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不同,产能不同,需要怎样去调整工位,达到效率的平均化,合理的计算个人绩效或计件?

假设有这样的一个工厂,它有A、B、C、D、E共5个工序,每个工序的产能不同,每小时的产能分别是120个、105个、88个、110个、98个。当各个工序的员工按照自己的能力生产时,很明显,B工序的前面每小时积压15个半成品,C工序的前面每小时积压17个半成品,而D、E工序总是吃不饱,每小时缺件分别为22个和10个。根据制约条件理论,瓶颈工序为C,每小时88个,那么工厂的能力实际上就是每小时生产88个。但是,如果要求A、B工序都以瓶颈工序C工序为基准,每小时仅生产88个,毫无疑问这两个工序的员工会非常不乐意,除非在他按照每小时88个干完一天的量之后,再安排给他其他作业可以获得相应的工时定额。同样,D、E工序的员工由于总是缺件无法达到最大量,也就无法拿到最高工资,也怨声不断。
这种情况下,需要怎样去调整工位,达到效率的平均化,合理的计算个人绩效或计件??求帮忙指点,急急急!

首先,恭喜你找到C的瓶颈工序。这意味成功已经近在咫尺了。
找到瓶颈不意味着所有工序都以瓶颈产量为基准,而是要以保护瓶颈产量为基准。
那么,绩效基本可以依据所起作用不一样而有所区分。
例如:对于瓶颈C工序,可更多以提升效率为主,计件制,超产奖励等;
而其他工序可将单独计件改为:计件+品质保证绩效。品质保证,意味着是否生产和传递瑕疵品,是否能够供应C工序合适的数量,保证C工序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只有先能够配合瓶颈工序,才能够谈后续提升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