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这些计算机基础科目要学习什么数学

如题所述

一、数学
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学好数学是学好计算机专业的关键。高等数学课程主要学习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和微分方程,一般高校通用的教材是同济大学编的《高等数学》,目前已经有了第五版,也可以使用自考教材——西安交通大学陆庆乐编的《高等数学》,可以买一些配套的辅导书和习题解答。
还有两门重要的数学课程是《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可以分别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同济大学编写的《线性代数》和浙江大学编写的《概率统计》。注意:自学一定要多做习题,而且最好一门课有一本习题解答和辅导书。

除了上面数学基础课外,在计算机专业中举足轻重的就是《离散数学》,这门课要多花点力气来学。可以采用左孝凌教授等编的《离散数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也可以用北大、清华的教材,还可以参考左教授编的自学教材,经济科学出版社。

其他课程还有《复编函数》、《计算方法》等,有余力的朋友可以选学。

二、专业基础课

1.《程序设计》:学习内容一般为C和C++。C语言可以采用谭浩强教授的《C程序设计》,内容比较浅显,C++方面的书推荐钱能编写的《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2.《数据结构》:这门课程比较难,可以采用严蔚敏教授编写的《数据结构(C语言版)》,有配套习题册。好好做题,有时间多编几个大的程序。

3.《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这是难度较高的两门课程,选用自考教材相对来说容易些,也可以参考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相关教材。

三、专业课

1.《计算机组成原理》:推荐白中英主编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版),科学出版社;黄爱英主编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操作系统》:汤子赢编写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还可以参考高教司司长张尧学教授编写的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

3.《汇编语言》:可以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也可以用自考教材。

4.《数据库原理》:人民大学教授王珊编的《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复旦大学施伯乐老师编写的教材也不错。

5.《编译原理》:国防科技大学陈火旺院士编写的教材十分不错,最新版本是2000年出的,国防工业出版社。

四、选修课

包括计算机网络与通讯、软件工程、图形学、人工智

能、系统结构、图形学等。此类课程的教材可选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或参考各高校所采用的计算机专科和本科教材及配套辅导书。英文基础好的朋友可以用国外著名大学的影印版教材。

我也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其最核心的课程是数据结构,这门课程想学好不是很容易,要花大量时间去实践;还有一些重要课程比如:操作系统,C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这些都是专业基础课,还有一些建模课~~~

高中起点计算机本科: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微机原理及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2. 计算机软件专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

机网络、软件工程、编译原理、分布式系统、软件项目管理、Oracle数据库系统等。

3. 电子商务专业:管理学原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国际商务管理、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商务网站建设等。

专科起点计算机本科: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与结构等。

2. 计算机软件专业: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及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中间件技术、信息系统集成等。

3. 电子商务专业:管理学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金融学、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普通物理、 离散数学、计算机科学导论、C语言及程序设计、汇编语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专业英语、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如:VB)、CAD技术、图形图象处理技术、软件开发新环境、接口与通讯、人工智能及应用、信息系统工程、企业会计、电子数据交换(EDI)、计算机维修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计算机系统维护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算法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决策支持系统、网络应用软件设计、网络操作系统、大型数据库系统、单片机应用、计算方法、软件高级工资格认证、高级程

序员水平认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列政治经济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体育等。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 着重介绍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重要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本课程详细阐述了操作系统如何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软件和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流程、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软件接口等机制。

授课内容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内容和概念、进程的概念以及通信和调度的方法、操作系统中各种资源的管理。最后通过实例——Linux操作系统,介绍Linux系统中的存储、设备、文件和进程的管理。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C语言程序设计。授课对象为:网络与通信专业本科生。

《应用数据库技术》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本科计算机与通信专业的专业课程。本课程详细阐述和研究了数据库系统尤其是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介绍了数据库国际标准语言——SQL语言以及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技术和方法,旨在指导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和数据库技术的广泛应用。

授课内容包括: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数据的物理组织与存取方法;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关系代数理论、查询语言、规范化理论、查询优化;数据库保护技术;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以及几种现今流行的数据库应用。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授课对象为:网络与通信专业本科生。

《数据结构》课程简介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课程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它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据对象的特性,学会数据组织的方法和把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方法,以及培养基本的、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本课程详细阐述和研究了各种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的关系(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这种关系的存储结构以及存储结构的描述方法、数据的不同的逻辑结构在各种存储结构上实现的基本运算:查找、插入和删除的算法,从时间和空间复杂度的角度综合比较各种存储结构的不同特点和适用场合。

