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第一中学的相关信息

如题所述

1984年9月,任副校长多年,并曾主持过学校全面工作的、深孚众望的王歌民被任命为莘县一中校长。为人正直、处世公正、富有进取精神的他,带领学校走向了又一新的阶段。九月二十九日,莘县教育局公布对孙维苏等同志的任命通知。孙维苏任莘县一中教导处主任;王章义、李大发任莘县一中教导处副主任;孔繁章任莘县一中总务处主任;万学兰任莘县一中人事秘书。新的班子、新的活力、新的思路,新的办学方略。 1.实行领导分工责任制,校长负责全面工作,副校长和教导主任分管高一、高二、高三和初中的教学工作。每个领导人深入一个教研组。领导兼课,一名副校长和两名教导主任各兼一门主课。
2.建立岗位责任制。结合外地经验和本校实际制定责任条例143条。上起学校领导,下至教职员工,对自己的职责范围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3.建立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是以年级为单位建立的,其任务是抓好本年级的全面工作;年级组长2-——3人,是本年级教学工作的带头人。学校教研组领导本学科的教学活动。年级备课组的任务是搞好本年级本学科的教学工作,活动的形式是集体备课。
4.建立课外辅导制。
5.建立健全考勤制度。
6.建立学籍管理制度。此外,还建立了升留级制度、毕业制度,以及各种会议制度等。 1.细致安排,组织好师徒对子,在分配新教师工作时考虑到年级、学科和老教师的分布情况,做到新老结合。
2.请老教师上示范课。
3.让青年教师上提高课。
4.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进修。
5.向青年教师压重担,大胆信任和使用他们。
在王歌民校长任职期间,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得教学工作秩序稳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987年,郑义凤、张保生被北京大学录取,侯可宾升入中国人民大学;1986、1987、1988连续三年,高考成绩居全市第二位;从1986年起,莘县一中初中部撤消;1987、1988、1989连续三年一、二、三中联合招生,平分生源。这一时期,计有马其峰、王之盈、郑义凤、张保生、王传伟、曹晓强、王世伟等七位同学分别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其中1984年马其峰同学从高二跳级考入北京大学;曹晓强是恢复高考后莘县第一个清华大学生;1988年,十四岁的王世伟是恢复高考后莘县第一个考入清华少年班的学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