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13种刑法都有什么?

如题所述

商朝共11种剕刑法,并没有13种。

1、戮:就是活着刑辱示众,然后再斩杀。

2、炮烙,是在铜柱上涂油,下加炭火烤热,令有罪者行走其上,最终坠入炭火中烧死。

3、醢刑,是将受刑人捣成肉酱,又称菹刑。

4、脯刑,是将受刑人杀死并晒成肉干。

5、劓殄:劓殄。即刑殄,把犯罪者本人及其后代都杀掉,相当于后世的族诛。

6、剖心。

7、墨刑,在犯罪者的面部或额上刺刻后,涂以墨色。

8、劓刑,就是割去受刑人的鼻子。鼻子是人的重要器官,而且与人的尊严密切相关,因此劓刑较墨刑为重。

9、剕刑,也作刖刑,是指砍去受刑人手或足的重刑。始于西周,九刑之一。砍足曰剕,砍手曰刖。另外,与砍去手足相类似的还有砍去膝盖骨的膑刑

10、宫刑是破坏受刑人生殖器官的残酷刑罚。对男性为去势,对女性为幽闭。这种宫刑剥夺了受刑人“传宗接代”的能力,在中国古代社会被视为是最大的耻辱和不幸,因而是五刑中除死刑以外最为残酷和最重的刑罚,一般适用于较重的犯罪者。

11、徒刑,将犯罪者拘系使其劳作的刑罚。

扩展资料

古代执行死刑一般是在秋冬季节,这与古人的自然神权观念有关,即顺应天意。春夏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而秋冬是树木凋零的季节,象征肃杀。

人的行为包括政治活动都要顺应天时,否则要受到天神的惩罚。皇帝即是天的儿子,更要遵守天意,按照天时行事。处决犯人也是如此。

从西周开始就有了秋冬行刑的做法,到了汉朝成了制度。除了谋反等大罪可以立即处决外,一般死刑犯都要等到秋天霜降后冬至以前才能执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奴隶制五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朝法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7

1、劓殄  

商朝的一种刑罚。劓,割也,断也;殄,绝也。即斩尽杀绝,把犯罪者连同其子孙后代都斩尽杀绝。不能与奴隶制五刑中的劓混淆。

2、炮烙
商朝的酷刑。即在铜柱上加上油脂,铜柱下燃起木炭,令有罪者在柱上走,因铜柱既滑又热,可使有罪者从铜柱上掉下,落人木炭中烧死。相传商纣王是为了博妲己一笑而使用此刑罚手段处罚罪犯。

3、醢
商纣王时的一种酷刑,即把人剁成肉酱。

4、脯
商纣王时的一种酷刑,即把人杀死晾成肉干。

5、坐嘉石
西周的刑罚,指对于有罪过但尚不够判处徒刑的人,要给他们戴上刑具,强迫他们在官府门外左侧的嘉石(文石也,上刻嘉言,欲狱囚见之而悔悟也)旁坐一定的时间反省自己的罪过,然后把刑具去掉,由司空监督他们服一定期限的劳役。

坐嘉石的时间及服劳役的期限,根据罪犯罪过轻重而有所不同。劳役期满,罪犯由其居住地的负责人担保,即可被释放回家。坐嘉石类似于近世的拘役。

6、汤刑
以汤命名的商朝奴隶制刑法的总称。《左传,昭公六年》:“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汤刑虽然是以汤来命名的,但它并不是商汤所做,同样是商朝统治者为了追述他们的祖先而以汤命名的。其具体内容不详。

7、奴隶制五刑

即黥(墨)、劓、刖、宫、大辟。

(1)墨刑

墨刑又称黥刑,是在罪人面上或额头上刺字,再染上墨,作为受刑人的标志。这种墨刑既是刻人肌肤的身体刑,又是使受刑人蒙受耻辱、使之区别于常人的一种耻辱刑。

墨刑是五刑当中最轻的一种刑罚。

(2)劓刑

劓刑,就是割去受刑人的鼻子。鼻子是人的重要器官,而且与人的尊严密切相关,因此劓刑较墨刑为重。在早期古代民族,毁掉人体重要器官是最为经常地一种处罚方法,后来演变成一种固定的刑罚方法。

(3)膑刑

剔去人膝盖骨,孙膑就曾受此刑。起源于夏,后再在西周演变为九刑中膑刑的代替剕刑-砍脚。

(4)宫刑

宫刑是破坏受刑人生殖器官的残酷刑罚。对男性为去势,对女性为幽闭。这种宫刑剥夺了受刑人“传宗接代”的能力,在中国古代社会被视为是最大的耻辱和不幸,因而是五刑中除死刑以外最为残酷和最重的刑罚,一般适用于较重的犯罪者。

(5)大辟

大辟,是死刑的统称。在夏、商、周三代,死刑尚不规范,方法多种多样,而且极端残酷。特别是在商代末期的纣王时,除常见的斩、戮等死刑方法外,还出现了炮烙、醢、脯等酷刑。

炮烙,是在铜柱上涂油,下加炭火烤热,令有罪者行走其上,最终坠入炭火中烧死。

醢刑,是将受刑人捣成肉酱,又称菹刑。

脯刑,是将受刑人杀死并晒成肉干。

扩展资料:

行刑的禁忌

1、秋决

古代执行死刑一般是在秋冬季节,这与古人的自然神权观念有关,即顺应天意。春夏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而秋冬是树木凋零的季节,象征肃杀。

