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之年 而立之年 不惑之年 年过半百 年近花甲 年逾古稀 耄耄之年 发至期颐 它们分别代表多大岁数?

如题所述

20岁(男)——弱冠之年;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
50岁——年逾半百;
60岁——年近花甲;
70岁——年逾古稀;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100岁——发至期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12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 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加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而立之年:成语,出自《论语·为政》,指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

《论语·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译作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学有所成);四十岁能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并正确对待不同的意见(清楚理解听到的话);到了七十岁能达到随心所欲,而不会超越社会所认同的规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2-13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第3个回答  2013-02-20
20岁(男)——弱冠之年;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
50岁——年逾半百;
60岁——年近花甲;
70岁——年逾古稀;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100岁——发至期颐

望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