本课程的基本授课内容包括线性表、栈和队列、串、数组和广义表、二叉树和树、图、动态存储管理、查找、排序和文件等以及实现这些数据组织的算法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19
1.计算机数学基础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课程的主要内容:线性代数、概率基础、数理统计基础等。2.计算机电路基础(1)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实验18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电路基本概念(电路与电路模型、电路基本物理量、电路基本元件、基尔霍夫定律、简单的电阻电路),半导体基本器件;开关理论基础,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随机读写存贮器、只读存贮器、可编程逻辑阵列、通用逻辑阵列、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在系统(ISP)编程技术),数字系统的组成。本课程后续课程:计算机电路基础(2)等。3.计算机电路基础(2)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实验14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控制方向的一门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模拟电路基本概念,运算放大器的原理及应用,功率放大及稳压电路;测试技术概述,机电系统运动参数(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力矩、应变及应力等)的测试,过程系统参数(压力、温度、流量等),测试数据处理。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电路基础(1)等。本课程后续课程: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4.C++语言程序设计本课程5学分,90学时,开设一学期。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主要内容:算术、逻辑、比较、位、条件、逗号、赋值、输入、输出等运算符和表达式,分支和循环控制结构,模块化程序设计(函数定义、函数调用、函数重载、库函数、变量作用域和存贮类),数据类型(整型、实型、字符型、枚举、数组、结构、指针、类等),动态存储空间的分配与释放,C++操作环境、编译预处理、文件链接和工程文件的使用,类与对象的概念,操作符重载与函数模板,C++标准输入输出流、文件流和串流,等等。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入门及操作技能训练(在集中实践环节中)、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等。5.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概述,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运算方法和运算器,指令系统,控制器,存贮器组织,输入输出系统;汇编语言,汇编语言基本程序设计,程序设计举例(输入输出程序设计、中断程序设计、系统调用及程序设计)。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电路基础(1)等。本课程后续课程: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6.数据结构本课程5学分,90学时,其中实验占27学时,大作业占18学时,开设一学期。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主要内容:线性表、栈、队列的定义、顺序存贮和链接存贮结构,进行插入和删除等运算的算法;树、二叉树、二叉排序树、哈夫曼树的定义、性质、存贮结构及建立过程,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算法,二叉排序树的查找、插入和生成算法,图的定义,图的邻接矩阵、邻接表和边集数组存贮结构,图的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遍历算法,求图的最小生成树和最短路径算法,拓扑排序算法,数据查找和排序的各种算法,文件的概念和组织方法等。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等。7.微机接口技术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实验27学时,大作业18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控制方向的一门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微机接口技术概述,模拟量输出输入通道(A/D、D/A变换及其接口电路),数字量输出输入通道,常用可编程并、串行接口电路,工业控制计算机总线技术,人机界面接口技术。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计算机电路基础(2)等。本课程后续课程:计算机控制技术、单片机技术等。8.数据库基础与应用本课程6学分,108学时,开设一学期。数据库基础与应用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信息管理方向的一门必修课,其它方向的选修课。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数据库系统的概念、组成和主要功能,数据库保护和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和各种关系运算,利用SQL进行数据库的定义、查询、更新、插入和删除数据,关系规范化和函数依赖,第一、二、三范式和BCNF范式,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FoxPro数据库的建立、显示、修改、查询、统计、复制、索引、排序、更新、关联等,Foxpro应用程序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先修课程:计算机入门及操作技能训练(在集中实践环节中)、离散数学等。9.操作系统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资源实施管理,是所有其他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的唯一接口。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和一般管理方法,了解它是如何组织和运作的,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课程主要内容:操作系统引论;进程管理;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中断和信号机构;死锁;微内核体系结构;网络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展望与中文操作系统。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基础等。本课程后续课程:网络操作系统等。10.计算机控制技术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实验15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控制方向的一门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特性,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算法,控制用计算机系统的配制,实时控制软件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原理及应用,分散型控制系统及其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举例。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等。本课程后续课程:单片机技术等。11.单片机技术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控制方向的一门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单片机概述,单片机芯片结构,单片机指令系统,单片机程序设计,单片机系统扩展,单片机开发系统及应用,单片机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数据采集系统,智能数字电压表,机械手控制系统等)。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等。12.计算机网络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硬件、计算机网络软件、互连网络标准体系、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计算机网络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计算机网络的层次模型,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子网(概述、数字通信基础知识、局域计算机网络、城域计算机网络、广域计算机网络、网际互连技术);计算机网络中的高层服务(概述、局域网络服务/广域网络服务、电子邮政服务、WWW多媒体信息发布服务、文件传输与终端仿真服务、其他网络高层应用);计算机网络应用开发与相关技术,使用计算机网络的道德和法律法规。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等。