人的行为包括政治活动都要顺应天时,否则要受到天神的惩罚。皇帝即是天的儿子,更要遵守天意,按照天时行事。处决犯人也是如此。

从西周开始就有了秋冬行刑的做法,到了汉朝成了制度。除了谋反等大罪可以立即处决外,一般死刑犯都要等到秋天霜降后冬至以前才能执行。

2、禁忌

古代还有行刑的禁忌,唐宋规定正月、五月、九月为断屠月,每月的十斋日为禁杀日(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即使谋反重罪也不能在这些日子处死。

明朝也规定十斋日禁止行刑,否则笞四十。国家进行的大的祭祀活动时也禁止行刑。

行刑的具体时间有的规定在下午1点到5点之间。过时则要等到第二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奴隶制五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20

商朝的刑法共有三大类,计11种刑法,并未有13中。三大类分别为:死刑、肉刑、徒刑。死刑最重,徒刑最轻。

一、死刑

1、戮:就是活着刑辱示众,然后再斩杀。

2、炮烙:就是在铜柱上涂油,下加炭加热,令有罪者行其上,很快就会坠入炭中烧死。

3、醢,把犯罪者捣成肉酱。

4、脯,把犯罪者晒成肉干。

5、劓殄:劓殄。即刑殄,把犯罪者本人及其后代都杀掉,相当于后世的族诛。

6、剖心。

二、肉刑

1、墨刑:在犯罪者的面部或额上刺刻后,涂以墨色。

2、劓刑:割掉鼻子的刑罚。

3、刖刑:就是断足的刑罚。还有说是膑刑,挖去髌骨。

4、宫刑:即破坏犯罪者生殖器官,进而残害机能的刑罚。

三、徒刑:将犯罪者拘系使其劳作的刑罚。

扩展资料:

夏商两代的司法制度,基本建立在奴隶主特权体制之上,体现出行政、军事、司法不分的特点。不仅夏王、商王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和立法者拥有最高司法审判权,而且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主要官吏也同时兼掌行政、军事和司法权。

当时的国家是古代宗族国家,其社会结构以家族和宗族制度为基础。因此,各级司法权实际是掌握在各级宗主手中。

商朝的中央司法长官为“司寇”,其下设“正”、“史”等审判官。商朝的司法审判具有鲜明的天罚神判特色,司法裁判、定罪量刑常常是通过占卜,由“神判”来决定。占卜的官吏也有一定的司法权“贞,王闻惟辟。”。“贞,王闻不惟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朝法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9-28

商朝刑法主要分为三类,其中刑法有11种,而刑法则没有13种。 这三类是:死刑,体罚和监禁。 死刑最重,判刑最轻。

一、死刑

1、戮:就是活着刑辱示众,然后再斩杀。

2、炮烙:就是在铜柱上涂油,下加炭加热,令有罪者行其上,很快就会坠入炭中烧死。

3、醢,把犯罪者捣成肉酱。

4、脯,把犯罪者晒成肉干。

5、劓殄:劓殄。即刑殄,把犯罪者本人及其后代都杀掉,相当于后世的族诛。

6、剖心。

二、肉刑

1、墨刑:在犯罪者的面部或额上刺刻后,涂以墨色。

2、劓刑:割掉鼻子的刑罚。

3、刖刑:就是断足的刑罚。还有说是膑刑,挖去髌骨。

4、宫刑:即破坏犯罪者生殖器官,进而残害机能的刑罚。

三、徒刑:将犯罪者拘系使其劳作的刑罚。

扩展资料:

夏商时期的司法制度基本上建立在奴隶主特权制度的基础上,体现了行政,军事和司法的特点。 夏王和商王不仅具有最高的司法权,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和立法者,而且中央到地方各级的主要官僚还拥有行政,军事和司法权力。

当时的国家是一个古老的氏族国家,其社会结构基于家庭和氏族系统。 因此,各级司法权实际上掌握在各级主权者手中。

商朝的中央司法官是“牧师”,并且有“正面”和“历史”等法官。 商朝的司法审判具有鲜明的神刑特征。 司法判断和信念通常由占卜和“上帝的判断”决定。 占卜官僚也有某些司法权。 “嘿,王文伟。” “嘿,王雯并不孤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朝法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一) 刑法

(1)刑名: 历史上有“刑名从商”的说法,是指商朝的刑事立法较夏朝有了发展,并较为发达,为中国奴隶制法制,尤其是刑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A、 死刑

a、斩、戮
b、炮铬 ,让有罪的人在浇了油、底下烧火的铜柱上走。
c、醢 ,把人剁成肉酱。历史上有“醢九侯”的案件。
d、脯,把人晒成肉干。历史上有“脯鄂侯”的案件。
e、劓殄,即族诛。

B、 肉刑

a、墨刑,脸上刻字,涂以黑墨。
b、劓刑,割掉鼻子。
c、刖刑,砍断脚踝。
d、宫刑,割掉男女的生殖器。
奴隶制五刑即:墨、劓、刖、宫、大辟。

C、徒刑(略)

(2)罪名:

a、舍弃穑事:不种植庄稼。
b、不从誓言:不听从商王的命令。
c、不吉不迪:行为不善,不按商王指出的正道办事。
d、颠越不恭:不遵守法纪,不恭敬国王,狂妄放肆。
e、暂遇奸宄:欺诈奸邪,犯法作乱。
f、不有功于民:禁止无故动用民工。

(二)民法

(1)婚姻制度(商朝王室的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制多妾制。

(2)继承制度(商朝王室的继承制度):

商初,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并行,但以弟及为主商中期,实行父死子继。商末,又逐渐实行了嫡长继承制。

5、司法制度

(1)司法机关:略

(2)监狱:“圜土”、“牖里”、“ 羑里”、“囹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