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标签上的B类、C类是什么意思?

服装标签上的B类、C类是什么意思?B类是可以直接接触皮肤穿着,对吗?那么C类呢? 有A类吗?

这主要是基于对服装甲醛含量的分类规定:分为A类、B类、C类。

A类为婴幼儿服装,其甲醛含量不得大于20毫克每公斤,当然可以直接接触皮肤穿着

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其甲醛含量不得大于75毫克每公斤,

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其甲醛含量不得大于300毫克每公斤。

扩展资料:

服装吊牌即各种服装上吊挂的牌子,包含一些服装材质,洗涤注意事项等信息。

从质地上看,吊牌的制作材料大多为纸质,也有塑料的、金属的。另外,还出现了用全息防伪材料制成的新型吊牌。

再从它的造型上看,则更是多种多样的:有长条形的,对折形的,圆形的,三角形的,插袋式的以及其它特殊造型的,真是多姿多彩,琳琅满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服装吊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8

服装上标着B类、C类是指服装甲醛含量。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其要求甲醛含量不得大于75毫克/公斤,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其要求甲醛含量不得大于300毫克/公斤。而A类是为婴幼儿服装,其要求甲醛含量不得大于20毫克/公斤。

扩展资料

服装按国家标准分类

1、A类 是指3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服装产品的安全标准

2、B类与C类是指儿童或成人的安全标准,其中:B类型是可以直接皮肤类的产品;C类是不可直接皮肤的产品

服装pH值是纺织品的安全性指标,人体皮肤表层的pH值为弱酸性,若pH值超标将破坏人体表面抵御疾病的屏障,容易引起皮肤瘙痒等症。 

专家提醒:消费者购买服装时,首先注意查看产品的使用说明,其次要查看该产品的质量等级状况;对于选购贴皮肤穿着的衣服,一定要选购“B”类产品;选购贴身穿着的服装,应选一些颜色较浅的衣服;对于选购羽绒服装时最好要闻一闻,有怪味的不要买。新衣服穿着之前,最好用清水清洗一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服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1

A类的衣服一般是可以直接与皮肤接触的织品,一般都是婴幼儿使用的纺织产品,在身高在1米一下的小孩都会使用A类的纺织产品,一般主要包括婴幼儿使用的睡衣、手套、口罩、尿布、袜子、帽子等等,还有就是宝宝睡觉用的床上用品。

B类所要达到的标准也应该是可以和身体直接接触的,它主要是人在使用的时候,有大部分的面积和人体有着直接的接触,像我们现在经常穿的小背心、袜子、、打底裤、秋裤、内衣等等都要符合可以和人体直接接触的B类等级。

C类则是代表不可以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比如我们的外套,我们穿着的时候一般会在里面搭配一个内搭,这种衣服的等级就属于C类,一般不可以或者只允许一小部分和皮肤直接接触,像我们的窗帘、毛衣、床罩、外套、等的衣服材料或者纺织布料大多属于C类。

扩展资料

在购买衣服的时候,细心观察下,衣服里层大都加有标签,上面提示了不同数字、字母和符号。专家介绍,在国内,偏瘦体型一般用Y表示,A、B、C分别表示正常、偏胖和胖。上装的具体规格尺寸标注为:165/88A,指的是适合身高为165厘米、胸围为88厘米、体型为A的人穿着。

同时,衣服内标签的使用说明还有其他信息,比如水盆带浪线为基本水洗符号,插入一只手表示可以手洗。熨斗图形表示熨烫,上面打叉代表不可熨烫,还要注意内标签上的安全级别标注。

A类是能让2周岁以内婴幼儿穿的;B类是能接触皮肤的产品;C类是不能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如果你发现内衣上标着C类或者标着“合格品”,则不要购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服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7

B类是指可以直接接触皮肤的,C类是不可直接接触皮肤的,A类是可以全完接触皮肤的产品

这是对服装甲醛含量问题的明确规定:A类是要求最高的,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服装产品的安全标准,其甲醛含量不得大于20毫克每公斤;B类与C类是指儿童或成人的安全标准,B类产品的甲醛含量不得大于75毫克每公斤,C类产品的甲醛含量不得大于300毫克每公斤。

