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儒家中庸之道的积极意义

如题所述

作为儒家思想的“中庸”,其完整意义包括中、和两个方面。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天、地、人看成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和谐有序,并且建立起以“仁”为核心,以“德”为基础,以“礼”为规范的德性思想体系,从而达到“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 1 的和谐社会。“中”表示采取正确的方法,“和”表示达到理想的目的。《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执中致和”,就是通过正确的方法,实现美好理想,达到事物发展的最佳境界。“和”的本义是风调雨顺。《说文解字》中“和”也写作“咊”,从口禾声,从口表示入口的食物或发自口中的声音。禾声,则反映它来源于农作物之禾。只有风调雨顺,禾苗才能茁壮成长并喜获丰收,所以殷周时有大量向天帝卜禾的记录。从此来看,“和”也就是顺,顺其自然。西周太史史伯还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著名论断,强调“和”的基础在于多样性的统一。晏婴进一步发挥了史伯的思想,提出了“相成”、“相济”,“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等朴素辩证的观点。 2
什么叫中庸?中庸一语始见于《论语》,原文是:“子曰:‘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 3 孔子一方面盛赞中庸为最高道德,一方面又感叹人们已长久缺少这种道德了。言下之意,提倡中庸之道乃是当务之急。后来《中庸》作了较为具体的论述,但在文字上仍缺乏明确界定。到了宋明时期,儒者作了明确、具体的阐释,他们说: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4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5
“庸是个常然之理,万古万世不可变易底。中只是个恰好道理。”6
“中之理所包甚大,存于心而不偏不倚,发于情而无过无不及,以其可以常行不可易,故又谓之庸。” 7
概言之,中庸即是中正不偏、人们常用常行的至当方法原则。
中庸的核心要求是“中”,所以下面着重分析“中”,以求对“和谐教育”哲学的正确认识。
首先,中庸之“中”,是要求人们在履行道德时“无过无不及”,既防止达不到道德标准(“不及”),也反对过头(“过”)。
《论语》有这么一段记载:
子贡问:“师与商熟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 曰:“过犹不及。”8
子贡问孔子,颛孙师(子张)和卜商(子夏)相比,谁更强些?孔子回答说:颛孙师作事易过,而卜商则不及。子贡又问:是否可以说颛孙师强一些呢?孔子回答说:过的危害和不及一样。“过犹不及”这句话后来被人们经常引用,看来这是古人的共同认识。孔子等人讲“过犹不及”,目的是要让人们明白“过”同样是缺点,并懂得“过”的危害。从各种记载看,中庸要求人们“无过无不及”,重点是反对“过”,这是因为人们在履行道德或办事时,一旦过了头,也就是过了应有的度,就会使原有的道德要求或事物变质,走向另一错误的极端。这便是所谓“物极必反”。比如,礼(狭义)所要求的是恭敬谦让,但如果过了头,则会变为谄媚、“足恭”。这样,人们便会从克服粗野、不逊之恶,走向谄媚、卑屈之恶。再如,谨慎所要求的小心、持重,人们一旦过了头,则会走向畏葸,这样就会因克服轻率、鲁莽的毛病而走向胆小怕事。朱熹说:
“如君止于仁。若依违牵制,懦而无断,便是过,便不是仁。臣能陈善闭邪,便是敬,若有所畏惧,而不敢正君之失,便是过,便是不敬。”9
朱熹认为履行一种道德如果过了头,反而违背了这一道德的本意而成为恶。这也就是过仁则不仁、过敬则不敬。对此,其他哲学家也曾作过不少分析、说明。北宋周敦颐说,刚柔者既可导致善,也可导致恶。人如善用刚,就能成正义、正直、勇于决断等美德,反之,若用刚太过,则会变得凶猛、强梁、狭隘。人如善用柔,就会养成慈、顺、巽等品德,但若过头,则会流于懦弱、优柔寡断、“奸佞”。由此,他感叹说:“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 10北宋另一哲学家李觏,也曾列举事例,对何为过作了说明。他说:
伯夷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焉去之,过于正者也。叔向三数伯鱼之罪,过于直者也。於陵仲子不食兄之禄,过于廉者也。鲁隐公摄位,过于让者也。徐偃王不忍斗其民,过于仁者也。尾生期女子,过于信者也。 11
