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几位皇帝都是怎么死的

如题所述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他的死有两种说法,一是说被明末抗清大将袁崇焕的炮火致伤郁愤而亡;二是身患毒疽,不治而亡。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两种说法)一是过度劳累,无疾而亡;二是皇太极勤于朝政,积劳成疾,加之宸妃之死,导致潜伏病原突发,瞬间猝死。
清世祖(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董鄂妃之死令福临悲痛万分,欲意出家。后孝庄太皇太后对外宣称顺治帝驾崩,但不能确定是否出家和是否真正驾崩。
清圣祖(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六十一年于畅春园病逝。
清世宗(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多种说法)一是雍正帝相信长生不老之术,服用丹药而亡;二是吕四娘所刺(不是很可靠,但也不排除清政府为了掩人耳目)。
清仁宗(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嘉庆帝决定搞一次木兰秋狝,没有想到在这次木兰秋狝的过程中嘉庆帝发生了意外。
清宣宗(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病逝。
清文宗(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清史稿上清朝列为皇帝皆为正常病逝,但那不一定是真。据说咸丰帝是因纵欲过度而亡,因他在世时后宫妃嫔成群,且有绝色汉女。(在慈禧眼里,他是一位好丈夫,这也是人之常情。无论如何,他已经不在了,那就让我们不要再去纠结于他的死。)
清穆宗(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两种说法)一是梅毒说,这是民间说法。同治帝喜欢皇后阿鲁特氏,而慈禧太后要同治帝多接近慧妃。同治帝不高兴,常独处乾清宫。苦闷的他,由王庆祺导淫,与载澄微行,在宫外寻花问柳,引起性病。慈禧太后误作天花来治,最后病死,这种说法证据不足。
二是天花说,这是官方说法。根据相关史料,时人笔记记载,多数史学家认同同治帝死于天花。
清德宗(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2008年,在光绪帝去世一百年之际,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央电视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等单位联合组成的“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确定光绪是因为“急性肠胃型砒霜中毒”而亡。研究人员通过现代法医学手段,对光绪遗体的头发、遗骨、衣服及墓内外环境样品,进行了反复的检测、研究和分析。专家发现,光绪的衣领部位及头发上均沾染有高浓度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其袍服胃区的三氧化二砷源于尸体腐败时的体液浸蚀所致,而头发及衣领的三氧化二砷也是尸液浸蚀的遗留。常人口服砒霜60至200毫克就会中毒身亡。而仅在光绪帝部分衣物和头发上检出的砒霜总量就已高达约201毫克。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11月14日傍晚被囚禁在瀛台的38岁的光绪帝驾崩;第二天下午,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之久的74岁的慈禧太后也断了气。因仅隔一天,其死因引起许多猜测。“清光绪皇帝死因”研究报告会上,颇多争议的光绪死因疑案,在百年后通过一系列现代专业技术手段得以确证:光绪帝突然“升天”系急性胃肠性砒霜中毒所致。“光绪之死”是上世纪初的重大历史事件,关于光绪的死因却众说纷纭,成为近代史上一桩谜案。有人认为,慈禧不愿意光绪在自己死后重新掌权,派人毒死了光绪。有人说,戊戌变法时袁世凯出卖光绪,怕慈禧死后遭光绪报复,于是贿赂太监下毒。还有说是太监李莲英下的毒,因为他得悉光绪日记中说慈禧死后将诛袁世凯和他。但也有人认为光绪是身体虚弱病死。
(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两种说法)一是1967年,溥仪因患尿毒症病倒。周恩来总理闻讯,亲自打电话指示政协工作人员,一定要把溥仪的病治好。后指示将他安排到首都医院进行中西医会诊。在病情最危急时,周总理又指派著名老中医蒲辅周去给他看病,并转达周总理和全国人民对皇帝陛下的问候。后因医治无效,于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与世长辞,永远地离开了他深爱着的人民。二是溥仪因癌症逝世,崩后,治丧委员会按大清仪典,遵从世祖章皇帝例,用火葬,因当时国内形势仓促不及建陵,遂将圣骨灰奉安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14
太祖(努尔哈赤)
出生:公元1559年--去世:公元1626年(在位10年)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自中称王”。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终年68岁。
萨尔浒之战,移宫案,红丸案,宁远之战,
公元1627年登基
公元1643年去位
太宗(皇太极)
出生:公元1592年--去世:公元1643年(在位16年)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庙号“太宗”。
袁崇焕之死,徐霞客游记,松锦大捷,
公元1643年登基
公元1661年去位
世祖(福临)
出生:公元1638年--去世:公元1661年(在位18年)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扬州十日与嘉定三屠,李自成败亡,
公元1661年登基
公元1722年去位
圣祖(玄烨)
出生:公元1654年--去世:公元1722年(在位61年)
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三藩”,尼布楚条约,三征噶尔丹,聊斋志异,
公元1722年登基
公元1735年去位
世宗(胤祯)
出生:公元1678年--去世:公元1735年(在位13年)
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暂无.
公元1735年登基
公元1795年去位
高宗(弘历)
出生:公元1711年--去世:公元1799年(在位60年)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四库全书,
公元1796年登基
公元1820年去位
仁宗(顒琰)
出生:公元1760年--去世:公元1820年(在位24年)
嘉庆帝顒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
白莲教起义,
公元1821年登基
公元1850年去位
宣宗(旻宁)
出生:公元1782年--去世:公元1850年(在位29年)
道光帝旻宁是清朝入关后的帝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公元1850年登基
公元1861年去位
文宗(奕詝)
出生:公元1831年--去世:公元1861年(在位11年)
咸丰帝奕詝,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
太平天国运动,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辛酉政变,
公元1861年登基
公元1875年去位
穆宗(载淳)
出生:公元1856年--去世:公元1875年(在位14年)
同治帝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生于咸丰六年(1856)。同治十二年亲政。次年卒,年19。庙号“穆宗”。
辛酉政变,垂帘听政,
公元1874年登基
公元1908年去位
德宗(载湉)
出生:公元1871年--去世:公元1908年(在位34年)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
马关条约,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与辛丑条约,
公元1908年登基
公元1911年去位
宣统帝(溥仪)8
出生:公元1906年--去世:公元1967年(在位3年)
爱新觉罗。溥仪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势,终年61岁。
辛亥革命,
登基时间:不详
去位时间:不详
第2个回答  2013-04-14
基本上都是病死的。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基本上是老死的,其他几个是病死的。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野猪皮是负伤而死的
皇太极是失去一个妃子之后郁郁寡欢死的
顺治有说死于天花的,也有人说出家了
康熙病逝,也有人说被雍正所杀(不科学)
雍正病死,也有人说被吕四娘所杀(更不科学)
嘉庆在避暑山庄突然病死,也有人说被雷劈死(不科学)
道光病死或老死
咸丰病死
同治性病,慈溪认为皇帝私事不好外扬,就用治天花的药治他,当然就驾鹤西去了。
光绪被慈禧毒死
宣统病死
望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4-14
还有淫乱过度死的