
  小虫吃植物,这些都是赤裸裸的自私行为。

  人类为了自己利益杀害动植物,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顾虑的。即使在文明社会
  人们不吃猫狗肉,也不过是因为这带来的损失不大(还有鸡肉猪肉牛肉可以吃),
  而且猫狗满足了人类的某些感情需求。因此权衡之下,还是不食猫狗肉对人类更有利。
  可以想象,哪一天如果人不吃猫狗肉就要饿死,绝大多数人是毫无疑问会吃的。

  人们对昆虫是这样分类的:凡是对人类有益的就叫益虫,要保护;对人类有害的
  则是害虫,要消灭。牛羊为人类提供肉和毛皮,因而被大量饲养;
  豺狼危害人类和牛羊的安全,就被捕杀到几乎灭种。 标准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这一切行为,
  都是从人类的自私角度出发的。

  更可笑的是,豺狼还被人类冠以凶残的恶名。其实豺狼何罪,它们只是为了自己的生存
  (最基本的自私需求)努力罢了。比起豺狼,人类何止凶残十倍。

  被视为凶残的狼,一旦归顺人类成为狗成为拍马屁的高手,却立刻被捧到“一动物之下,
  万动物之上”的高度。看来不仅自私是天性,喜欢诬蔑敌人和被拍马屁(这两样与自
  私有紧密联系),也是人的天性。

  人类对动植物的态度,与独裁者对平民的态度,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
  权力不受制约时自私本性的自然流露。

  有些人反驳道:如果人的本性是自私的,那雷锋怎么解释,华盛顿怎么解释,
  慈善行为怎么解释,良心与母爱又怎么解释?下文会一一讨论这些问题。
  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些很基本但是常被混淆的概念和现象。

  什么是自私? 自私即满足自己的需求,以最小的付出为自己获取最大的受益。
  每人在自私索取的同时, 又希望别人都是无私的, 因为别人的无私直接或间接地使自己受益,意味着对自己私性的满足。

  自私是人的本性,但表现出自私的人却是不受欢迎的。大家都不愿意与自私
  的人交朋友,因为对方的自私,往往导致对自己利益的损害。不受欢迎意味着
  失去别人的喜爱,支持与合作,通常会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实利的损失。

  因此,人们一方面最大限度的为自己谋求私利,另一方面
  想方设法要使别人(尤其是那些对自己的利益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相信自己其实是
  无私的,仗义的,为他人着想的
  这两点是左右人们行为方式的最重要因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自私代表了人的基本属性,但很多人却不愿承认。
  因为承认人人自私,暗示着自己也是自私的。而自私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一个社会越是虚伪,承认人人自私或自己自私的人就越少。

  承认人人自私,暗示着皇帝和统治阶层也是自私的;既然
  统治阶层是自私的(即把自己的利益看得比大众的利益重要),他们就有受大众监督制约
  的必要性。因此,为了不受大众监督制约,鼓吹

  人性与社会的规律之所以难以把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们有意无意得将事情的本来
  面目隐藏起来,掩盖自己的动机,想方设法美化自己的行为。

  人与人之间有交往,就需要制订交往的规则。人性与社会活动的复杂导致了人际规则
  和社会规则的五花八门:小有家规,班规,门规,帮规,族规,大有国家法规,
  国际法规等等。

  规则制订得再具体详细,也无法囊括人际与社会活动的所有可能情形。道德与信仰因而
  成为调节人际利益冲突和维持社会秩序的另一种相当重要的手段。道德与信仰的作用,
  是提供一种比较模糊的行为准绳,在规则或法律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用作判断谁对
  谁错的标准。

  规则并不都是公平的。事实上几乎没有任何一种规则对所有的人都公平。在比较不
  开化的社会,规则往往赤裸裸地偏袒强者或权力的拥有者。而文明程度较高的社会
  则比较重视对弱者权利的保护。

  为了在社会中生存,人的自私本性受到的三种力量约束:
  法律约束,道德约束,以及情的约束。

  容易被人忽视的一点是:自私或对自己欲望的满足,并不仅限于对物质利益
  的追求。满足上文提到的任何一种需求(包括被人喜爱,好奇心,成就感,等等),
  都是一种广义的自私行为。另外,自私的后果,不一定是作出对他人不利的事。
  比如说为了取得对方的喜爱,(以满足自己被关爱的自私欲望)
  人们就常常会作出有利对方的事。这是一种双赢局面

  好的自私行为,即那些既满足了私欲,又对他人有利(至少无害)的行为。
  坏的自私行为,是满足私欲,但对他人有害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损人利己的
  行为。

  养育子女就是一种常见的“好的自私行为”。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付出了
  大量时间,心血与金钱,也失去了一部分自由;但是也或多或少地得到了爱,
  新奇感,成就感,精神寄托,有人养老的安全感,甚至对子女的控制权,等等。

  一种合理的社会制度,需要有效地鼓励或迫使每个人去作好的自私行为。尽量减少
  坏的自私行为存在的可能性。我们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从对人性的分析出发,
  推测出一种尽量合理的社会制度。
第4个回答  2015-08-25
怎样改变,那只能靠你自己。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这些缺点,然后逐一攻破。

对于吝啬:告诉自己不要把钱看的太重,其实就是钱就是如此,花在该花的地方就好;

对于自私:这有两个方面,一是利益方面;一是情感方面.如果是前者,那么就多培养自己大公无私的

方面,如果是后者,就需要大度一些,毕竟是男人,不要象小女子一样。

对于度量狭小方面呢,同上.

因为你说的也不是很全面,也不知道是在哪个方面出现这些缺点,所以泛泛的谈了些。

如果你有这些缺点,建议你改掉它们.因为这些毛病确实是交朋友方面的致命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