上举历史人物涉及不少历史故事,限于篇幅不以一一展开说明,但为了了解“过”的危害,只择其中最典型者稍加介绍。比如,徐国原来是古代淮、泗地区的大国,强盛时曾有36国向它朝贡。而徐偃王却“过于仁”,面对楚国向它侵略他却因为“不忍斗其民”而不抵抗,结果为楚国所灭。尾生与相恋的女子约会于桥下,女子未到而桥下涨水,尾生为了守信坚守于桥下,结果竟被淹死。可见,仁、信虽是美德,但一旦失度而过头,危害是很大的。古人总结说:
“天下事,过则有害。雨泽非不善也,过多则涝,其为害也与旱同。”12
这就是说,凡事物皆有其度,一旦超过应有的度,事物便要变质,道德行为也是如此。儒家强调“过犹不及”,要求人们“无过无不及”,准确地把握“中”,便是这个道理。中庸之中即是度。中庸就是适度。荀子主张:“君子交亲而不比(相互勾结),言辩而不辞(强辞夺理),……宽而不僈(懈怠),廉而不刿(有棱角但不刺伤人),察而不激(偏激),直立而不胜(盛气凌人),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同于流俗)” 13 ,即是要求人们防止过度,不走极端,努力把握好“中”,做到恰如其份、恰到好处。
古人在过与不及之间,着重反过,还有其它原因。李觏说:
人之患不在乎不及,而在乎过之。不及则下于人,下于人则愤,愤则知进矣。过之则出乎类,出乎类则矜,矜则不知其反矣。 14
他认为,在道德行为上达不到标准,是容易被发现的,而且出于羞愧心的激励,也容易改正。而在道德行为上过了头,则容易被误认为超常,反自以为美,就难以改正了。此外,古人重点反过,也含有在道德上防伪的用意。朱熹曾说:“事至于过当,便是伪。” 15 又说:“庸是依本份,不为怪异之事。” 16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过当”的“怪异之事”,有时是出于伪。真正的诚应是“中”,《中庸》说:“诚者不勉而中”,是深刻的。
其次,中庸之中是要求人们懂得道德规范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把握道德规范体系的整体要求,“兼德”而不偏于一端,有健全的人格。所以,有人又给中庸下了这样的定义:“兼德而至,谓之中庸。” 17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各种道德规范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相互依存,交叉、补充,相辅而成的,只孤行其一而不顾其它,势必要出现偏失。明代钱一本曾说;“仁义礼智,孤行偏废,皆属气质,君子有弗性焉。” 18 就是说,仁义礼智固然是美德,但如果人们只是孤立地行其中一德,而偏废其它诸德,这在品德上是明显缺陷。先哲所以一再强调兼德不偏,正是要纠正这种“孤行偏废”的倾向。孔子在讲礼的重要性时说;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19
孔子认为恭、慎、勇、直虽是美德,但若离开礼的制约而被片面强调,就会出现劳、葸、乱、绞的偏差、弊病。孔子希望,人的气质,作风、品格不偏于一个方面,而应兼有并互补。他说他的几位大弟子在气质上多有偏差:“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20 即高柴忠厚但却有些愚笨,曾参诚笃但却有些迟钝,颛孙师志高而有些偏激,仲由则显得粗俗、鲁莽,各人均有欠缺。因此,他在教育弟子时常常给他们补偏:“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21 他认为,求的毛病是因谨慎而退缩,所以要给他鼓励、壮胆;仲由好勇,胆子有两个人大,所以要教他小心谨慎。而孔子本人则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22
孔子对于“文”(文采)与“质”(朴实)的关系曾作过很好的论述:
“质胜文则野(粗野),文胜质则史(虚浮)。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3
孔子认为,在文与质之间,偏爱、突出任何一方而不顾及另一方,都会出现弊病,只有文与质兼顾而调和,才最圆满。中庸要求人们“兼德”而不偏,正是要人们努力塑造健全、完满的人格。
《尚书》有“行有九德”的说法。这九德是“宽而栗(庄敬、严肃),柔而立(卓立,独立不移),愿(质朴)而恭,乱(有治理之才)而敬,扰(驯服、和顺)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务大体而不轻细行),刚而塞(性刚正而内充实),强而义(符合道义)。” 24 上列九对道德,一些是对立的,古人却要求人们使二者相互补充,实现完美的结合,达到两者的统一。可见,“兼德”所强调的乃是人格培养的全面性。
