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名人 靠抄袭借鉴 别人的著作而成功的?

我日 ,100分了 ,没有知识达人吗?

1、《史记》被质疑为司马迁“剽窃”的,《史记》和太史公司马迁在中国无人不晓,但就是这样伟大的著作和人物,也没逃出“剽窃”的阴影。

有专家考证说,早在东汉初期问世的《汉书·司马迁传》中已经明确指出,《史记》是司马迁剪裁和整编了西汉国家图书馆藏资料中的《左氏》、《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等前人著作,有的是摘叙其事,有的是全用其文,却都不注明出处。

2、林逋"抄袭"案

有学者认为,梅妻鹤子的林逋唯一一首极好的诗歌就是《山园小梅》,尤其那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更是为后人赞颂。

此句化用的是五代南唐江为有的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稍一变身,两句诗就变成了赞美梅花的经典美句。

原句用"竹影"、"桂香"描绘了一幅翠竹茂盛桂花繁多的黄昏秋景,虽是秋天却给人生机勃勃、更兼柔美之感。林逋则用"疏影"和"暗香"刻画出了清高自持而淡然深静的梅花形象,没有一字写梅,却字字都在描梅。

寡味的"疏"与"暗"似乎没有什么力度,但与此残句却是极其相配,既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又让林逋趁机超脱了一回,也算是"抄袭"史上一个很成功的例子。

3、苏东坡"抄袭"案

苏东坡名篇《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据说是化用了李白《把酒问月》中的"青天有月几时来,我今停杯一问之"。

李白停杯问月尽显诗仙酒仙风范,醉意朦胧狂放不羁;苏轼借形赋词却抒惆怅思念之情,愁意绵绵相思无极。

李白是唐诗大家,苏轼是宋词圣手。二人把酒对月似乎是如出一辙,可苏轼借着李白的潇洒之作幻化出的却是自己的离愁思绪、儿女情长。

在李白眼中这月亮应是圆润硕大,而对苏轼而言却是"高处不胜寒",相比之下更显骨肉分离的凄凉。不得不说,这句"抄袭"来的诗句被改编得天衣无缝。

4、天若有情天亦老"抄袭"案

在诗歌出现最多的一句诗,估计就是那句大名鼎鼎的"天若有情天亦老"。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伤离怀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欧阳修《减字木兰花》)、"千里草,萋萋尽处遥山小。遥山小,行人远似,此山多少?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说不了,一声唤起,又惊春晓"(万俟咏《忆秦娥》)等等许多,采用同一句诗,一字未变,被不同的人用在几乎相同的场景――离别。此时就不再是"化用",而是正式的"抄袭"。

就像人们在欣赏秋水美景时,沉醉其中又不好意思只说一句"太特么好看了",这时就应该"抄袭"一下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毛泽东则用一句"人间正道是沧桑"改变了它千百年来悲伤愁苦的轨迹,摇身一变,成了革命改革的佐证,也算是为这离别之句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5、《三峡》"抄袭"案

