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栗高速公路介绍?

如题所述

南昌至上栗高速公路是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湖南长株潭城市群之间的又一快速通道,是湘赣省会城市之间最便捷的通道,是沟通南昌、宜春、萍乡的一条横向地方加密线。其东起南昌西外环高速公路,西接萍洪高速公路。项目总长223公里,概算投资总额为114.2亿元。建筑网对昌栗高速公路的相关信息介绍如下:
技术标准
1.全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
2. 路基设计宽度26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3. 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
4. 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它桥涵和路基1/100。
建设规模
1.全线路基土石方约4179万立方,防护排水工程66.5万立方米。
2.线路主线设桥梁144座,总长17233 米;主线上跨分离立交63座,涵洞通道826道。
3.全线共设15个互通,其中枢纽互通4个, 单喇叭互通11个;新建服务区5个。
4.线路总长223.090公里,项目投资估算约为114.2亿元。
项目征地
项目途经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新建区、宜春市高安市、上高县、宜丰县、万载县、袁州区及萍乡市上栗县,共3个地级市8个县(市、区)。
1.征用土地约26210.1亩。
2.征收各类房屋约46万平方米,水井1055座, 坟墓4497座。
3.拆迁高压电力线路约9万米,拆迁低压电力线杆约3200根,拆迁电讯线路约35万米。
建设意义
1.对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增强南昌辐射功能、提升高安、上高、万载、上栗等赣西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促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2.对完善全省高速公路网、提升路网运营效率,适应区域交通量和通道交通量迅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3.对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长株潭城市群联系、促进沿线综合资源开发、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4.对实现2015年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000公里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特点
1.建设规模大。本项目投资估算约为114.2亿元。线路主线设大桥45座共10472米,中桥36座共2321米,主线上跨分离立交63座,涵洞通道近826道;互通立交15处,管理服务设施30处,路基土石方总量约4179万方。
2、施工组织和协调难度大。项目线路较长,涉及的市、县、乡镇较多,而且不可避免的会与沪昆高铁、南昌西环铁路、南昌西外环高速、大广高速、320国道、在建的萍洪和宜万高速相接,对施工组织和协调工作带来较大难度。
3.地质地形条件较差,受控因素多。项目所经过的地区路线所经地区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软土、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塌陷或不均匀沉降等,对项目建设带来极大的困难。
4.征迁工作量大。项目拆迁量非常大,特别是项目涉及到多家具有探矿权的矿场和数量较多的花炮厂以及区域中心城市的城郊结合部,拆迁数量大,难度高。
5.环保要求高。项目影响区内的南昌市、宜春市、萍乡市自然、人文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风光秀丽,历史悠久,古迹甚多,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保护好环境资源,将高速公路融入自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路线
南昌至上栗高速公路新建工程总投资额约110亿元人民币,处于南昌市新建区、宜春市高安市、上高县、宜丰县、袁州区、万载县及萍乡市上栗县境内,推荐方案起点拟定于新建区望城镇罗家老屋,与南昌市规划的城市道路相接,与南昌市西外环高速公路十字相交,位于南昌市西外环望城互通以南5.1km处;终点拟定于萍乡市上栗县金山镇上塘村,相交与萍洪高速公路K30+100处。
设计标准
拟建工程推荐方案全长221.384公里,全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26m,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互通匝道设计车速40——60km/h,枢纽互通匝道50——80km/h。均为沥青砼路面。其中新建大中桥77座,小桥70座;隧道一座,长1470m;涵洞851道;互通立交15处、分离立交119处、服务区5处,收费站13处。
以上就是中达咨询对昌栗高速公路的介绍。更多关于公路的知识,请您关注中达咨询的建筑知识栏目。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