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挑衅还是挑畔呀?

语文书上(六下 卢沟桥烽火)是挑畔,可是网上又有挑衅。
你看我的被搞的,是语文书上(六下 卢沟桥烽火)是挑衅,可是网上又有挑畔。

没有挑畔 是 挑衅

送你一篇文章

挑衅与挑畔

1969年,“文革”正处于“工人阶级领导一切”,进行“派别大联合”阶段。我所在的文史研究所属于“砸烂”单位,全体被关进“学习班”审查。期间发生了苏联军队向我珍宝岛挑衅事件。全国人民一时间同仇敌忾。各单位纷纷举行声讨大会。会场无论大小,都用白纸黑字打出“愤怒声讨苏军向我珍宝岛挑衅誓师大会”的横额。
主持人是“工宣队”的头,某工厂一个“不学有术”的家伙,此公有三大爱好:一好打扑克,二好训人,三好“热爱”女同志。他的开场白是别人写好的稿,念起来颇为义愤填膺。但就是老把“挑衅(XIN)”念成“挑畔(PAN)”。
“衅”这个字平时少见,工人师傅读错本无所谓。但却给下面的发言者出了难题。
研究所的人全都是大学以上学历,又天天听大喇叭广播,人人都知道“挑衅”不是“挑畔”。但要念成“挑衅”,不是明摆着向工人阶级“挑衅”吗?
第一位发言的是造反派头头,是天天与“工人阶级”在扑克桌上“战斗在一起,胜利在一起”的,他便声若洪钟地念挑“畔”。大家谁也不敢趁机攻击,因为人家是“领导一切”的。
第二位发言者是与“造反派”对立的“保守派”头头,他便故意强调地念挑“衅”,明显带有与对方较劲的含义。
住下便成了难题,“造反派”明知该念挑“衅”,可是念挑“衅”不仅与工人阶级闹对立,还有背叛自己头头的意思,于是便硬着头皮念挑“畔”。
马上有人跳起来发言:“在我们严正抗议苏军在珍宝岛挑衅的庄严时刻,居然有人公然窜改党中央的指示,故意把‘挑衅’窜改为‘挑畔’,这是何等居心。一字之差,便见出某些人的狼子野心,何其毒也。”
正当造反派的“挑畔”被揭露而陷入狼狈之时,造反派中的一位研究古文字的家伙跳上台,坚毅地说:“我从古文字学的角度讲一下,“衅、畔”乃一声之转。刚才队长读的正是古音,有什么错?”
台下顿时轰然大笑。接着两派便唇枪舌剑地争吵起来,针尖对麦芒,乱成一锅粥。工宣队只得宣布散会。
那时的“臭老九”真是被改造得毫无尊严了。好在我那时既不是“造反派”,也不属“保守派”,而属“帝修反”系列,只能列席受教育,无资格上台宣誓,因此也便躲过了这“挑衅”与“挑畔”的一劫,只作壁上观,至今记忆犹新。
伟大领袖曾教导我们说,知识分子不是“皮”,而是“毛”,它必须附在某个阶级的“皮”上。“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曾经是革命党的汪精卫,后来“附”了日本侵略者,人称“附逆”,落得可耻下场。“文化大革命”期间,向“四人帮”附逆的太多,无法追究。甚至由于投鼠忌器的关系,不但没让这些人“灵魂深处爆发革命”,大部分人都通过“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机会,钻到党政部门工作了。这些人就成了后来贪污腐败的温床。
呸!没骨气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04
挑衅(tiǎo xìn)
注释: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辨析:挑逗含有玩闹之意,挑衅指借端生事。
有可能是课文印刷错误 没有挑畔这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