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中有哪些基本的构思原则

如题所述

  创作构思原则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所遵循和实践的基本准则。
  文学的创作构思原则,体现着作家对文学创作艺术规律的体认和掌握。文学创作活动作为一种艺术活动,是人类在现实社会人生的基础上,依据审美理想而从事的审美创造。作家从事文学创作,要深入认识体验社会生活,要实现主观情感与生活材料的艺术融合,要展开艺术想象构思形象系统,要运用语言来塑造文学形象,为圆满完成自身的使命,就必须自觉遵循艺术规律,自觉遵循符合艺术规律的创作原则。
  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要遵循以下原则:真实性、概括性和想象性。这些是文学创作原则的核心内容。这些充分体现艺术规律的创作原则的确立,是作家创作优秀文学作品,取得杰出艺术成就的必要保证。
  1、真实性
  对于文学创作来说,真实性原则至关重要。
  真实是文学的生命,是文学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存在的基石。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经说:文学所描绘出来的艺术世界,应该是“使每个人看了它们,都认为是真实的”,作家“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的成功的秘密”,就在于真实。只有具备真实性的文学作品,才会生成巨大的艺术吸引力和审美征服力,才会使读者受到强烈感染,获得精神上心智上的享受与教益。相反,如果作家没有真正贯彻真实的原则,使文学作品露出了虚假的尾巴,则必然会引发读者的厌恶。

  2、概括性
  概括性原则是文学创作的普遍原则。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精神活动,是作家从审美的角度对社会生活所作的能动反映。社会生活包罗万象,纷繁芜杂,变化无穷。作家面对社会生活,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将全部生活现象事无巨细地统统纳入自己的作品。在这里,艺术的概括综合是必不可少的。文学创作的规律显示出,创作的过程就是艺术概括的过程。在文学创作实践中,作家根据自己的人生体认和审美理想,对广泛而零散的生活材料进行选择、集中、提炼、加工、化合,从而创造出既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特征又蕴含普遍性意义与价值的艺术形象,这就是艺术概括。艺术概括的要义是,将众多化为个别,将普遍化为特殊,实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各门类艺术的创作,都离不开概括性原则,而文学创作,更有其特殊性。与其他艺术不同,文学所使用的造型材料是语言符号。这是一种更少具物质性而更接近精神层面的造型材料。语言直接与人的精神活动相联系,作为思维的工具,它是人类社会为交流沟通而创造出的一种符号系统。 
  3、想象性
  想象在人类全部创造性的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科学领域到艺术领域,种种奇迹的产生或许都与想象有着关联。马克思认为,想象力是“十分强烈地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文学创作作为一种艺术创造,更离不开想象。
  艺术想象作为一种极富创造精神的心理活动,具有高度的自由性。艺术想象的自由性,突出体现在对客观时空局限的超越。在文学创作实践中,作家的想象力完全不受客观物质形态的限制,可以灵活地消解空间阻隔,自由地跨越时间距离,奔突驰骋,无拘无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上承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下接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构思阶段可以说是从观念上实现或基本实现创作动机所提出的目标,为物化阶段准备好可以下锅的“米”。
在构思阶段,需要掌握的主要问题是作家进行艺术构思时内在心理机制和构思的基本方式。
一/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意象序列的思维过程。
从艺术构思的一般过程看,其心理机制有共同之处: (一)回忆与沉思 (二)想象与联想 (三)灵感与直觉 (四)理智与情感 (五)意识与无意识 二回忆和沉思
回忆就是积极地和有意义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它是艺术构思的重要机制。构思中常用的回忆方式有:直接回收法,挨次扫描法,按层次推论法等。
沉思是在寂静和孤独中对某个中心意念或意象的深沉思索。沉思的又一心理功能是对沉思的对象进行再度体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