这个是国家纺织品的一个强制性安全标准GB/T18401-2010,所有服装产品都必须要符合这个强制性标准,并要在服装的吊牌上注明产品是符合那种类型的标准的,否则就是不能上市,这也是国家为了对市场上的众多产品进行安全管理而建立的一个标准。

拓展资料:

1、服装安全标准起源于2005年1月1日颁布的《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这一规范将服装安全标准分为三类,其中婴幼而用品如宝宝穿的衣服必须达到A类,一些直接接触皮肤的品类如内衣,袜子必须要达到B类,而非直接触皮肤的品类如外衣外套必须要达到C类。

之所以颁布这样的强制标准,是因为服装安全越来越威胁到大众的生活质量,如果消费者买衣服时没有注意,那就会给穿着者带来危害。

2、现在大多数人为健康考虑,会选择纯棉衣服,但纯棉衣服容易变形,色彩不美观,一些厂家就加了各种染料,如甲醛和芳香胺,免烫防皱的衣服则大都加了含甲醛的整理剂。

甲醛的直接危害可引起皮肤过敏、起皱,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等,芳香胺可让纯棉衣服色彩斑斓,艳丽可人,长期与人体接触会诱发癌症。长期穿着问题服装,轻者引起皮肤炎症,严重会导致恶心呕吐,还可以造成肺气肿,肝炎并诱发癌症,其致癌性甚至超过苏丹红。

3、很多消费者对这一标准并不熟悉,在选购服装的时候,并没有在意是否安全,而这恰恰是选购衣服时最大的一个误区。

4、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18401-2010,该标准规定了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实施与监督。纺织产品的其他要求按有关的标准执行.同时该标准将纺织产品分为3类:A类:婴幼儿用品;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1)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必须达到A类标准,如尿布、尿裤、内衣、围嘴儿、睡衣、手套、袜子、帽子、外衣、床上用品等,同时婴幼儿纺织产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上标注“婴幼儿用品”字样。

(2)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标准,如内衣、衬衣、T恤、裙子、裤子、袜子、泳衣、帽子等。

(3)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不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或仅有小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标准,如外衣、裙子、裤子、窗帘、床罩、墙布、填充物、衬布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4-05

1、B类

B类是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主要是指在穿着或使用时,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如裤子、T恤、内衣类产品、袜子、腹带、床单、背心、短裤、棉毛衣裤、衬衣等;

2、C类

C类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是指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不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或仅有小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如外套、毛衣、外衣、裙子、窗帘、床罩、墙布、填充物、衬布等之类的。

3、A类

A类是婴幼儿纺织产品,一般是指100cm以下的小孩穿的服装及以下的婴幼儿使用的产品可作为婴幼儿纺织产品,主要是指24个月以内的婴幼儿使用的纺织品,主要包括尿布、尿裤、内衣、围嘴、睡衣、手套、袜子、帽子、床上用品等。

扩展资料:

衣服挂牌其它解释——

1、标注“一等品”

衣物的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等级越高色牢度越高(越不容易掉色、染色),衣服吊牌上的等级标注,至少要是合格品。

2、标注“号型”

号型或尺码,大多数人买衣服只看标签上尺寸型号,S、M、L。但是有时候却不是那么合身,这时候就要参考身高和胸(腰)围了。一般来说,衣服的吊牌上都注有身高和胸围、腰围等信息。

比如说,某件男西服上衣标注为:170/88A(M),那么这里的170指的是身高,88则表达胸围,紧跟在后面的A在这里指的是体型或版型,括号里的M就是中码的意思。在我们国家一般来说,A为正常体型,B为偏胖体,C为肥胖体,Y为偏瘦体。

3、成分

成分的意思就是说明这件衣服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一般来说,冬天的服饰会更需要注意这一点,因为像毛衣和大衣这种保暖性要求高的服饰,就必须查看衣服成分了。

一件衣服里不同材质的含量会影响手感、弹性、是否保暖、是否起球有静电。但是面料的成分并不绝对地决定一件衣服的价值,这一项可以在选购的时候作为比较重的参考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