本课程后续课程:组网与网络管理技术、Internet与Intranet应用、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网络信息制作与发布等。13.多媒体技术基础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实验24学时,开设一学期。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方向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掌握多媒体软硬件的配置及使用,为今后更好地应用多媒体技术打下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概论;视频与音频信息获取与存储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结构;压缩技术;超文本和超媒体;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和处理;动画制作工具和创作技术;编辑多媒体软件。本课程先修课程:Windows使用、计算机组成原理。14.软件工程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软件工程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方向和计算机信息管理方向的必修课。本课程阐述了软件开发、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软件工程学的概念、原理以及典型的技术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软件工程的科学思想,能自觉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学进行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工作,并掌握与此相应的方便的工具,形成良好的软件开发习惯。课程主要内容:软件工程概述;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原型法。本课程先修课程: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等。15.VisualBasic程序设计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实验32学时,开设一学期。VisualBasic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方向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VB这一集应用程序开发、设计、编辑、编译和调试为一体的集成化开发环境,掌握VB的基本语言和语法,培养学生使用VB进行程序设计的技能。课程主要内容:VB集成化开发环境;VB窗体;VB控件;VB模块;VB类;VB输出;VB创建并使用菜单和工具;VB使用数组、变量和常量;VB存储和获取数据;VB创建和使用帮助文件;VB使用对话框;VB使用鼠标;VB使用Dll和API;VB使用ActiveX;VB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本课程先修课程:程序设计基础、Windows操作系统、多媒体技术基础。16.软件工具与环境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其中实验34学时,开设一学期。软件工具与环境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方向的一门必修课。在软件开发活动中,采用合适的软件开发工具、平台和环境,可以大大提高软件生产率,也是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应用软件开发人员掌握有关概念,熟悉常用软件开发工具、平台和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课程主要内容:软件开发环境概论;人机界面;程序设计环境;系统集成环境;维护环境;速成原型环境;程序自动生成环境。本课程先修课程:软件工程等。17.信息管理系统本课程4学分,72学时,大作业占18学时,开设一学期。信息管理系统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信息管理方向的一门必修课,它综合利用了先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问题。主要内容有: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与结构,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实例等。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管理学基础等。18.组网与网络管理技术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方向的一门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组网用的物理信道,组网实践,计算机网络互连(交换网络的概念、局域网络互连、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连),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全面网络管理,计算机网络的测试与维护)。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等。19.网络操作系统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方向的一门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网络操作系统概论(网络操作系统概念、功能描述),网络操作系统比较(UNIX、WindowsNT和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性能价格比较),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展预测,UNIX操作系统及使用,WindowsNT操作系统及使用,Netware网络操作及使用。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20.Internet与Intranet应用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方向的一门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Internet和Intranet应用及互连网络应用概貌,域名服务(DNS),电子邮政服务(E-mail),文件传输服务(FTP),远程登录服务(Telnet),Web服务,代理(Proxy)服务,其他互连网络服务,新的应用,ISP的实施例子。本课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等。21.网络信息制作与发布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方向的一门必修课。主要内容包括:网络信息的收集与组织,网络信息制作工具介绍(Word、FrontPage),网络信息的制作(预备知识:色彩、构图与网页设计;利用Word制作简单网页,利用FrontPage制作网页;视觉与创意),网络信息的发布,网络信息的维护。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等。22.英语Ⅰ(1)(2)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年。本课程为公共英语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1600左右的常用词汇(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600词)和若干相关的常用词组及基础语法知识;能够听懂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教学用语和日常生活用语,并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谈;能够读懂所学词汇和语法范围内的故事、短文及通知、便条等;能够写出简短的私人信函,或用便条转达具体信息。统设服务课程:1.计算机入门及操作技能训练本实践环节4学分,实验36学时(2学分),开设一学期。主要内容: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维护(键盘和鼠标使用,中英文输入,外设与主机的连接、配置与使用,计算机常规维护),操作系统使用(Windows95以上),字处理软件使用(Word97以上),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Internet实用(浏览器IE5.0、电子邮件Email使用)。2.OFFICE公软件本实践环节4学分,实验45学时(2.5学分),开设一学期。主要内容:字处理软件Word(97以上)深入使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97以上)使用,电子演示软件PowerPoint(97以上)使用,OFFICE公软件综合使用训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0-24
学IT比较好,不仅好找工作,而且工作环境还好。 当然,学一门专业还是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走比较好,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可以轻松一点。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