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讲下张良三次帮黄石公拾鞋的故事?

如题所述

张良三次帮黄石公拾鞋的故事是出自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史记·留侯世家》,具体如下:

一天黄昏,张良过一座桥,迎面走过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对张良说:“年轻人,下去帮我把鞋取上来!”

张良十分吃惊,但是看到老人如此大的年纪,就给他拾了鞋。老人接着又让张良替他把鞋穿上,张良既然已经替他把鞋取上来,于是就恭恭敬敬地给他穿上鞋。老人看到鞋子穿上后,大笑离去。

老人走了近一里路,又返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年轻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传给你。五天之后天亮时,在这里与我相会。”张良十分诧异,跪拜说:“好的。”

五天之后,张良到了约定的地点,老人已经先到了,看到张良晚到,老人生气地说道:“年轻人和老人约会,怎么可以迟到呢?”于是再次离去并说道:“五日之后早点来。”

五天后鸡刚叫的时候,张良便赶忙赴约,老人又先到了,他愤怒地说:“怎么又迟到了?”说完老人又走了,说:“五天之后早点来。”

五天之后,张良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老人拿出一本书说:“你读了这个就可以做帝王师了。今后十年你将建立一番事业,十三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说完老人就走了,再也没有出现。

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亦称“圯上老人”。第二天张良看那卷书,原来是一本兵法。张良常常反复地诵读它,日后果然成了智谋超群的汉代名臣。  

扩展资料:

张良三次为黄石公拾鞋的深意:

1、为张良今后的智慧人生和谋略的根源打下伏笔。

张良得到了“太公兵法”,从此以后,他就隐居了下来细细的揣摩研读这本“太公兵法”。张良有着自己的政治思想,先韩后汉。他认清现实,放弃前者,又完美无瑕的实现了后者。

他是顶级政治家,谋略家。跟随刘邦,他的所作所为伟大又高明。刘邦灭了许多的功臣,但是功劳贼大的张良却毫发无损的安稳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功成名就,毫发无损!

2、张良捡鞋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要么不忍,既然忍了,就要一忍到底。”

张良长跪着把鞋给穿上,就是在讲“一忍到底”的事情,因为你如果不能忍,不能一忍到底,让人看出你在忍,你忍得半点价值都没有。

3、老人是在考察张良,张良如果走了,张良的资质还值得黄石公培养吗?他回来就是知道张良还在等他,而张良也知道老人还会回来。

两人一开始就在发招接招,一番较量后,摸清了彼此的等级。国学大师吕公说,“双方等级相同,在历史上才能构成佳话;如果双方等级差的太多,只要老父没回来或张良没在原地等他,这个故事就变成了笑话”。

4、黄石公考察张良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点化”的过程。“点化”的教育方式,属于道家思想。三言两语,你能懂,就属于悟性高的学生。但这样的学生很少,故而道家思想只能是精英阶层人之间传递。张良属于黄老之术的代表人物,以后帮助刘邦的从政经历充分体现这一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石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2

张良三次拾鞋的故事是出自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史记·留侯世家》,收录于《史记》中。

故事经过是这样的:

张良年轻时有天在邳桥上散步,有一位身著粗布衣裳的老人走到张良呆的地方,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对张良说:“年轻人,下去(给我)把鞋取上来!”张良十分吃惊,真想揍他,但是看到老人如此大的年纪,就给他拾了鞋。老人接着又让张良替他把鞋穿上,张良既然已经替他把鞋取上来,于是就恭恭敬敬地给他穿上鞋。老人看到鞋子穿上后,大笑离去。张良十分吃惊地目送老人离去。

老人走了近一里路,又返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年轻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传给你。五天之后天亮时,在这里与我相会。”张良十分诧异,跪拜说:“好的。”五天之后,张良到了约定的地点,老人已经先到了,看到张良晚到,老人生气地说道:“年轻人和老人约会,怎么可以迟到呢?”于是再次离去并说道:“五日之后早点来。”

五天后鸡刚叫的时候,张良便赶忙赴约,老人又先到了,他愤怒地说:“怎么又迟到了?”说完老人又走了,说:“五天之后早点来。”五天之后,张良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就对了。”老人拿出一本书说:“你读了这个就可以做帝王师了。今后十年你将建立一番事业,十三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说完老人就走了,再也没有出现。

