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柏坡感受!作文300-----400字 谢谢

如题所述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西柏坡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50多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她是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走进西柏坡,先看见了两边墙壁上刻着的画,那画刻的十分壮观,也十分的美丽。我们进去之后,先参观了石刻园,石刻园的东西都十分美丽、也十分壮观。参观完石刻园,我们就去参观西柏坡旧址。我们来到了西柏坡旧址,一进去,向右拐,就是卫生间。直着走,就是几个大会的会址。继续走一段落,就是领导的旧居了。我们先参观了朱德的旧居,里面没有什么东西。随后我们有走了防空洞,我们正准备继续参观,可是该集合了,于是我们只好恋恋不舍的走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2-22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灵魂和思想,就会像一盘散沙,失去凝聚力。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思想和理论的指导,就会失去方向和前进的动力。
这次游西柏坡,我感受很多,很深刻。不但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和积累,而且从思想觉悟上都有了升华。
西柏坡位于平山县。这片以山区为主,耗地面积不足50万亩,俗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土地,却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传统的革命老区。这里的人民朴实善良。早在土革时期,就已有中国共产党组织活动,到了抗日战争前夕,这里基层党支部已达70多个,党员近800人。抗日战争期间,平山县长期为晋察冀军区、边区政府中共中央北方分局驻地,并涌现了栗再温、于光汉、王昭、李谨亭等优秀的领导干部和戎冠秀、平山团、回舍大枪班等英雄人物和集体。从平山县城往西北方向大约50公里处,便是解放前中共中央驻地的最后一站西柏坡。西柏坡邻近岗南水库,位于滹沱河北岸,四面被青山绿水环饶,风景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这里属于太行山腹地,战略上可攻可守,可进可退。为中共中央选址并进驻西柏坡创造了天然的条件。

1946年6月底,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单方面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悍然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蒋介石为了个人利益,梦想着统一全中国的第一枪打响了。1947年3月,在与国民党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党中央被迫离开延安,并与同年5月辗转来到了西柏坡。
随着旅行团进入这个革命圣地,那一座座简朴的民房呈现在眼前。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宽敞明亮的办公环境。有的只是质朴、简陋,干净和整洁。每个领导人的卧室都只有一张简单的木床和一个书柜,客室则是一个办公桌,一盏油灯和几把木椅。看到这些,仿佛看到伟人们,彻夜不眠,为祖国丹睛结虑,鞭策未来的身影。很难想象,中共中央就是在这里指挥了三大战役,进行土地改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与梦想。更难想象,他们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使国共力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关键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了!
第2个回答  2013-02-22
我又长大了一岁
春,一年之际的开始.或许会注意,土壤里冒出了一个个嫩芽,它们才刚刚破土而出,接受阳光,雨露,它在不停地开枝散叶,它们的方向,大概就是天空吧,它望着天空,想要成长.
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成长,经过不断的磨练,我们会有蜕变.一年的时间,我们不再有过去的幼稚;一年的时间,我们不再有懵懂的轻狂;一年的时间,我们开始懂得奋起直追.而人生究竟有多少个年岁,有多少个365天可以浪费啊.就像莎士比亚说的:“春光自不留,莫怪东风恶.”过去的一年里,收获的青春有多少,大概只有自己了解,过去的该如何弥补,是否可以有时光倒流?还是找无数的理由来掩盖?必须记住的是,过去,只是提醒努力的警示牌,不是永远怀念的回忆.假如只是沉溺于过去,不注意眼前,又有何意义?新的一年,自己已不再是初一的学生,于是,我开始思考,过去的一年,自己到底注重的是些什么?
是学习么?那为什么总是在原处徘徊呢?人生的道路上,来而又返,自己都会责备自己:不够努力,不够专注.我是不是真的成长了呢?看着周围,人们花费大量的金钱与时间,去追求一些庸俗,物质的东西,他们只懂得享受.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他们的内涵更需要完善与毅力,他们的生活一成不变,最后碌碌无为,空有靓丽外表.反省自己,我并没有牢牢的把握住时间,也曾努力过,想要弥补知识的漏洞,可是却发现自己的懒惰占了上风,它居高临下,我自己则败下阵来,总结过去一年,一次次的挫折,让自己感到不服气.想要克服,告诉自己,挫折必不可免,可责怪别人没有用,关键还在自己.人生没有完美,可我们却可以做到尽善尽美.
比自己优秀的人比比皆是,我想,我们真正攀比的对象是自己,人生有无数次的进步,不要苦恼自己的不足,每个人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慢一点,快一点,努力向前走,只要有付出,一定有回报.
而现在,我又长大了一岁,就意味着,我该迈着新的脚步,去走那漫漫长路了.追问

是谁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