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媒婆说媒有什么讲究??

如题所述

1、俗话说,媒婆的一张嘴,上嘴唇配婚姻,下嘴唇大杀媒。做媒婆一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尽量避人耳目,否则不但婚事会说不成,还会遭人唾骂。托人说媒的人,尤其是女方是最忌讳嘴碎的媒婆了! 还没说成四邻八舍的都知道了,一不小心就会坏了女方的名声,如果最终也没说成,女方会被认为失了名节,最后还有可能会导致女方不好找婆家!

2、此外,作为媒人虽然勤快地奔走于男女两家,但亲事没撮合成功的时候,一定不要吃双方款待的食物。因为在民间,媒婆如果吃了双方款待的食物,不但成不了,反而会弄巧成拙,这其中可能有点急是怕说破的道理! 所以好事不能先高兴,乐极生悲,好事也就变成坏事了,所以没人在这时候不敢贪嘴,再说吃了人家的东西,万一婚事说不成,别人很有可能会说你是骗吃骗喝的!

3、还有些地方媒人去女方家说媒的时候,最忌讳遇到走下坡路的狗和蛇。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不吉的兆头,如果是去说亲事的话,很有可能说不成,所以如果他们遇见这种情况的时候就会转身回家,改天再去说。所以您在当媒人的时候,若是遇到这种情况最好要避免,以免得白跑一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0-05-14
 说媒又叫做媒,就是通过媒人从中说合,让男女双方共结秦晋之好。
  封建社会中的传统观念是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个“媒妁”指的就是媒人。请媒一般是男方的事,若女方对婚姻也有意,则可以双方派人互访。有时,女方的条件占优势,甚至可以委托媒人介绍,让男方“倒插门”,叫“入赘”。
  在古时,媒人又被称为“月老”、“红娘”。据唐人小说记载,有个叫韦固的读书人夜行经过来城,碰上一位老人靠着一个大口袋坐在路边,在月光下翻阅一本大书。韦固好奇地问他翻检的是什么书,老人回答说,这是天下人的婚姻簿。韦固又问老人那大口袋里装着什么东西,老人回答说:“装着红绳,只要把一男一女的脚系在一根红绳上,即使他们是不共戴天的仇家,或者是相隔万里的异乡人,也一定会结成夫妻。”后来便有了“千里姻缘一线牵”之说。“红娘”最早见于唐代的才子元稹写过的一篇传奇故事《莺莺传》。经长期流传,“红娘”成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人物。因此,称媒人为“红娘”的说法更加盛行了。同时,此种称法更含有褒意,表露出对媒人的重视、友好和赞扬。
  说媒,确实需要一种技巧。媒人不仅要熟悉男女双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力求“门当户对”,而且要能基本准确地向男女双方及其父母反映情况,又要尽可能扬长避短,使双方充分认识对方的长处,从而使双方乐于达成嫁娶的协议。就是说,要生就一张“媒婆嘴”。做媒人要勤于跑腿,从开始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之日起,要经常来往于男女两家,传达彼此的愿望和要求,防止发生意外的变故。习惯上男女两家都有义务招待媒人。乡下人说“媒百餐”,又有地方说媒人要吃十八嘴,并不是夸张。主要是为了奖赏其奔走撮合之劳。说成一桩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钱财,称之为“谢媒礼”。这笔钱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则由女方支付),在成亲的前一天,连同送给媒人的鸡、鸭、肘子、鞋袜、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导接亲,称之为“圆媒”或“发媒”。谢媒钱的多少,视主家经济状况自行决定,但无论多少,均需用红纸封好,称为“红包”。   翻开中国历史,除了男性强加于女性繁琐苛刻的行为准则以外,就是女性的种种自我规范,如《女诫》、《女论语》之类。关于好丈夫的标准,生活在男权社会的古代女性从未也无法公开提出,所谓好丈夫的标准始终存在着。追问

谢谢美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0-31
排除了一些媒婆为了利益之外,确实有些热心人为适龄和大龄青年男女撮合,这本是好事。至于讲究,个人认为,主要考虑男女双方年龄、长相、学历、家庭、职业、收入等多方面情况,当然还要看双方的一些具体要求,看是否适合。在介绍双方情况时,尽量把好的方面适当夸大,尽量掩盖双方一些不足。达到促成见面甚至成亲的目的。腿要勤、嘴要甜,恐怕这是基本功吧。
第3个回答  2021-11-10
农村媒婆都是不专业的一群大妈,不建议找农村媒婆说媒相亲浪费精力和时间。
第4个回答  2015-11-17
有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