这篇看起来神似郦道元的《水经注·三峡》的文章,为南朝刘宋盛宏之所作《荆州记》,而且是先于《三峡》问世,也就是说《水经注》是郦道元"抄袭"而来。

当然不止是《水经注》,历史上许多历史地理和医药民歌方面的著作典籍,都是编者费尽千辛万苦搜集资料、仔细求证、谨慎编辑所得,是一个将零散的珍珠搜集起来,辨别真伪,然后堆砌成宝的伟大工程,绝不是厚颜无耻的"拿来主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调歌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2-02
《史记》被质疑为司马迁“剽窃”的
《史记》和太史公司马迁在中国无人不晓,但就是这样伟大的著作和人物,也没逃出“剽窃”的阴影。
有专家考证说,早在东汉初期问世的《汉书·司马迁传》中已经明确指出,《史记》是司马迁剪裁和整编了西汉国家图书馆藏资料中的《左氏》、《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等前人著作,有的是摘叙其事,有的是全用其文,却都不注明出处。
有人指出,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记》的末尾,几乎全抄贾谊的《过秦论》,但却在有些段落的行文过程中,却署成了“司马迁、贾谊曰”,好家伙,本来是人家贾谊一人写的,现在成了贾谊和太史公的合著!按照现在的观点来看,这种行为有点不可原谅。
牛顿和莱布尼兹互指对方“剽窃”
  1699年,瑞士人丢里埃给英国皇家学会寄去文章,声称牛顿最早发明了微积分,而莱布尼兹可能是剽窃者。莱布尼兹立刻在杂志上进行反驳,并也攻击牛顿剽窃自己的发明。但是,他有口难辩,直到莱布尼兹去世,这一争论也没有得出结论。
  这一事件闹得整个欧洲学术界沸沸扬扬,德英两国,甚至英国和欧洲大陆学术界的关系紧张,两个人在数学界的拥护者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互不来往。
  用了300年的时间调查和求证后,现在的结论是,微积分是牛顿和莱布尼兹二人各自独立完成的,但并不是由他们发明的。但是,其中还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需要澄清。譬如,他们二人曾经通过信;莱布尼兹曾经到过伦敦,等等。牛顿还利用自己是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便利,组织亲信,成立专门委员会,甚至偷偷地修改调查报告,把剽窃的罪名强加在莱布尼兹头上。
 爱因斯坦相对论被指是“剽窃”
  很多人都认为,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上,于1916年创立了广义相对论。但有的国际史学专家认为,爱因斯坦在建立广义相对论的过程中,剽窃了德国大数学家达维德-希尔伯特的大量研究成果。
  这些史学家的论据是,爱因斯坦在酝酿广义相对论的8年中,曾经常求教于德国大数学家达维德。希尔伯特,而希尔伯特曾于1915年11月20日将他提出的广义相对论理论要点归纳在一份手稿里,递交给了普鲁士科学院,比爱因斯坦发表论文的时间早了5天。于是,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就有了剽窃的嫌疑。
  这一争论也旷日持久,最新的进展是, 1997年11月,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德国麦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和美国波士顿大学3名历史学家撰文指出,爱因斯坦并未剽窃希尔伯特的成果,倒是希尔伯特剽窃了爱因斯坦的成果。(来源辽沈晚报)
第2个回答  2013-02-02
清朝。张之洞16岁,由黔入京都,参加公务员考试,作文题目是“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张之洞少年英俊,如徐致祥所言,写文章做申论,是其所长,这个诘屈聱牙的题目搁到他手里,做得很是顺畅,才卓巨,识也卓巨;让人跌眼镜的是,张之洞这篇高妙申论,让其取录该科解元,却在会试时落了孙山,“会试未中”;徐致祥参加会试,申论题目是“大学之道”,徐致祥脑子懒得很,拣现成,背抄了张之洞那篇“中庸”文章交了卷,“全篇抄套张之洞解元‘中庸’文”,有好事者一一核对了,一一计算篇幅与字数了,抄袭地方“殆三分之二”,远超给抄袭定性之份额。若说张之洞未中会元,跌人眼镜,那么,徐致祥高中会元,却掉人眼珠了:张之洞未中会元,徐致祥中了。追问

不错,说不定明天你就最佳了

追答

谢谢!我期待着明天!

追问

请问你是搞文学的吗

追答

我只是对文学很感兴趣而已!谈不上搞文学的!谢谢你抬举我!

追问

阁下 贵庚呢 ? 有兴趣的话麻烦+一下我百度名,我对你很有兴趣。

第3个回答  2013-02-02
靠,你以为是现在的中国吗,古人刚好相反,自己写了书,还要假托别人的名字的,以汉晋以前多见,比如黄帝内经,诸子,
第4个回答  2013-02-02
从前有一个小孩每次考试都是抄袭别人的作业。 。。。 慢慢的 孩子长大了就变成了现在的马化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