其三,中庸之中是要求道德行为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正确结合,即在特殊情况下不拘泥、固守一般原则,而应从具体情况出发,作出恰当的选择和反应。这便是《礼记•中庸》说的“时中”:时中即随时而处中。这是因为,任何道德规范都只是针对通常情况作一般规定、原则规定,而不可能对非常情况下如何选择恰当、合理的道德行为,并一一作出具体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如何应变?这就需要处理好“经”与“权”的关系。
简言之,“权”乃是对“经”的灵活运用,它往往与某一道德规范的一般要求——“经”不尽相符,看上去似乎表现为“不及”。但是,它所以对某一道德规范的一般要求作修正、调整,恰恰是为了从总体上把握“中”。李觏曾列举了孔子许多看上似“不及”的言行,如:“子见南子似不正”,“昭公知礼似不直”,“文王既没,用我者其为东周,似不让”,“诛少正卯,似不仁”,“诺阳货曰将仕,似不信”等等来说明“时中”和“用权”的必要性。这里所列举的孔子言行,是否都符合于“中”,都很恰当合理,我们没有必要作具体评论。李觏的意思是要说明,孔子所以会有一些看上去似乎不正、不直、不让、不仁、不信等“不及”的言行,是为了在特殊环境下选择更符合道德原则总体要求的恰当行为。李觏最后说:“应时迁徙,各得其所”,“圣人之情也。” 25 在古人看来,能做到“应时迁徙,各得其所”,随时而处“中”是很难的。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对“经”有全面正确的理解、把握。
由上可见,“时中”说的精神在于说明“中”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应时迁徙”的,所以,儒家又反对对“中”作机械理解。孟子说:
“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26
孟子主张,行中道而缺乏灵活性,不知随时变通,这样就成了执著于一点,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余是损害仁义之道的。这就告诉我们,“中”与“时”是紧密联系的,是随时间、空间而变化的。只有做到“时中”,才真正把握了中庸之道。
总之,“中庸”的根本精神是要求人的德行恰到好处,和谐发展。朱熹说:“中只是个恰好道理” 27 “事事有个恰好处” 28 。所以,中庸之道的核心在于实现人与我、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及圆融无碍的精神。它不仅能成就圆满的的道德行为,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29 正如明代王恕所说:“天下之事,处之得中则成,不得中则不成,故中为天下处世之大本。” 30 的确,中庸之道可以作为和谐教育工作的指南。 中庸之道对今天我们实施和谐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注释:
1 、 3 、 8 、 19 、 20 、 21 、 22 、 23 《论语》。
2 《左传•昭公二十年》。
4 二程:《河南程氏遗书》卷七。
5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雍章句》。
6 、 9 、 15 、 16 、 27 、 28 朱熹:《朱子语类》
7 薛瑄:《薛瑄全集•读书录》卷八。
10 周敦颐:《通书•师》。
11 、 14 、 25 李觏:《李觏集》
12 程德文:《论学书》,《明儒学案》卷十四。
13 《荀子•不苟》。
17 刘劭:《人物志•九征》。
18 钱一本:《黾记》,《明儒学案》卷五十九。
24 《尚书•皋陶谟》。
26 《孟子•尽心上》。
29 参见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张锡勤《中国传统道德举要》(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有关章节。
30 王恕:《石渠意见》,《明儒学案》卷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06
儒家的中心的中庸是指过犹不及,看儒家对于君子间的关系就知道了,意思大约就是符合道义的就一定要去做,但是不要做得太过火,打个比方说吃饭,你吃个八成饱就可以了,不能因为好吃就吃到撑着
儒家中庸之道的积极意义:
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第2个回答  2020-12-18

3分钟理解孔子的“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