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晓景从物候角度看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令的景物景中诗中

如题所述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景物,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苇,河豚。作者不仅入乎画内,而且出乎画外,把画上所无而情理中所有的事物呈现出来。

作者:苏轼·北宋

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注释:

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一种鱼,学名“鲀”。

上:指逆江而上。

扩展资料:

《惠崇春江晚景》详细解说

竹外桃花三两枝

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

其次,表明季节性,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

江春水中,鸭儿在嬉戏;江水回暖的讯息,它们首先感知到了。鸭知水暖,光凭画是体现不出来的,诗却表达出来了。其实岂是鸭子先知水暖?一切水族之物,皆知冷暖。

诗人这样写是为切合画上风物,实际上也是表达他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礼赞。唐人有“花间觅路鸟先知”的诗句,与此句异曲同工。

这句诗极富哲理,现在我们指某一新的情况或消息被人预先知道时,便往往引用这一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江爆生长茂盛的蒌蒿铺满了地面,芦苇也抽出了短短的嫩芽来。这七字不是泛泛地吟咏景物,而是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贴切地实写出这两种植物的情态,没有一字是闲笔。

正是河豚欲上时

河豚欲上给人以严冬已尽、春到人间的喜悦。最后一句的处理,不但使全诗灵动鲜活,也使诗和画的意境都得到了升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23
《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9-14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苏轼根据画意,妙笔生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第3个回答  2020-05-06
桃花,竹子,蒌蒿,芦芽,河豚春江水。

是春天
第4个回答  2020-07-11
使诗和画的意境都得到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