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020闰两个四月呢?

你们知道一年闰两个月是什么原因吗? 求指导!

根据我国农历(阴历)“十九年七闰法”算法,2020年庚子鼠年是闰年,全年384天。

一、什么是闰年

公历2020年是闰月,2月共有29天,公历闰年的算法很简单,每四年即为一个闰年,跟夏季奥运会时间是一致的,上一个闰年是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这次的闰年是2020年日本东京奥运会。闰年的科学解释也非常简单,地球绕太阳运行实际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但是我们一般一年只过365天,为了体现出正确的时间周期,我们人为的规定,每四年要多过5小时48分46秒乘以4,大概就是一天,成为366天。

中国农历闰年正确来说应该叫闰月年,按照农历算法,每个月的天数是按照月亏天数计算的,每个月大概比公立少1-2天,一年12个月下来农历是354或355天,比公历少10-11天,同样是为了补上这些缺少的天数,每隔2到4年,就会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即为闰月,但实际上也没有变成13个月,只是从2月到10月的过后重复同一个月,2020年恰好这个重复的月份是4月份,就成了闰四月。

二、十九年七闰月法

我国农历规定,每一个月必定要有一个中气,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成为前一个月的闰月。所谓的中气也就是指二十四节气,月初的叫节令,月中以后的叫中气,一般有雨水、春分、谷雨、夏至、大暑、小雪、冬至、大寒等,19年中7个月没有中气,这些没有中气的月便正好成为闰月。而在21世纪前后,闰四月也并不少见,一般相隔8年或11年就会出现一次。2020庚子鼠年恰好轮到了润四月。

三、闰四月的影响

有很多网友开玩笑称2020要多上一个月的班,其实不然,因为我们日常的生活是按照公历算的,2月份要多上一天班倒是真的。农历只是我们日常对于季节变化和传统节日的一个应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1
在中国的阴历个古代就有闰月了
但是,并不是闰两个4月,应该说是一个4月,一个闰月

闰月(Leap Month),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亚洲(尤其在中国),闰月特指农历每2至3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即四季脱节,每2至3年置1闰。古代曾采用19年置7闰的闰周,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废除了固定闰周,采用无节令月置闰,因此是该闰时置闰。
置闰由来
弄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所采取的传统农历是一种以阴历为基础,同时又融合阳历成分而形成的历法,即为阴阳合历。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回归年而制定的。阴历则以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而制定,根据月相确定日期和月份。一个阴历朔望月平均为29.5306天,12个朔望月为354天或355天,与阳历回归年(约365.25天)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计的时间差距会超过一个月。因加入了阳历成分,故农历是兼顾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属阴阳合历。由于纯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与阳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阴历年相比阳历年在天数上有时会相差一个月;为了协调阴历年与阳历年之间的天数,于是农历便通过“置闰法”进行调整使两者年总天数相适应。
现行农历置闰方法是“十九年七闰”,即每隔两年到三年,就必须增加一个与上一个月相同的农历月份,增加的这个月叫闰月。置闰法的规则是依据与阳历回归年相关的二十四节气来定的。一个回归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如果二十四节气从立春排到大寒,那么第奇数个就叫做节气,第偶数个叫中气。农历用十二个中气分别表征一年的十二个月,中气与中气之间的平均相隔相较一个阴历朔望月会多出近一天。长此以往,总会出现中气在月末的现象,那么接下去的一个月必然会没有中气而只剩节气了。于是这个没有中气的农历月份就被称作上一个月的闰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第2个回答  2020-06-01
应该是这样的,今年闰四月,按阴历计算今年有两个四月,
闰年是每四年闰一次,今年正好是这个年份,
第3个回答  2020-06-01
2020年也就是农历庚子年。庚子年阴历闰四月,也就是说有两个四月。 这样一来,农历四月出生的人就好像有两个生日一样
第4个回答  2020-06-01
农历没有第十三月的称谓,闰月按照历法规则,排放在从二月到十月的过后重复同一个月,重复的这个月为闰月,如四月过后的闰月称为闰四月。在21世纪前后,闰四月属于常见闰月,一般相隔8年或11年出现一次,最长相隔38年出现一次,频率仅次于闰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