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小学二年级数学题,一根绳子剪开后有几段?

原题是这样的:将一根绳子对折两下,然后再用剪刀从折痕出剪开,这根绳子一共被剪成几段绳子?当时我遇到这个题时。我认为折痕应该是指所有折痕,所以有3个折痕,故有4段;可是,另一个老师却认为这是属于奥数题的范围,如果就这么简单就没必要考这道题了,他认为折痕应该是指第2次对折的折痕,故有3段。可是个人认为那些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也才开始学习2—5的乘法,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奥数呢?何况题意也没说是第2次的折痕啊,按照他们的意思很奇怪吧。因为这关系孩子刚开始接受新知识新思考的问题,烦请各位帮忙。

这道题说是“对折两下”,“折痕处”,那么就应该是所有折痕的意思,而不是另一位老师说的“第二次对折”。
二年级的小学生的话,这道题考的就应该是他们对于这种题型的认知,让他们对这样的题有一种“剪开三处但是可以剪成四段”的理解。
所以您的想法应该是正确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23
3段,若没有明说是展开后的折痕,那就是指对折之后的折痕,即3段,这个问题说明有些问题不能想当然,必须实际动手去做,若再对折剪开是5段而不是8段,它其实是有规律的,你可以帮助孩子动手去做,找规律
第2个回答  2013-05-04
1,别跟孩子空讲,没用,讲了也没用。
2,拿机绳子,做一做,数数,都会吧,问题解决;相信二年级学生和奥数跟一只兔子的关系。
3,对折,首先是两端对齐再折。
第3个回答  2013-05-01
你和另一位老师的答案都有道理。因为你们是从不同的出发点来想。但就我个人而言,我更赞同的是你的想法。因为题目中没说多少折痕,它折了就是折痕,不可能被忽略掉。
第4个回答  2013-04-23
就是第二次折痕。这种题可以对折更多次数,最终得到一个结论。按照你的想法就没结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