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亦称“圯上老人”。

第二天张良看那卷书,原来是一本兵法。张良常常反复地诵读它,日后果然成了智谋超群的汉代名臣。  

扩展资料

张良(?-前189),字子房,汉初城父(今亳州谯城)人,汉初大臣,汉初三杰之一。祖先五代相韩,为韩贵族。至张良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秦灭韩后,使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的机会,丧失了显赫荣耀的地位,故他心存亡国亡家之恨,并把这种仇恨集中于一点——反秦。张良到东方拜见仓海君,共同制定谋杀行动计划。

后在博浪沙谋刺秦始皇未遂,秦王令天下大索十日,他便更名改姓,逃往下邳藏身。途径今涡阳县石弓山时,在一石桥上碰到黄石公(又称圮上老人)。于是就有了张良三次帮黄石公拾鞋的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相传张良逃亡到下邳后,有一天在桥上漫步,遇见一位穿着道家服装的老翁。老翁故意把自己的鞋子掉到桥下,对张良说:「孺子,下桥去把我的鞋子取来!」张良是大家子弟,听了一惊,真想给他一拳,但见此翁年已老迈,便强忍怒火,下桥为老翁取鞋,取后上桥跪进。老人伸出脚来让张良替他穿上,一笑而去,张良感到很惊讶。老翁去了一里多又回身转来,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五日之后一早在此等我。」张良觉得奇怪,跪而答应。五日后一大早,张良来到桥上,老翁已先在。老翁大怒,对张良说:「与老人约定,为何迟到?回去吧,五日后早些来!」如约,张良在鸡鸣时前前往,可老翁又先在桥上。老翁怒容满面地斥责张良:「为甚么又迟到?五日后可要早来。」五日后,张良在半夜就到,过了一会儿老翁才来。这次老翁高兴地说:「应该如此!」于是拿出一部书,对张良道:「读了这部书,就可以当王者之师,十年后定能成功。十三年后你来见我,我是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天亮后张良取看此书,乃是《太公兵法》,从此时常读诵。张良后来终于辅佐刘邦成了帝业。老翁佚姓名,后人以其自称「济北谷城山下黄石」,所以名之为黄石公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4-15
话说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杆而起,天下大乱.张良也想做一番大事,苦于找不到明主.有一天闲来无事,散步来到一座小桥边,桥边坐着一位老人,老人看到他走近,踢落脚上的草鞋,说道:"小子,帮我把鞋捡起来系到脚上!"张良一听,脸色有些变,想揍这个老人.但是转念一想,还是恭敬为好,说不定老人是一个绝世高手.于是,他恭恭敬敬地拣起鞋,跪在地上帮老人系好鞋.老人说:你将来必成大事,但是火候不够,我传一套兵法给你,助你成就大事.明天清早,你到桥头来,我教你兵法.
第二天一早,张良来到桥头,老人已经坐在那里,正色对他说:跟老人约会见面,不能迟到,迟到说明你没有诚意,明天你再来.
第三天,张良5:00多钟就起床,匆忙赶到桥边,老人又已经坐在桥边.张良再一次羞愧而退(老人叫他第四天再来).
张良回到家里,思量一番,今夜不能睡觉,要守在桥边才行.吃完晚饭以后,他就来到桥边,等着老人出现.
第4个回答  2012-11-21
相传张良逃亡到下邳后,有一天在桥上漫步,遇见一位穿着道家服装的老翁。老翁故意把自己的鞋子掉到桥下,对张良说:「孺子,下桥去把我的鞋子取来!」张良是大家子弟,听了一惊,真想给他一拳,但见此翁年已老迈,便强忍怒火,下桥为老翁取鞋,取后上桥跪进。老人伸出脚来让张良替他穿上,一笑而去,张良感到很惊讶。老翁去了一里多又回身转来,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五日之后一早在此等我。」张良觉得奇怪,跪而答应。五日后一大早,张良来到桥上,老翁已先在。老翁大怒,对张良说:「与老人约定,为何迟到?回去吧,五日后早些来!」如约,张良在鸡鸣时前前往,可老翁又先在桥上。老翁怒容满面地斥责张良:「为甚么又迟到?五日后可要早来。」五日后,张良在半夜就到,过了一会儿老翁才来。这次老翁高兴地说:「应该如此!」于是拿出一部书,对张良道:「读了这部书,就可以当王者之师,十年后定能成功。十三年后你来见我,我是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天亮后张良取看此书,乃是《太公兵法》,从此时常读诵。张良后来终于辅佐刘邦成了帝业。老翁佚姓名,后人以其自称「济北谷城山下黄石」,所以名之为黄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