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兵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预备役士兵是指依法被确定服士兵预备役人员,即是兵又是老百姓,一身二任、双重身份,具有民、兵一体的特点。

预备役士兵在和平时期,在有民兵组织的单位,参加民兵组织,在有预备役部队的地方编入预备役部队,服士兵预备役,参加预备役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以兵的身份,履行服兵役的义务;

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是民的身份,履行一般公民的义务。预备役士兵在战时,参军参战或随军之前,巩固后方进行经济建设。

申请条件是:

1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2 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军队的条令、条例

3 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4 符合兵役法规定的服士兵预备役的年龄,即18-35岁

5 身体健康

扩展资料

军衔

1988年9月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这样规定:“士兵退出现役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有关规定服预备役的,由部队确定其预备役军衔。”

一般惯例是,199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修改以前,对于未确定服军官预备役而确定服预备役的士兵退出现役时,义务兵的预备役军衔除现役军衔是上士以外,都是按照比现役军衔高一级的原则授予,现役军衔是上士军衔的,预备役军衔也是上士;士官的军衔则按照比现役军衔高一级的原则授予。

199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修改以后,对于未确定服军官预备役而确定服预备役的士兵退出现役时,按照比现役军衔高一级的原则授予预备役军衔。但在实际着装是则不佩戴军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预备役士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7

预备兵就是正式兵的提前入伍方式,如果关系不到位,或者名额有限的话可以先入预备兵,一般第二年就会正式入伍,是一个过渡期 。

预备兵是当一年以后应该就能去部队了,如果可以的话先入预备役是个不错的选择。

预备兵的年龄限制

    第二十三条 士兵预备役的年龄,为十八岁至三十五岁。

    第二十四条 士兵预备役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

    第一类士兵预备役包括下列人员:

    (一)经过登记服士兵预备役的三十五岁以下的退出现役的士兵;

    (二)经过登记服士兵预备役的三十五岁以下的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

    (三)其他编入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到现役部队的二十八岁以下的预备役士兵。

    第二类士兵预备役包括下列人员:

    (一)除服第一类士兵预备役的人员外,编入民兵组织的人员;

    (二)其他经过登记服士兵预备役的三十五岁以下的男性公民。

    本条第一类士兵预备役第(三)项所列人员,二十九岁转入第二类士兵预备役;预备役士兵年满三十五岁,退出预备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9-27

预备役士兵是指依法被确定服士兵预备役人员,即是兵又是老百姓,一身二任、双重身份,具有民、兵一体的特点。

预备役士兵在和平时期,在有民兵组织的单位,参加民兵组织,在有预备役部队的地方编入预备役部队,服士兵预备役,参加预备役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以兵的身份,履行服兵役的义务;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是民的身份,履行一般公民的义务。

预备役士兵在战时,参军参战或随军之前,巩固后方进行经济建设。

扩展资料:

1998年12月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

第一类士兵预备役包括经过登记服士兵预备役的三十五岁以下的退出现役的士兵、经过登记服士兵预备役的三十五岁以下的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其他编入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到现役部队的二十八岁以下的预备役士兵;

第二类士兵预备役包括除服第一类士兵预备役的人员外,编入民兵组织的人员和其他经过登记服士兵预备役的三十五岁以下的男性公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预备役士兵百度百科-预备役

第3个回答  2012-11-06
预备役是于我国现役部队相结合,一旦现役部队出现伤亡较大人数缺少的情况下预备役就要上前线,替补伤亡的战士继续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